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八极拳的起源与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华名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武术作为中华名族文化的一部分已经传承千年。“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是流传在民间的众多传统武术之一,充满了神奇色彩并以其刚劲勇猛等特点在武术届获得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文献,获得八极拳的相关资料,以及访谈八极拳相关研究者和练习者,从练习者的角度分析八极拳的特点和技法特点,练习八极拳后的身体状态变化。通过研究八极拳起源,对八极拳的特点、功能和发展现状做出综述性研究,从而让八极拳以及中国武术广泛传播。
  关键词:武术  八极拳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c)-017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的同时,文化传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们从小从纸质书本中看武侠小说了解各门各派的武术,如今电影和电视剧的以影像的方式给予观众直接视觉上的展示,让人们更加直观地去了解中国武术。与此同时,在这些影视作品中又夹杂着高科技特效的使用,使得中国的传统武术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八极拳就是具有神话色彩的武术项目之一,随着八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武术拳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八极拳也越来越多的为世人重视起来。八极拳的流传甚广,起源地也众说纷纭,本文针对八极拳的起源、发展、流派及其功能做出综述性的研究。
  1  八极拳的起源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功法、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华名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在满足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之后,开始在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需求,而武术在当时除了御敌自卫之外的同时,也被人当成了一种健身和娱乐的手段。中华武术在华夏土地上流传数千年,他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军事、宗教、等社会活动,“武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中,泛指军事武力,和当今的武术含义不同。直至清末,武术一词才与现代含义相近。中国武术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刻的灵魂精神,具有修身、养性、防身、竞技等功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并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这句话在武术界广为流传,八极拳以其动作的刚劲猛烈、朴实简洁而闻名于世间。八极拳的“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八极二字用于武术,其意为“八方极远”之地。八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古人要求格物致知,因此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第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明代,戚继光曾提到“巴子拳”即“八极拳”;在吴丕清的《回族武术八极拳考述》中描述:“‘八极拳起源于河北孟村,由回族吴氏所创,由吴钟先生创立’”。马明达曾描述吕红武艺的“吕红八下”与现今八极拳的八大招、动作刚猛、六大开相合,两者也有相近之处。尽管对八极拳的起源评判不一,但是吴钟先生对八极拳和六合大枪的技术体系构成和传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八极始相。
  2  八极拳的特点和门派
  2.1 八极拳的特点
  八极拳又称为“开门八极拳”,从其名称中就体现八极拳动作刚劲凶猛的特点,强调直接强攻对手正门,撕裂对方的防守门户。刘云樵先生也曾谈到八极如虎之威猛。同时八极拳又是注重内外兼修,调息修身等要点。八极拳是我国武术界中的中流砥柱,是具有传统武术中有明显特征的拳种之一。八极拳的刚猛强劲正如歌中所言:“疯牛惊象龙虎行,开步打拳一团风。行如风,稳如钉,四面八方任我行。”
  八极拳有“慢拉架子,快打拳,疾打招”之说。“慢拉架子”是指练习者需要调整身体姿态和招式动作,调整身型和动作在准备好的姿态;“快打拳”是在“慢拉架子”的基础上保证动作准确后快速发力,利用自身的感發放劲力;而“疾打招”属于八极拳中的最高境界,它指习练习者在慢拉架子、快打拳之后,迅速地打出八极拳的技法,达到“发不及觉”的程度。
  2.2 八极拳的门派地域
  八极拳在历经数百余年的变化中,技法愈发的成熟完善,逐渐形成独特的演练体系和技巧风格,早已通过沧州流传中华各地。其拳法主要传习地目前有沧州地区、津京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域 。
  沧州是八极拳的核心发祥地,主要有孟村、罗疃、自来屯、狼儿口4个重要地域。孟村八极拳基本上还具有吴钟八极拳的特点,同时又融合了当地劈挂拳等技击功法特点,表现为兼顾近身靠打和长击远打特点。津京地域是沧州各支八极拳重要延伸地域,八极拳因其简单易学,较强的实战性,深受这俩地的练习者喜爱,成为各社会阶层强身健体和生活娱乐的重要形式。东北地域的八极拳古朴、庄重,由长春为中心向东三省传播。西北八极拳彪悍粗狂,由武术大师马凤图、马英图先生传入。兄弟二人倡导戚继光“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观点,创立了以“通神达化,备万贯一,理象汇通,体用兼备”为宗旨的通备武学体系 。
  3  八极拳的功能
  武术作为中华名族的文明瑰宝,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实践。八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坚实根基,其理论深奥,技术精湛蕴含着博大的中华武术精神,并给练习者带来众多的益处。   3.1 健身功能
  人食五谷,必然会有生老病死,而人们的健康与身体素质相互关联,八极拳注重内外兼修,其动作招式凶猛刚烈,练习八极拳时身体各部分肌肉力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帮助其骨骼强化,外可提高机体抗损伤能力,内可预防骨骼疾病的发生。在练习八极拳时,外練皮骨,内练精气神,内脏与身躯兼修。许多本患有的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通过经过八极拳内功的修炼,都可得到治愈。不仅如此,长期坚持八极拳练习,可有效地锻炼到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内可理脏腑、通经脉、养气血、调精神,从而达到修身补气的作用,改善人体内在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对增强体质是十分有益的,起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3.2 防身功能
  八极拳是的动作朴实直接,其技击性极强,具有极高的实战技术,其套路中的动作,几乎每一项都有鲜明的技击能力。长期练习八极拳的人,不仅可修身,亦能防身,在遭遇危险时,不仅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还可以帮助他人。当今世界格局,虽然大局稳定,但是有些敌方势力依然蠢蠢欲动,在某些地区和地域制造冲突和摩擦,企图侵犯我国领土和主权,若中华男儿均能认真习武,必将对各方造成威慑。八极拳的一个动作就是一个技击招法,如通天掌、两仪顶肘、一字顶肘这些动作都保持极强的技击性,没有被“艺术”化或“表演”化,都可以直接用于技击,是十分凶狠的招式。
  3.3 修身功能
  中华名族五千年来自古尚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各位习武者的精神追求。习武者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严于律己,不断地改造武术,使习武者日益表现出高雅的品质,呈现出侠者精神。在当今的新时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更加焦躁、压抑,练习八极拳可以帮助我们发散多余的精力,提高生活能力和质量,帮助人们抵御和消除学习和工作的压力,静心宁神。武术的练习过程伴随大量的双人的对练和实战,具有危险性和挑战性,习武者通过不断的练习,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优秀武德 。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蔡仲林总.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丕清.回族武术八极拳考述[J].回族研究,2004(3):83-86.
  [3] 常雪.我国八极拳地域传播发展历程与流派差异性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7.
  [4] 常玉刚,常子健.我所认识的几种风格的八极拳[J].中华武术,2008(5):48.
  [5] 王敏婷.一代八极拳宗师吴秀峰[J].兰台世界,2014(4): 122-123.
  [6] 贾丽.流传于西北的八极小架挖掘整理及多媒体视频教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9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