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农村产业和旅游業发展的新业态,对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兴旺、农民的增收、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介绍了重庆“1+3”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状,发现当前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主要面临建设用地难批、项目融资难获、农业人才缺乏、发展模式同质化等瓶颈;提出通过“上修、内调、下创”,破解田园建设用地难;提高参与主体合作水平,破解田园要素短缺难题;挖掘农村的特色资源,为田园建设增加魅力等建议,以期为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建设亮点;面临问题;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民旅游热潮,田园综合体应运而生,作为助推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田园综合体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及农村新型产业发展理念,实现乡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田园乡村景色,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社区管理服务,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农事体验、文化、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统一和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探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活生产方式。
  1 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现状
  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战略是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作为新时期农村产业发展与融合的主要载体之一,目标就是通过发展“现代田园”,带动农村发展,增强农村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最终实现“城市人的田园梦,农村人的城市梦”。新世纪以来,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待农业问题,以前所未有的思路解决农民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农村发展。2017年重庆市围绕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充分认识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和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理念,科学确立推进路径,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重庆市试点区包括一个国家级——忠县三峡橘香田园综合体;三个地方级——潼南金色田园综合体、南川大观园田园综合体、梁平双桂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1+3”四大田园综合体。计划用3年的时间,把重庆四大田园综合体项目区打造成功能定位准确、基础条件较优、生态环境友好、政策措施有力、带动作用显著、运行管理流畅的创新性地域经济增长极,为西南低山丘陵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可复制的重庆模式。
  重庆市四大田园综合体建设立足于重庆市的10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的差异,各试点区项目建设均坚持因地制宜和取长补短的原则,忠县重点发展柑橘产业、潼南发展柠檬和蔬菜产业、南川发展茶叶与中药材产业、梁平重点打造柚子产业,以此形成重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四大特色产业。在近几年建设中四大特色品牌及产业链产业建设稳步推进,建成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实现柑橘、柠檬、茶叶、柚子生产全程信息化。在第一产业方面,各县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显著,柑橘、柠檬、茶叶、柚子种植面积超过33万亩,显著提升了第一产业的生产能力,同时为重庆市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二产业方面,通过利用第一产业的规模优势,已建成派森百、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各类新型农旅经营主体上百家,农业产业链明显拓宽。第三产业方面,以“橘香、金色、茶景、柚香”四大主题的农文旅综合示范区建设循序渐进。特色种植助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通过打造旅游+橘橙、柠檬、茶叶、柚子、竹、米等产业链,四大试点区农民人均增收达0.5-1.5万元,初步实现了田园综合体“姓农为农”的宗旨。
  2 重庆田园综合体建设亮点——打造“四新”田园
  2.1 产业新业态
  “农业+文创+旅游”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形态已成为重庆市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在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互联网+农业为代表的新业态的推动下,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创意产业为驱动,以旅游产业为导向,以农民、游客、新住居民为人群的新型社区聚落,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使田园综合体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稳定的市场收益、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促进农民增收、项目收益、社会效益等方面成效较为显著。例如忠县“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南川蓝莓小镇、铜梁西部农林大世界等田园综合体载体,进一步拓宽了传统农业功能、整合了农村的特色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成了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居业协同体,为田园综合体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夯实了基础。
  2.2 区域新生态
  当前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提高竞争力,打造秀美田园就是增加吸引力,建设绿色项目就是提升持续力已成为重庆市田园综合体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理念。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基础。在政府引导下,潼南、铜梁等项目区通过秉持自觉的生态共识、推动自为的绿色发展、落实自律的生态保育、推广自经的生态项目、实现自然的生态循环五个自觉,努力实现振兴农村生态环境的目标,致力于打造出高品质的生活、高效率的生产、高文明的生态。试点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业活动与自然生态无缝衔接,使整个乡村社会恢复到其应有的状态,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积极性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2.3 城乡新生活
  建设田园综合体,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发挥地理学综合优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课题。既要发挥城市的市场和资金优势,还可以利用乡村既有的农业农村资源,促进城乡互补实现城乡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重庆四个试点区围绕社区配套和旅游服务两大重心,重点提升项目区生活品质。项目建设坚持普惠性和均等化的原则,结合区内水资源、森林、土地资源环境治理和人居环境治理等项目,加紧促进社区服务向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延伸,彻底转变乡村面貌。旅游服务方面,重点围绕游客这一核心做文章,以梁平为例,为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当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如民宿合作社、土地合作社、餐饮合作社等,通过合作社内农户交流经验、发挥各自特色,经过项目区原住民的合力提升景区档次,同时为城市居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2.4 开发新格局
  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抓住国家支持农村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契机,形成了以政府规划为主导、企业建设为核心、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格局。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通过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山地丘陵立体开发、农村特色资源开发等措施,农业开发项目区生产条件大幅提升,土地吸引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潜力充分释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政府投资采取了资金投入、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和企业大户资金投入试点建设,企业和农户成为试点建设的主体。在此基础之上,各试点区通过提升项目区基层干部能力、培育乡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积极搭建农户合作平台,促进内生力量的快速成长,与外部力量形成呼应,形成了政府领导、企业主体、村民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开发格局。
  3 重庆田园综合体建设面临的问题
  3.1 土地制度性约束较强,田园项目建设难获支撑
  我国土地制度所涉及的生态红线、产权问题、农用地流转等问题严重限制了重庆田市园综合体的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要通过提升农村道路通达度、接待设施的容纳度、旅游设施的完整度来带动农村产品走出去,企业和游客走进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在实际调研中土地问题制约了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梁平“滑石古寨”停车场和接待设施等建设用地难以获批是受国家生态红线的制约。同时受到土地产权的年限的影响,投资方企业家缺少对土地的归属感,增加了对田园项目投资的顾忌,南川荷兰花卉园建设中途撤资就是最好的例证。由于农户对当前国家的土地政策了解甚微,对土地流转仍持有怀疑态度,也是制约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的重要原因。
  3.2 资金人才科技支撑不足,田园项目建设举步维艰
  第一,融资障碍性因子较多,项目建设难以持续。田园综合体前期开发建设投入高,开发周期长,项目收益往往会延时反馈,民营企业前期有证无法抵押贷款的困难,使得融资困难成为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又一大障碍。在实际调研中,“缺钱”是田园综合体各项目共有的难题。民营企业银行贷款融资往往得不到保障,资金链的缺口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梁平“滑石古寨”就是贷款受限的典型案例,由于當前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机制仍不够完善,民营企业面临有证难贷款的困境。企业在资金方面无法满足承建单位的需求,导致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为田园综合体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农村农业人才科技缺乏,田园发展动力不足。人才与科技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对提升田园产品生产质量、拓宽田园产品销售渠道、田园产业链延长不可或缺,同时还是打造品质田园生活、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重庆田园综合体建设处于初期阶段,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方面的政策吸引力不够,对农业、农村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对田园综合体的产业融合作用有限,对田园综合体产业链的延长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的贡献有待提升。当前重庆只有忠县的柑橘实现了由农业向产业的转变,而南川茶叶、梁平柚子、潼南的柠檬等优势农产品在品牌建设方面相对落后,三产融合不足,对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产生了较大掣肘,限制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
  3.3 发展模式同质化严重,地域田园特色有待挖掘
  田园综合体就是要体现地域独有的特色,凸显当地产品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地域田园特色是提升田园吸引力、软实力、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但重庆市田园实际项目建设趋同性严重,基本以“农业+旅游”的形式为主。调研发现重庆四大田园综合体招牌农产品分别为柑橘、柠檬、茶、柚子,开发模式基本是农业观光、农业采摘等农旅融合的项目。特色文化仍有待挖掘,以忠县为例,中华文化一直以“忠”为崇高品质,是我国发扬传统“忠”文化的良好载体。而忠县以“橙”产品为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主打农产品,将地名里的“忠”与种植特色的“橙”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新颖地域文化开发理念,但“忠橙”文化未涉及民宿、基建、旅游纪念品等载体。此外,梁平的双五文化、南川的药材与茶文化、潼南的柠檬蔬菜文化、铜梁的龙文化同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3.4 产业链延伸有限,田园品牌建设落后
  田园综合体产业链的构建与扩展是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含金量的重要体现。产业链延长能够使当地田园综合体形成区内生产、园区加工、市区销售的系统经营的模式,增强产业和品牌竞争力并能够有效减少区域外不稳定因素和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虽然近年重庆市农产品注册商标数量增长较快,但是,品牌影响力的增长与数量增长却不成正比,除派森百以外,还缺乏真正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当前重庆市各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处于建设初期,田园综合体发展阶段不够成熟,潼南和南川的田园综合体试点柠檬产业和茶以及药材的产业链仍然有待延长,品牌建设方面方兴未艾,产业发展后劲缺乏,无法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的增值空间,进而限制了整个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3.5 农业专业化有待提升,田园产品销售受限
  当前随着我国城乡二元化发展,农村的人才、技术、资金流失严重,带来农业专业化发展的种种问题,如农业合作社水平低下、农业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困难,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等。由于重庆现有的家庭经营方式和农地细碎化所导致的农业超小规模生产,使单个农户受到市场范围、交易成本等因素限制,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以潼南为例,潼南“金色田园综合体”主打柠檬种植,鉴于当地农业合作社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对联网技术、销售知识、农业管理技术的掌握有限,加之农业专业化合作社建设的落后,农户分散种植和自行销售的模式仍然占较大比例。不利于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同时也容易导致当地柠檬的滞销,对农民收入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农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也十分不利。
  4 推进重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对策
  4.1 通过“上修、内调、下创”,破解田园建设用地难   上级国土管理部门规划土地利用政策是解决田园建设用地短缺的核心。国土管理部门需要将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用地需求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主要通过安排农业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延长农村新业态用地年限、加强农村土地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支持重庆市市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地方政府协调土地利用方式,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关键。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农民整改闲置荒地、废弃耕地、无理用地,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多形式的方式促进地票交易,多渠道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来缓解企业建设的用地需求。企业创新土地利用模式是基础。企业应积极创新接待设施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模式,接待设施建设要规划先行,通过适度增加接待设施建筑高度和优化空间结构减少接待设施因旅客增加导致接待能力不足导致的新建和重修。
  4.2 提高参与主体合作水平,破解田园要素短缺难题
  创新财政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方式是解决田园综合体资金不足的关键,因此重庆市应该构建由政府领头、企业主导、保险机构加入合作银行参与、社会资本为后盾的大PPP合作模式。破解田园综合体农业企业融资难题。重庆应依据10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加强五个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鼓励各区县的田园综合体的主要负责单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国际水平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开发富有工匠精神的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扎根服务基层的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培养善于致富带富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壮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创业创新人才队伍五个人才队伍建设。
  4.3 挖掘农村的特色资源,为田园建设增加魅力
  首先,挖掘特色文化,提升田园软实力。借助忠橙文化和双五文化的可赏性和可食性特点重点打造集观景与美食于一体的文化为主的农事体验文化区。其次,发展田园特色民宿,强化田园硬实力。政府和投资方可以利用地方原有民宿,在原有建筑和宅基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其同时具有古朴风格和现代气息。借助重庆文化优势,发展建设一批龙宫民宿、“忠”“橙”化民宿、创意特色农产品酒店吸引游客,以此强化田园综合体的硬实力。再次,举办特色节日,增加田园吸引力。重庆各区县应以文化和自然资源为切入口,通过举办蔬果采摘节、龙舟节、鱼王争霸赛等有特色、有情怀、有价值的农村文体节日提升田园内涵。最后,发展田园新业态,提升田园竞争力。重庆市可以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農业、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发展一批高质量的龙头企业、共享农场、创意稻田、文化名人行等文、农、旅结合的新业态,以全方位提升重庆市田园综合体的竞争力。
  4.4 以五做延长田园产业链,助推田园大品牌建设
  以五做为抓手全力推进重庆市农村特色产业链延伸和特色大品牌建设,为田园综合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做长,实现重点产业链条化,促进企业由重视原料供应和直接销售向重视生产、重视加工、重视多渠道销售转变,为大品牌建设打好基础。做深,促进产品输出多样化,重点实现农村商品由原来的农产品的直接销售转变为直接销售+初级加工+精加工的模式,实现农村商品产出多样化,为大品牌建设增加动力。做宽,实现产业多功能化,重庆十大农村产业在原有基础之上和原有功能的基础之上实现产业的消费流通、生产加工、生活健康、未来发展和科技创新五大新功能,为地区特色品牌定好方向。做强,促进产业发展集群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优惠、降低门槛等多种方式吸引中小企业入驻,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间的横纵向合作等方式实现发展集群化和品牌建设龙头化。做响,促进产品品牌化,坚持打重庆农业发展的生态牌、有机牌、保健牌,助推品牌走出去。
  4.5 振兴农业经济组织,拓展田园商品销售渠道
  重庆农委农综办等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重点振兴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以此拓宽田园农业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并重点扶持忠县、潼南、梁平、南川、铜梁一批有实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村产品营销主体,重点提高合作社田园商品产销组织化、规模化。农民合作社利用其与农民天然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不仅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还能享受田园综合体带来的各种潜在效益。通过加强专业化农贸市场的建设和推动互联网+的农村商品销售模式,拓展田园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建设阿里巴巴和京东农村区级和村级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建设工业品下乡和农村商品进城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从根本上缓解长期以来重庆传统农村商品的销售方式的各种销售信息不畅通,农产品容易滞销等问题。
  5 结语
  总体来看,重庆市田园综合体建设各有特色,忠县田园综合体在柑橘产业和派森百企业的双核带动下,打通了柑橘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为农村特色农业种植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南川生态大观园田园综合体以农业和旅游业两张王牌为支撑,注重三产融合,为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田园综合体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潼南金色田园综合体建设以柠檬和蔬菜产业为主导,实现了产业规模化、三产融合化、旅游乡村化的田园发展新格局。梁平双桂田园综合体,不仅完成了从“推销柚子”向“推销柚文化”转变,同时通过打造动静相宜、山水田园交融的多维立体产品体系。重庆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西南低山地区田园综合体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史云,杨相合,谢海英,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形式——田园综合体[J].江苏农业科学,2017(24).
  [2] 康敏,申潞玲.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8(07).
  [3] 任安东,张晓瑞,李森林.田园综合体研究进展与展望[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04).
  [4] 雷黎明.广西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农村财经,2017(08).
  [5] 卢贵敏.田园综合体试点:理念、模式与推进思路[J].地方财政研究,2017(07).
  [6] 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04).
  [7] 胡向东,王晨,王鑫,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8(02).
  [8] 谢春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的障碍性因素与发展思路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6(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0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