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韦婉
[摘 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中医教育领域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中医学”“教育”“互联网”等主题词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互联网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等方面对中医学教育的影响,得出互联网推动了中医教育的发展,使其更为多元化与开放化。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医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98-02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慢慢渗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互联网+”这一概念在今年仍热度不减。各行业从中看到了与互联网结合发展的更广阔前景,各种“+”纷纷出现,“互联网+教育”也成为时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不再是单纯依靠通信技术进步就可以实现的教育方式的变革,更多的是转向了教育资源的发展、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理念的转变等。近年来,中医学教育在这些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尝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这几个方面为切入点,浅谈近年来“互联网+”对中医学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拓宽了高校中医学教育资源
传统中医学教育资源主要以书本为主,而“互联网+中医”的模式使中医教学资源有了新的变化。由单一的书本为主,发展到以书本为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为辅助的模式。
早期编者把互联网上的中医药信息资源按不同的搜索方式进行分类,系统地介绍了互联网上主要中医药信息资源,并简单地介绍了其功能。这有利于帮助中医工作者学会对网上的医学资源进行采集、分类、综合,使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者能方便地查找和利用相应的医学资源,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也有的基于网上医学信息资源进行讨论,从利用搜索引擎來查找医学相关网址、主要医学资源及查找、专利文献检索、电子期刊、中文主要网站、中医药网等方面对网上医学信息进行了总结,方便了广大医学工作者查找和利用相应的医学资源。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对中医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赵琰[1]等从移动终App的流行及其在医学临床和教育中的应用优势、App交互平台具有多角度、多维度的表达优势等方面说明了“互联网+”背景下,App中医教材的必要性,并指出如何推进中医App电子教材的发展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赵琰等认为中医App教材既要科学严谨,层次突出,又要详略分明,设计合理,特色鲜明。这样有利于为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及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然而中医教育资源在互联网化的尝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中医药学科资源在飞速增长,但这些学科信息资源价值高低不一,与其它的非学科信息混杂在一起,大都没有进行结构化处理,没有形成体系。如何对中医药网络学科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序化,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邵运峰等认为建立合理的中医药网络资源库,以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获得良性的循环或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二、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中医教育模式主要由传统的师承模式和依托现代高等院校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两者与“互联网+”结合产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改变。
(一)“互联网+”对与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影响
查青林[2]等从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提出将“读经典做临床”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将中医药现代传承模式由传统模式下一人完成的诊疗知识积累变为多人协同完成中医诊疗知识的积累。他认为这一新模式实现了从“读经典”到中医经典知识管理、从“做临床”到中医医案知识管理的转变,从而大大提升中医人才传承培养效率。
罗泓等[3]认为“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总结了“互联网+”时代中医师承教育的现状,探讨“互联网+”时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困境,并且提出了“互联网+”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对策。
(二)“互联网+”对高校中医教育的影响
2015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核心目标即为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迫在眉睫。而在这一新时期的浪潮中,许许多多的中医学教育工作者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互联网+”形式教育模式的尝试,有让人欣喜的结果,也有经验与教训。
李华南[4]等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互联网+TBL”的教学进行改革,通过A、B两组的成绩及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比较,得出“互联网+T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课程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李华南等认为“互联网+TBL”教学模式不失为当今“互联网+”教育中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马淑然等[5]总结了现在比较成熟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教学法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MOOC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实现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现代化、可视化、立体化提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孟立锋等[6]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医学理论知识教育以及临床实践教育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冲击。传统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单调重复、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教学实践脱节、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等弊端,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将翻转教学模式引入中医内科学使用的教学意义,并探讨其可行性。孟立锋等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中医内科学教学,将其引入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金环等[7]也提出了互联网模式下将中医内科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王金环等讨论了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下使中医内科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认为二者结合可以将中医疾病的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并有逻辑、清晰地讲解给学生,进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杨洁等[8]指出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網相关技术结合新兴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更能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现代卫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李鑫辉等[9]结合中医经典课程特点,分析中医经典教学改革现状,提出中医经典课堂教学内容、实践体系和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体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指出“互联网+中医经典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现代新型中医人才。
“互联网+”的新型中医教育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模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为医学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交互性,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了个性化空间,出现了多种网络学习模式,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实效性。
而“互联网+”的新型中医教育模式由于刚刚起步,发展还不甚成熟,在不断的尝试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李鑫辉等分析了中医经典教学现状,总结了互联网教育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提出现阶段的互联网教育需要中医经典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从事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师教学理念需要改变,同时中医学生学习方法需要进行改变。
三、对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方面,互联网拓宽了中医教育医院的广度与深度,加快了教学资源的传播与交流,为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互联网对中医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医的教育更为多元化与开放化。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教学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得教育进一步迈向终身化和公平化。互联网作为巨大的信息资源和基于电脑的学习工具,正在对医学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超媒体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模式会成为今后教育领域的主流。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找到其与传统中医教学的结合点,积极推动教育领域的“互联网+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21世纪新型的中医药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琰,赛佳洋,屈会化,等.互联网+背景下中医教材App化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6(5):67-69.
[2]查青林,刘红宁,吕爱平,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医现代传承模式[J].江西中医药,2016(5):11-13.
[3]罗泓.“互联网+”背景下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发展探讨[J].继续教育,2017(5):45-46.
[4]李华南,余兆仲,段裕庭,等.互联网+T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7(3):720-722.
[5]马淑然,高思华,李晓君,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5(12):1469-1470.
[6]孟立锋,杨端云,粟胜勇.基于翻转课堂的“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在本科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医教育,2017(1):28-32.
[7]王金环,于海艳,杜福泉,等.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内科教学翻转课堂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16(4):967-968.
[8]杨洁,朱继民,鹿煜炜,等.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9-22.
[9]李鑫辉,李彩云,何宜荣,等.互联网教育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和启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22):14-15.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