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桑晓丽
[摘 要] 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公民的公共精神在现代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公共精神的形成对现代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将接受理论引入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中,为其提供可行的举措,促进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发展。
[关 键 词] 接受理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84-02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内涵
大学生公共精神不仅应该具备公民本身的精神面貌,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所寄予的期待,还应该具备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点。大学生公共精神应该体现为大学生作为独立意识的主体主动融入公共生活领域中,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并且积极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认识、看法及观点。
公共性是公共精神的核心。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曾指出:“公共性”一词至少应该表明它本身是个复数概念,即具有几层既相互关联又相对不同的具体意义。“它首先意味着在公共领域中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为人所见、所闻,具有可能最广泛的公共性。”[1]在这里,公共性表现为公开的,任何人都是可见的和可以接近的。其次,公共性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组织机构,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的公共性价值也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它作为社会道德楷模,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人类理想的寄托以及精神与文化的家园。”[2]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引领思想,传递正能量的地方。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他们有着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中运用接受理论的合理性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内涵,学者张耀灿、郑永廷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接的、完整的活动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指的是大学生作为接受者将一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内化并外化为一定的实践行为,这样的接受过程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中,并且反映了一定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接受理论与大学生公共精神在接受要素方面有契合性,这些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借鉴并应用接受理论提供了机遇和可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要想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在接受要素方面的一致性,必须要找出各个要素并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的要素进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要素包括传授主体、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等五大要素。
接受过程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在接受要素方面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共世界中人的德性依据是公共精神的决定因素
首先,要明确公共精神适用的范围是整个公共世界,它包括整个公共社会生活。同时,公共精神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个特定的阶段所产生的,也不是人类赋予公共世界的精神品质,而是人类世界所特有的。公共精神表现在道德层面上,公共精神产生于公共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基于互利、互惠和互信的原则来交往,在此过程中,收获了对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社会的认可,最终形成一种良性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德性依据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道德原则为公共精神的发展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二)公共生活的接受主体是公共精神产生的出发点
公共精神是大学生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特定的品质,也是促使大学生由传统的人向更加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人类转变。在高校这样的公共领域中,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公共精神培育起着促进和引导作用。在接受理论中,接受的主体是大学生,即受教育者,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最终落脚点。
(三)接受环境的共同性是公共精神培育的前提
公共性是公共精神的核心,在这里公共性意味着一种公开性,非隐秘性。它对任何人都是可以看见的,也是人们能够接近的。它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一种公共性空间,体现了人的类我本质和人的群体性。此外,公共性还表现为一种分享和共同性,每个人身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并且互相分享。
(四)接受方式的多样性是公共精神培育的关键
接受方式指的是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运用一定的载体和活动,可以分为载体方式、活动方式和信息方式。载体方式包括:电视、媒体、报纸、网络、新闻媒体和教育場地等。活动方式包括:唱红歌、演讲、参观革命烈士馆等。信息方式包括:政治意识和道德标准等方式。
三、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新路径分析
研究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接受主体的理念
公共精神培育作为一种思想交流活动,其教育内容接受程度以及教育的效果直接由学生的需求所决定。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思想和行为方面的需求,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做到和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 (二)改善接受方式
如采用理论与主体内化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教育者在公共精神培育过程中,一味地只是进行知识和理论的“灌输”,不讲求方法,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产生厌恶和反感的情绪,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较差;要采用理论与主体内化相结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真正将公共精神内化继而转化为行动付诸到实际的过程中去;还要健全媒体监管体系。随着信息的发展,各种信息增加了学生辨别是非的难度,部分学生被信息蒙蔽双眼,产生消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应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健全媒体监管体系,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合力构建接受环境
如优化社会环境完善公共表达空间。在公共舆论传播过程中,大学生在网络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推动网络媒体积极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此外,还要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对内容实行技术监控和过滤,净化网络空间,完善公共表达空间。如深化家庭环境熏陶强化公共意识。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只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小。实际上,这是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误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学生个人品德的形成时期。在公共精神培育中,家长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最后,还要重视学校环境,营造公共生活氛围。校园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发展,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因此,学校要美化和净化学校环境,注意校园的清洁卫生,尤其是做好学校食堂的保洁工作。精神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核心和灵魂,要重视校园文化宣传,如在校园网络和校园论坛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宣传公共精神榜样人物。
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大力弘扬公共精神的氛围和环境,形成全社会成员的公共精神潮流,这样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才算真正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謝维和.认识新时期大学的公共性[N].中国教育报,2008-01-28(06).
[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园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