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薛圣言 陈晶

  摘 要:当前,农村地区闲置的旧民居數量众多。随着乡村旅游热潮的到来,如何结合周边环境和地域文化,将旧民居改造设计成独具特色的民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文章从景德镇三宝村民居概况入手,探讨旧民居改造民宿的可行性并阐述其意义,同时归纳设计原则。笔者重点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突出地域特色、注重体验活动等方面来论述改造设计的思路及方法,进而完成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的基本探索。
  关键词: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地域文化
  0 引言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下,城市人越来越向往恬静自然的乡野生活,乡村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愈发受到人们青睐。近几年,国内民宿业发展迅速,作为乡村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旧民居改造的民宿,融合当地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强调地域特色与乡土文化的体验感,是契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理想度假居住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旧民居改造民宿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一大潮流。
  1 景德镇三宝村民居概况
  景德镇现存传统民居多为明清时所建,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和原浮梁境内的西北乡一带。三宝村是景德镇重要的民窑集中地,具有辉煌的陶瓷历史文化,但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民居几无保留。虽然有些民居基本延续了当地风格,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民居建成的时间并不长,并非历史建筑,只能算是传统风格民居。
  如今,占三宝村民居大部分的是那些由传统民居向现代乡村民居转化的居住建筑。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村民在经济条件改善后,普遍根据自身喜好和受社会流行风格影响,大量采用砖、石和混凝土等为主,建造多层住宅。外墙在水泥砂浆抹面之外,还多贴瓷砖装饰;在建筑风格、建筑工艺上,与当地传统民居相去甚远。更有甚者,还使用罗马柱、山花等,使建筑呈现中西合璧的尴尬局面。这些非传统乡村旧民居数量众多,与当地历史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严重割裂。
  旧民居改造民宿会受到原民居自身条件的限制,如建筑外观形式缺乏地域特色,精神内涵不足,建筑平面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建筑结构老化、安全性不足,民居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这些都是改造设计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正是以这些非传统乡村的一般性旧民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改造民宿设计之路,探寻旧民居改造为民宿的一般方法。
  2 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的可行性分析
  从国内外众多优秀的民宿设计案例来看,将旧民居加以改造,使其成为民宿,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绿色环保建造方式。同样,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的可行性也非常充分。
  2.1 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
  三宝村位于景德镇市区东南6公里处的山区,远离尘嚣喧闹,自然风光优美。村内及周边分布有古矿岭、古水碓、杨梅亭古陶瓷遗址、湖田古窑址、民窑陶瓷博物馆、三宝瓷谷、国际陶艺村众多文化景点。三宝村虽地处郊野,周边多山,但交通还算便利。整修一新的柏油路畅通村内外,向北4公里就是繁华的陶阳路,距离市中心不足10公里,符合近郊游的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流,为当地民宿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文化积淀深厚,地域特色鲜明
  景德镇是中国首批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更是享誉世界的瓷都。历经千年,形成独树一帜的手工瓷业体系,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早在五代宋初至明万历的700余年间,三宝村就已经是景德镇主要瓷土原料重要矿产地和最具代表性的古瓷窑址。三宝古矿岭、三宝水碓、杨梅亭遗址、湖田古窑址绵延数十里,奠定了千年瓷业兴盛的基础。正是辉煌的制瓷历史和完整的手工制瓷体系,吸引着国内外的陶瓷艺术家、学者、设计师来此瞻仰、创作、交流,逐成“景漂”之势。
  2.3 政府高度重视,引入优质项目
  近几年,国内民宿产业发展迅速,景德镇的民宿也日趋兴盛。国家关于发展民宿客栈、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实施,也使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宝村的发展。早在2000年,知名陶艺家李见深先生创办的“三宝国际陶艺村”就正式对外开放,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和重要机构人员数千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世外“陶”源。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三宝村成功引进了“汉光陶瓷”“真如堂生活艺术博物馆”等一大批陶瓷企业,精心打造了蜚声中外的“三宝国际瓷谷”等项目,入驻了数以百计的文创工作室、大师工作室。这吸引众多的国内外艺术家、手工艺者、陶瓷创业者、设计师等在此从事与陶瓷相关的行业,海内外陶瓷爱好者、旅游者来此游览考察更是络绎不绝。三宝村已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的重要聚集地。
  2.4 改造基础良好,空间契合度高
  三宝村旧民居一般为2~3层的小楼,建造历史不长,结构形式较为简单且大多质量尚好,改造工作量及工程难度不是很大。建筑原来就包括承载居住生活功能的室内和庭院,这与民宿提供的住宿、餐饮等主体空间功能及尺度相似,空间契合度较高。同时,对建筑材料、结构构件甚至是原有的生产生活工具等,都可在民居改造过程中加以改造利用,从而呈现出新面貌,并成为民宿的特色。
  3 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看,理顺了三宝村民居概况,论述了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原则及具体设计方法,初步构建起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的理论框架;这丰富了民宿计的理论体系,为景德镇地区民宿设计的发展,提供方法与理论参考。从环境层面看,一方面,避免推倒重建,减少资源浪费,对环境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的改造设计是对民居功能的延伸,能带动乡村民居更新,对美化环境,提升建筑及村落环境内涵,实现自然及人文环境的保存起到积极作用。从经济层面看,一是盘活了闲置资源,避免建筑的空置浪费及自然破败,将价值放大化;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问题,为房主、民宿经营者、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收入,带动经济发展;三是促进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助力当地经济结构转变,有利于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从文化层面看,促进了对地区文化的不断挖掘,提高了村民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度,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焕发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重塑乡村的魅力,提升乡村的文化竞争力。   4 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原则
  4.1 整体构建原则
  整体构建原则是指在旧民居改造民宿过程中,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旧民居建筑的改造上,而必须具有全局意识,统筹民宿结构、材料、形式等内在因素和区域环境、地方文化、配套设施、消费者心理等外在因素;考虑建筑与环境、室内与室外、自然与人文等关系,做好整体设计规划。
  4.2 地域文化原则
  景德镇作为千年古镇,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在旧民居改造民宿过程中,要抓住地域文化这一灵魂,对诸如建筑风格、历史遗存、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发掘,提炼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号。从建筑外观、室内装饰陈设及整体环境营造等方面,紧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将民宿打造成一个展示景德镇地域文化及内涵的窗口,唤起游客对当地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4.3 乡土原则
  民宿起源于乡村,是极具乡土文化的建筑类型,传递着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特色。在旧民居改造中,保护和尊重旧建筑,尽量避免大拆大建,保持建筑的鄉村生活风情。室内设计要抓住乡土文化的精神,通过老家具、生活老物件、乡村生产工具等展现乡土味道。在装修装饰材料上,宜选用当地原生材料延续建筑活力。同时,还要注重与乡村民俗民风、生活方式的融合。
  4.4 休闲体验原则
  民宿是游客感受历史人文、自然野趣,体验多层次乡村生活的重要载体。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地观景;在放松娱乐之余,游客也有着学习知识、融入当地生活、渗入风俗活动等体验需求,休闲体验式的度假方式越来越受到乡村游群体的青睐。
  4.5 生态环保原则
  民宿对乡村生态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乡村居民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旧民居改造设计要关注当地的生态保护,以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不污染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尊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生物多样化,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满足生态环境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5 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的思路及方法
  5.1 加强政策引导
  时下,民宿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引导民宿健康合理地发展,政府部门逐步出台相关政策或措施。
  从国家层面来看,近些年,国家陆续推行“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同时,一些有利于乡村旅游和民宿发展的措施也不断出台。如2014年8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特色发展旅游产品和名镇名村,并加强相关服务设施。2015年11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将民宿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国家会多维度给予政策支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15条中提出,“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明确把民宿建设作为乡村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10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民宿出租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国内民宿数量爆发式增长,为乡村的传承与复兴提供了重要机遇,各种乡村旧民居改造蔚然成风,对民宿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地方层面看,景德镇的民宿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民宿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符合当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抓紧乡村旅游和民宿的发展契机,学习参考杭州、丽江等地的民宿设计经验,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加强政策引导。这必会对旧民居改造民宿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当地民宿产业健康发展也是有力的支撑。
  5.2 突出地域特色
  在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中,地域特色的构建主要通过建筑外观改造、庭院景观设计、室内空间陈设三大方面来实现。
  第一,建筑外观改造。建筑外观是民宿给游客的第一印象,作为视觉形象传递着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特色。虽然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非传统乡村旧民居,建筑存在地域特色模糊、乡土气息不足的缺点,但在改造设计上,我们应该向当地传统民居风格及乡村生活风貌看齐,以期起到传承文脉、延续历史的作用。在改造过程中,应对原有主体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对局部破损或采光、保温、防雨等不能满足民宿基本功能的地方,适当进行墙面的整饬和屋顶的修缮。不仅要在功能上满足游客使用需求,其外观形象也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呼应;将凸显地域文化的建筑元素、符号予以保留并强调,比如景德镇传统民居中的窑砖墙体、马头墙、小青瓦以及坡屋顶的建筑形式。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其进行衍变、解构,使设计细节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三宝村非传统乡村旧民居建筑大多是砖混结构,主要由砖、石和混凝土组成。改造设计中采用传统材料来改造原有旧民居,在节约成本、减小浪费的基础上更能符合当地审美,贴近传统民居特色,达到延续乡土文脉、彰显地域特色的目的。在局部可以采用钢化玻璃、铝合金、不锈钢等新型建筑材料,结合当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来建造。在保证建筑风貌一致的前提下,产生一定的新旧、软硬、方圆等不同对比,使建筑既保留地域特色,又富有时代特点。
  第二,庭院景观设计。“有宅必有院”是乡村长期以来的传统,庭院的存在使得民宿之感更盛。庭院作为自然衔接民居建筑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可利用的自由度较大,在民宿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常来说,三宝村旧民居庭院原始形态较为简单,在民宿改造设计中要兼具生产生活、交通疏散、游憩休闲、景观生态的复合功能,总体风格应与民宿建筑相协调。在空间布局和动线安排上,应做到导向明确,既符合民宿主人生产生活的需要,又满足游客住宿休闲的要求。庭院空间改造要在尽可能保留院落格局的前提下,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运用各种设计手段营造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庭院景观,特别是庭院设施、铺地材料、植物配置等。   庭院设施是为主人和游客提供生产生活及休憩等功能服务的产品,又是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的重要手段,起到装饰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庭院墙边摆放当地居民生活中用到的盆罐、水缸、农具,墙上挂几盏传统的旧式灯具,角落里设置一副陶瓷休闲桌凳等等,反映出三宝村的生活气息,渲染了庭院环境的地域性氛围。
  对于庭院道路,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固,并实现一定程度的美化,通过地面铺装来展现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考虑到耐用性与文化性,可选择自然块石、青石板、鹅卵石、小青砖及小青瓦等地方传统材料,甚至还可用碎瓷片等废弃物镶嵌路面,形成美丽的图案,节约成本的同时体现乡村质朴的特色。
  同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绿化,以乡土植物为主,将景观性、适用性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营造环境优美的生态庭院景观。主景多采用樟树等树冠宽阔的植物,起到树荫纳凉、协调建筑等作用。配景多選用灌木或尺度适宜的小乔木,底层多植地被植物。同时,考虑不同植物的形态、色彩,可单独成景,也可多种植物群植组合搭配。另外,还可以种植可食用或有经济价值的果蔬,如杨梅、批把、猕猴桃、青菜、丝瓜等,打造能美化环境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庭院绿化景观。
  第三,室内空间陈设。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不仅要通过建筑的设计改造,强化地域特色和乡土情怀,而且要通过室内空间陈设,唤起人们文化上的认同感。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要注意地域文化和乡土情怀的表达,但也不能忽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民宿的消费主体来自城市,人们长期在城市生活,养成了固有的基本生活习惯,如卫生、洗浴等与乡村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室内改造时,不能完全延续原来民居的设计,应在保证当地生活方式特色的同时,加入现代化的生活设备。
  民宿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及文化产业来营造室内空间。在装修装饰材料上,宜选用当地原生材料如竹木、芦草、土石等,延续建筑的活力,既体现室内部分使用现代材料,也不会显得突兀。室内布置传统竹木老家具及生活用品,不仅可以为客人生活休息服务,还有助于凸显浓郁的生活气息;而看似随意,实则精心摆放的长把锄、犁头、蓑衣等农用生产工具,是质朴乡土情怀的最好证明;桌子上、壁龛里陈列几件影青茶器、青花瓷瓶等,助力营造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氛围。
  5.3 注重体验活动
  与城市酒店不同,民宿是具备浓厚家庭氛围和人文气息、饱含地域文化的住宿形式,能提供真实的当地体验。当下的乡村游体验中,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感受自然美景、呼吸新鲜空气等生活体验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还不能满足现在游客对深度体验的需求。
  民宿可以提供各种特色体验活动,让游客的旅游经历更加充实。民宿主人在庭院及周边种植当地蔬菜、瓜果,成熟后可供游客欣赏和采摘品尝,这既是一种乡村劳动体验活动,同时又增加了主人的收入。民宿主人还可以结合景德镇众多的地方风俗,组织打糍粑、包清明粑、祭窑神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使游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全面而透彻地了解景德镇的传统民俗、历史文化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除此之外,三宝村在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时,还可参考景德镇传统民居的家庭式作坊形式,设置手工制瓷空间,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传统手工制瓷或陶艺DIY体验。在师傅的引领下,从炼泥、拉坯、画坯、吹釉、晒坯、烧窑,一直到陶瓷作品的诞生,游客都可全程参与。游客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身心得到放松,感受到陶瓷艺术的神奇魅力,而且获得了新的知识技能。离开时还能将自己完成的手工陶瓷作品带回家,成为唤起美好回忆的纪念品,同时也间接地宣传了景德镇的地域文化。
  6 结语
  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国内起步不久,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政府对农村地区的大力扶持下,旧民居改造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必会成为日后乡村振兴的重点考量内容,而品质化、特色化、个性化、主题化、标准化等都将成为乡村民宿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对景德镇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的基本探索,希望可以为民居改造类民宿的设计提供一些基础借鉴和帮助。三宝村旧民居改造民宿设计,既可以解决闲置房屋的问题,又能展示、传承地域文化,还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提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靳文洁.“南风北建”——大连长海广鹿岛民宿设计方案[D].辽宁师范大学,2017.
  [2] 陈时洋.从民居到民宿——基于民居改造的民宿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7.
  [3] 崔龙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皖南特色民宿室内设计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7.
  [4] 汪谦.非传统乡村民居改造型民宿建筑设计方法探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6.
  [5] 田钧伊.传统民居的民宿改造与设计研究[J].设计,2017(19):153.
  [6] 张苗.重庆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8.
  作者简介:薛圣言(1981—),男,设计艺术学硕士,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副教授,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陈晶(1983—),女,设计艺术学硕士,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设计艺术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