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着重从整地施基肥、种薯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以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用途广泛,宜粮、宜菜、宜饲、宜作工业原料[1]。
1 整地施基肥
1.1 选地整地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灌条件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上冻前深冬耕,深度以35~40 cm为宜,开春化冻后用旋耕机打碎土块,耙平,起垄。易涝地块采用播上垄,易旱地块采用播下垄[2]。
1.2 施足基肥
每667 m2施尿素5~10 kg、过磷酸钙30~40 kg、硫酸钾25~50 kg。播种时,将有机肥或有机肥配施化肥作为种肥,播种沟条施或施于薯块穴上,覆土。幼芽向上生长时,幼根可以直接吸收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用化肥作种肥,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氮、磷、钾配合效果更好。
2 种薯处理
2.1 精选种薯
选择薯型整齐、生理健康的种薯,要表皮光滑、无病虫、无冻伤的块茎作种。凡薯皮畸形、皮色暗淡、有病斑、受冻、失水严重的种薯均应淘汰。如果块茎已萌芽,则应选择具粗壮芽的块茎,淘汰纤细幼芽的块茎。
2.2 种薯切块
用消毒的刀具对种薯切块,每块不低于25 g,每块种薯要带中部的芽眼,每个薯块有1~2个壮芽。
2.3 催芽
播种之前催芽,薯块切好后先将其平摊在温度为15~18 ℃、相对湿度为80%~85%的条件下3~4 d后,即可催芽。挖一个苗床,先将床底铲平,铺1层薯块撒1层湿沙,共铺5层薯块,最后在沙子上面盖草苫。苗床上插上拱条,用薄膜盖严,四周用土压好,晚上盖草苫保温。催芽期间,温度既不能低于4 ℃,也不能高于25 ℃,以控制在15 ℃左右为宜;湿度不要过大,只要沙子不是很干,一般不需要浇水。经10 d左右,种薯就能萌芽。
3 适时播种
马铃薯播种主要根据土壤温度来确定,一般应在土壤10 cm深处土温达到6~8 ℃时进行播种。土壤水分要保持在40%~50%,若土壤水分低于40%,应坐水播种。
4 合理密植
4.1 合理密植原则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一穴多株宜稀,一穴单株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3]。
4.2 播种方法
以垄作为主,在原垄上开沟播种,把薯块摆在浅沟中,同时施种肥,覆土,厚度不应小于7 cm。春季播种覆土,可适当加厚到10~12 cm,出苗前要耙地,使出苗整齐健壮[4]。
5 田间管理
5.1 查苗补苗
苗出齐后,一般苗高达10 cm时进行查苗补苗。可以在缺苗附近的垄上找出苗较多的薯穴,掰下过多的1~2株苗进行补栽。补栽要深挖坑,露出湿土,使苗根与湿土紧密结合,将苗的大部分埋入土中踩实。土壤干旱时,应施用少量肥料进行浇水之后再栽苗。
5.2 中耕培土
第1次在苗出齐后及时中耕除草, 第2次在苗高10 cm左右时进行中耕,此时幼苗矮小,浅锄既可以松土灭草,又不至于压苗伤根。第3次在现蕾期进行中耕浅培土,利于匍匐茎的生长和块茎形成。在植株封垄前进行第4次中耕兼高培土,有利于多结薯、结大薯,防止块茎暴露地面晒绿。结薯集中的品种,培土的厚度浅一些;结薯较分散的品种,培土的厚度深一些,以块茎埋在土内为原则。培土是播种后的一种措施,如果有的品种块茎大,结薯又比较分散,应在播种时适当深播,开始浅覆土,而后结合培土才能使块茎全埋在土中。特别要注意,一定要做好植株封垄前的最后一次培土,封垄后不便再进入田间工作。
5.3 追肥
黏土、壤土地马铃薯团棵期追肥,每667 m2追氯化钾复合肥(N16P0K16)20 kg加硫酸钾7.5 kg,开沟条施或挖穴点施。块茎膨大期追肥,每667 m2用氯化钾复合肥(N16P0K16)30 kg加硫酸钾10 kg混合追施。沙土地追肥,齐苗后,每隔10 d左右每667 m2用氯化鉀复合肥12~15 kg加硫酸钾3~4 kg开沟或挖穴追施,共3~5次。施肥后用土覆盖,然后浇水,也可雨后追施[5]。
5.4 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青枯病等[6]。晚疫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种薯。②种薯处理。用2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5 min,堆积覆盖严密,闷种2 h后,摊开晾干。③加强栽培管理。发现有晚疫病发病植株,应及时清除,深埋。生长后期培土,避免病菌侵染薯块,或在花蕾期喷施90 mg/kg多效唑控制植株生长,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病情。④喷药防治。使用克露100 g/667 m2全田均匀喷洒,进行预防保护性防治;用抑快净40 g/667 m2喷雾,施药1次,正常天气条件下间隔7~10 d用药;用25%甲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如果干旱少雨,喷药间隔天数应适当延长。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应间隔5~7 d用药1次。根据病情发生风险的大小,可适当调整用药次数。
蚜虫是马铃薯苗期和生长期的主要害虫,发生初期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7]。
6 收获
当茎叶全部枯萎、功能完全丧失时,就是最适合收获的时期。收获时可采用机械和人工收获,既可以使用马铃薯专用收获机,也可以采用拉犁、锹挖、镐刨等方法,尽量减少薯块破损[8]。收获的马铃薯最好先在田间晾2~4 h,待薯皮干燥后,轻轻擦掉粘在表皮的土后装箱或装袋,然后尽快上市销售。
参考文献:
[ 1 ] 王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1).
[ 2 ] 宋云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3(08).
[ 3 ] 于秀丽.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及实践策略探寻[J].农业与技术,2018(04).
[ 4 ] 田明.阿岗镇玉米双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6(06).
[ 5 ] 李晓荣,刘欢.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7(26).
[ 6 ] 刘春兰.青海大通青薯9号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08).
[ 7 ] 刘金霞,叶仙涛.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4(04).
[ 8 ] 郝粉萍.浅谈早熟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7(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