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音乐课堂的双基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杭国芬

  【摘要】新课改实施了多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关于音乐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可。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双基教学,并且让学生有兴趣学,这是身在一线的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充分认知;趣味渗透;重视音乐本体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后,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转变,一线的音乐教师们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前进,边教学边不断在总结和思考。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了双基教学。音乐课堂以活泼生动为主题来展开。从表面上看,似乎课堂模式改变了课堂,没有了双基的灌输,没有了任何压力,音乐课变成了纯聆听课,综合舞蹈表演的课,课堂氛围是热闹了,但这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热闹、短暂的热闹。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我逐步体会到,脱离了音乐双基的学习,音乐主体的独特审美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有一点需牢记,音乐的传统不能丢。我们知道,摒弃了音乐传统的教学,那就是在建造一座空中音乐城堡,虚无缥缈,根基不实,终将有一天会倒塌。在歌唱教学中,我们仅仅停留在聆听歌曲是不可行的,学生不知其所以然。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分析歌曲的拍号、认识音符并了解音符的時值、学会分歌曲的乐段;再逐渐引申到歌曲的情绪变化、歌曲要表达的含义上。学生脱离了这些音乐基本要素的分析是谈不上理解歌曲的,只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不会进步。因此,我们要做到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扎实地学好双基,而不是淡化。我想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双基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充分重视双基教学,不忽视音乐本体
  音乐教育中的核心是审美教育,要以兴趣为动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的内容,可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没能很好地领会课标精神,片面地认为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才是好课,这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渐渐地偏离音乐的主体,节奏、音符、时值的认知都已经可有可无,“兴趣”已经成为最大的标签,在一些看似形式活泼,兴致勃发的课堂上,甚至完全没有双基教学。这样的课堂是我们想要的吗?不是的,因为这样的音乐之路压根儿走不远。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中的《青春舞曲》是一首活泼欢快的维吾尔族民歌。我曾经这样上过,我制作了很多精美的PPT,从课的导入开始,我从新疆的特色美食介绍到新疆的民族服饰,扩展到新疆的舞蹈,然后让学生观看介绍维吾尔族姑娘跳舞的视频。歌曲只是初步聆听一遍,模唱一遍,乐谱以及典型的后十六节奏、附点节奏等知识点都没讲,最后学习一些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学习几句新疆方言,模仿手鼓的演奏就结束。整节课课堂气氛太好了,学生们在我的引领下玩得很开心。可是一堂课结束,学生只能够勉强哼唱歌曲,对于节奏、节拍以及乐谱都是一知半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富有表情地学会歌曲《青春舞曲》。而我这节热闹非凡的旅游课显然没有达成教学目标。事实上,音乐课应该把重点放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我们放弃这些最重要的东西,那么,也达不成教学目标,所有的演唱与欣赏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任何的作品分析,一切也只是随着课的结束而终止。如果这样的教学模式持续进行下去,学生能学到知识吗?这样的课堂是我们要的音乐课堂吗?我想,肯定不是的。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意识到了双基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从初一第一节课开始,我就带领学生踏踏实实地从认识音符开始,节拍、节奏、乐句、乐段、装饰音等慢慢渗透,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掌握了不少基础知识,对于各种节拍、变化多端的节奏以及歌曲的曲式结构方面都掌握得比较好。在接下来的几个学期教学中,真可以用得心应手来来形容。学生能自主唱谱,能准确划分乐句乐段,能唱准各种较为复杂的节奏,而且为他们的欣赏教学也奠定了基础,他们也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趣味激发引导,双基贯穿课堂
  既然双基教学必不可少,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环节动动心思。比如双基教学中,节奏的教学是难点之一,需要重视。音乐中鲜明的节奏是学生在学习歌唱、律动以及器乐等活动时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课前可以编配有趣的、朗朗上口的节奏组合,变化多样,用生活中最简单熟悉的语言表述枯燥生涩的乐理知识,寓教于乐,学生很乐意学,掌握得非常快。
  新知识对于学生像一个陡峭的山,爬上去非常困难。老师应该做的是循序渐进,把困难设计成一个一个台阶,学生通过努力一级一级往上爬,直至最后能够达到顶端。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节奏训练方面,教师应充分激发人的潜在节奏感,挖掘学生的节奏感,节奏变化多端,种类繁多,或强或弱,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发挥出韵律感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编排有特色的节奏组合,比如切分、附点、后十六等节奏都可以设计成生活的常用语来解决,如“上上下下”解决十六分节奏;再比如“倒车,请注意”可以解决八分和前十六节奏;“立正——”可以解决切分节奏中的一种。关于节拍,二拍子、三拍子其实都融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可以起到整齐步伐的作用,且铿锵有力,可以用于做操前的整队音乐;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富有荡漾感,自带舞曲风格。结合这种生活中的常用语和日常行为来解决节奏节拍问题也不失为一种寓教乐的好办法。
  三、融合双基教学,课堂动静结合
  并不是有了双基的课堂就是沉闷的课堂,音乐是要通过这种扎实的基础教学后学生学会分析欣赏音乐,体验教学,由内心发出想学习音乐的渴望。这样的课堂很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力,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静得下去,动得起来。课堂有了双基教学的铺垫,不论是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还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我们都会比较顺利地进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尝试让学生动起来。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学生的表面似乎是处于比较平静的状态,只是在静静地聆听音乐,但学生内心的表现是丰富的,随着音乐的起伏、乐段的变换,情绪上在不断升华,灵动的音符会让学生产生联想,会有很强的画面感。这种波澜不惊的“宁静”和内心深沉的“运动”——心灵的深层感受相结合,只有这样音乐才能渗透到灵魂的陶醉之中,达到滋润心田的效果和境界。
  音乐课堂中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独立而自然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后教学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四、重视中学“双基”教学势在必行
  改变观念、更新理念势在必行,而这一切的根基都离不开音乐课堂的双基教学。在课改前期,我们曾忽视过它,现在我们知道了它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充分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并且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激趣、讨论、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双基教学中,在主动参与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才能体现出来,使音乐双基教学充满活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中双基教学很有必要,但我们如何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我们不断要探索的课题。音乐教育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在探索中前进,我们要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蓬勃向上、有梦想的现代青年!相信通过广大音乐教师的不断努力,孩子们一定会在音乐海洋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朱慕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