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管理工作中缺乏风险意识成为企业发生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与其财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视,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以内部审计为主导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信息共享与控制相结合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10-0158-02
企业要想由小变大,在经济发展的长河中站稳脚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合理安排公司治理机制和结构,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采取科学的财务风险规避措施,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十分必要。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风险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注要点,以财务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管理逐步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作为公司的经营者或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从自身出发把握环境中的各项财务风险,帮助企业制定并实施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企业的平稳运营。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首先,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过程而形成的一系列约束及管理规范的统称。包括企业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等不同要素。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分为内部财务风险与外部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指在企业内部环境和活动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形成的财务风险,属于可控风险因素,如财务内部控制经营环境的有序程度、企业内部筹资风险和生产决策风险等。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在目标、作用上有很大不同,如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在内部财务的风险管理流程规范,仅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主要从事后和事中的控制过程中实现自身目标,而财务风险管理在于预测风险、及时发现风险并防止风险造成不良影响。
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极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因此,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和运营资金的风险管理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首先,风险评估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可以成为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有效依据,在建立企业风险管控机制中加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不同指标及其权重设置不同的风险预警等级,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然后从内部控制角度设置相应防范措施;其次,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运营资金的风险管理有很大帮助,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规范的内部控制流程,据此,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规范流程,对不同的信用政策和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全面了解,加强对流动资金的控制度,降低因不合理的资金使用造成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应用时面临的阻碍
(一)企业内部控制中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大多数企业都能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相对合理的现代化内部控制体系,但需要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财务风险管理环节上时,仍存在不少管理方式上的问题。主要是目前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不足,习惯于满足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战略发生调整时难以实现控制体系的跟进,面对新经济形式带来的挑战,总是认为内控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但是,在缺乏其他职能部门密切协调配合的情况下,财务部门难以组织实施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粗放的内部控制又难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企业在无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下生搬硬套管理模式,往往使其他管理人员更加忽视了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在内部控制中过分注重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更加难以保证企业运行中的财务安全。
(二)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协调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内控制度与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脱节,给企业的经营发展留下财务风险隐患。如财务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财务审计、会计、核算等业务的执行与审批由单独的财务部门及负责人处理,影响了企业内部的系统化、规范化控制,难以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真实有效的风险评估与防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核心领导人的带头违反和破坏,使得制度丧失了有效性,最终流于形式,这种管控的脱轨打破了企业的原有流程和有益格局。此外,当代社会是信息与资源的社会,对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是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缺失进一步加深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不协调,一方面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没有统一的归口,另一方面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容易造成财务信息失真,形成财务漏洞,导致管理失控。
(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推行,很多企业也设立了审计部门,但其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负责人,在内部控制的形式上就缺乏了其应有的独立性,难以发挥其监督制约作用,埋下了经营管理风险。客观环境的局限性难以给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提供保障,各项制度与规范的正常运行更加难以保证,企业内部缺乏制衡机制导致会计造假行为严重、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要让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系统,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单位经济效益。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开展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与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分不开,提高财务风险意识,使每一位员工树立“风险无处不在”的理念,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内控责任,从风险识别开始实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在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施行时,每一位员工都有责任对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做好财务风险的预测、评估和应对工作,追溯造成财务风险产生的因素,广泛收集与该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初始信息,实现财务风险的精准防范。其次,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迎接挑战,積极学习先进科学的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与风险管理提示的提升同步进行,促进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机制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运行关系,部门与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与相互牵制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组织的完善和功能分工能够有效界定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可以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与总裁等有效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还应设立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薪酬与提名委员会等来提高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以实现系统、科学的监督与控制。
(三)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导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
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难以规避的风险,但是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强化风险导向审计,尽力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估,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估体系。在监督过程中及时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深入分析企业发展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监督体系中注重过程中监督,通过日常沟通、及时评估等方式将企业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目标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传达给每一名员工,对日常业务的合规性进行全面稽核,形成全员管理监督机制。
(四)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
科学的内部控制体制对于企业获得稳定的发展十分重要,首先企业应当打好基础,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明确规定不同业务的具体操作顺序,严禁相关工作人员擅自更改操作顺序或省略操作环节;其次,加强企业内部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程度,借助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力量固定化企业操作流程,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和规避财务风险的效率。
(五)实现信息共享与控制的整合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不协调给企业的经营埋下隐患,根据信息论的观点,企业建立基于風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获取信息资源的潜在机会与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可控的共享信息系统,促进内部信息沟通,做好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和控制外部潜在风险并获取潜在优势信息,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持续评价与改善企业内部控制行为。
综上所述,企业想要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来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提升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明确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企业的财务安全提供保障,给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先明.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价值[J].纳税,2018,12(31):110+112.
[2]刘敏,欧慧.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27):122-123.
[3]张美红.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8(12):141-142.
[责任编辑:史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1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