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武强

  摘 要:对于悲剧美学,鲁迅称之为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将原本美好的事物打碎,让人在其破碎过程中,欣赏到另外一种美。用现代网络用语就是“虐”,痛并且快乐着,这是现代人对悲剧美学作品阅读的感受。余华的《活着》,将一系列生死经历都安放在了“福贵”这一角色之上,使其一生浸透了“悲”,其迎合了现代人阅读心理,正因此使得人们麻木的心灵有所触动,使其能够思索人为什么活着,这便是《活着》最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悲剧美学;重读;余华;《活着》
   余华的《活着》写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代表着当时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时过境迁,现如今的人们对该作品肯定又有不同的理解。这也就是作者之所以重读《活着》,并将其融合悲剧美学予以分析的主要原因,希望这些解读对现如今人们思想的转变拥有促进作用。[1]
  一、悲剧美学之我见
  (一)文学巨匠眼中的悲剧美学
  鲁迅认为悲剧美学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这不由得让作者想到了央视王刚的鉴宝,宝贝边仿品对于宝贝拥有着者来说就是悲剧。而其他观众在宝贝被打碎过程中,心理产生了既痛快又可惜的心理。这便是悲剧美学的一种形象解释。进一步来说,悲剧美学是人心理的一种共有的特性,比如人们都希望自己幸福,但是现实却并不如此,每个人都有不如意之事,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承受那种煎熬。故此叔本华和尼采说,人的痛苦以及所遭遇悲剧的根本就是因为人存在着各种欲念,然而现实又对人的这些欲念予以压迫。[2]
  (二)悲剧美学-不完美的完美
  悲剧中体现出的一种缺憾美,这便是悲剧美学。好比一个瓷器却有一道道细密的裂纹,但是这种裂纹却增添了瓷器另外一种美感,即不完美中体现的完美。不完美贴合的是读者生活实际,完美则是读者对作品的一种再加工。即悲剧美学如果没有观众、读者、听众,其最多只是悲剧,而有了后者才有了悲剧美学。
  (三)悲剧美学是破而后立
  在现如今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欲念更多更深刻,正因此人们悲剧心理更明显,更愤世嫉俗,逐渐地丧失了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也呈现出极端化,要么阅读那些远离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以网络作品为代表;要么选择艺术价值高但是却偏向于悲剧的文学作品,比如余华的《活着》。而一部品质优良的悲剧作品,完全可以通过悲剧美学方式,来打破读者的心理设防,捣毁其原本的三观,使其产生心灵上的痛,继而才能获得进一步成长。这便是破而后立。
  二、《活着》当中的悲剧美学
  (一)《活着》体现生死悲剧美学
  可以说《活着》充分体现的一种生与死的悲剧美学,因为生和死是任何人都不能决定和避免的,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改变现实,被命运所安排,成为命运的傀儡,这本身的确是一种悲剧。[3]
  笔者认为《活着》的悲剧美学当中拥有一种强大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这种内涵中有宗教的成分。很多人知道宗教是悲观主义,比如佛教、道教、儒教等等,他们认为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左右着我们这个世界,左右每个人生死,这种力量不可战胜,如“因果循环”“道力”等等,但实际上宗教又是积极的,比如佛教的众生都可成佛,道教的追求长生,儒教的达济天下等等。这些文化流传数千年,已经浸透了每个华夏儿女的血脉中,包括作者余华同样如此。故此,他笔下的福贵也如此,其一直在悲观中活着,就好比在水中挣扎而不得上岸的人,但是他没有选择放弃。甚至于,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因为亲人都离去了,他没有任何牵挂。这其中就体现出一个很深沉的问题,人到底为何而活?一万个人有一万个活着的理由,可是每个理由又都不充分,不断地被否定。为何而活?这个问题细思之下难道不让人悲伤吗?
  (二)福贵的一生-农民悲剧意识具体体现
  作品主人公福贵虽然是地主阶级,但是其脱离不了土地,仍然属于农民。农民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是社会底层,是统治者的垫脚石。福贵出生在旧社会,接受封建思想的熏陶,使得其拥有了承受悲情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源头就是源自于他对生命的理解即认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時莫强求,因此他逆来顺受,不去思考亲人到底为什么会死,不去对万恶的社会提出质疑,而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就犹如一个没有意识的躯壳。
  三、悲剧作品《活着》现实意义
  (一)对读者的一种心理洗礼
  从《活着》这本书来说,福贵的这种活着价值是无限的,因为其匹配着当时社会心理。是对当时人们心中活着的观念的一种拷问。余华这部作品写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历史阶段,人们正处在传统价值观和新价值观更替阶段,作者写《活着》,应该是就当时人们精神状态而写,希望通过福贵来让更多人明白活着的意义。笔者可以肯定地说,至今为止看《活着》的读者,其本身一定有所精神需求,正因此希望通过《活着》来寻找活下去的勇气。[4]
  (二)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改良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其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拔高来吸引人来阅读和思考,否则就失去了艺术的力量。不可否认,生活中也许会有比福贵更悲惨的人,但福贵代表了现阶段很多人具有的一种共性。正是这种共性才会吸引更多人来阅读和反思。使得人们原本固有的观念被打破,在痛苦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最终能够悟出活着的真谛。
  四、总结
  《活着》的悲剧美学源自于作者余华的艺术创造,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体现,而这种观念正对应着其当时社会状况,拥有现实教育意义。时过境迁,今天的人们观看《活着》,又该是一番不同的心情和获得。悲剧触动心灵,打碎了原本心理认知,使得人能够反思自我,重塑自我,使得自己能够应对人生挑战,正因此《活着》这一部悲剧小说才具有了美感。
  参考文献:
  [1]吴昭.简析尼采悲剧美学背后深刻的悖论[J].文学教育(下),2011(7):14-15.
  [2]胡健.余华小说《活着》所渗透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J].兰州学刊,2008(S2):95-96.
  [3]李湘玲.个人的历史——评余华的小说《活着》[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118-120.
  [4]刘建彬.回归当下——余华《活着》重读[J].齐鲁学刊,2003(3):131-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