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利用大数据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建涛
[摘 要] 科技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大数据思维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模式。高校虽然已有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仍然存在数据信息利用率低、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大数据思维观念匮乏、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差等问题,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构建线上学习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实践活动平台等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决策支持,助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大数据;高校创新创业;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58-02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这是从国家层面总体部署大数据的发展工作。《纲要》部署三方面主要任务:(1)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2)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3)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其中第二十七章把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单独提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一、大数据的相关概念
(一)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又称“Big Data”,是指为决策问题提供服务的大数据集、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总称。其中,大数据集是指一个决策问题所用到的所有可能的数据,通常数据量巨大、来源多样、类型多样;大数据技术是指大数据资源获取、存储管理、挖掘分析、可视展现等技术;大数据应用是指运用大数据集和大数据技术支持决策活动的新的决策方法。一个大数据是否能成为为一个决策问题提供服务的关键是:能否在决策希望的时间内有效完成所有的任务。
(二)大数据的生命周期
一个典型的大数据技术栈,其生命周期为:底层是基础设施,进行数据采集,包括计算资源、内存与存储和网络互联;第二层是数据存储和管理,包括文件系统、数据库和类似YARN的资源管理系统;第三层为计算处理层,包含计算模式与系统;第四层为分析与可视化,可视化通过交互式视觉表现形式,帮助人们探索和理解复杂的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能够迅速有效地简化与提炼数据流,帮助用户更快、更好地分析数据,从中得到新的发现。
(三)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具有4V特征指:(1)价值(value),数据价值巨大但价值密度低;(2)时效(velocity),数据处理分析要在希望的时间内完成;(3)多样(variety),数据来源和形式都是多样的;(4)大量(volume),就目前技术而言,数据量要达到PB级别以上。
(四)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2015年12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其中对中国大数据发展趋势予以归纳,主要包括6个方面:(1)可视化技术推动大数据平民化;(2)多学科融合与数据科学的兴起;(3)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令人忧虑;(4)新热点融入大数据多样化处理模式;(5)深度分析推动大数据智能应用;(6)开源、测评、大赛催生良性人才与技术生态。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大数据应用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意识薄弱能力差
在大数据时代下,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必须将大数据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这对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来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全国的创新创业师资数量、质量与传统学科相比,数量少且质量差,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弱,缺乏实际的企业生产、管理、研发、创新等技能,缺少充足的社会阅歷与实践经验,缺乏教育大数据应用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能力、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新型数字化学习空间的应用不够广泛深刻,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不够,没有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校严重缺乏创新创业导师,仅从外部聘请部分企业导师解决学校创新创业导师问题,不是长久之计,高校必须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专职教师。
(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匮乏
国家和地方政府举办相应的创新创业比赛,各高校及学院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制备相关实验设备,开设实验、实训、实习、孵化基地等实践教学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然而,反映出大学生对创业背景的分析能力不足,对创业机遇的预判能力不足,导致不能从创业数据中准确分析、科学预判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和创业热点,创业项目停滞不前甚至半途而废。政府与高校提供的实践资源之间,没有进行系统的有机结合,各自为政,实践内容不够精准化、个性化,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产学研创”生产体系,致使大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社会生产与服务的实际过程,加之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导致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提升。
创新创业过程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包括行业资讯、前沿市场动态、产品信息、金融数据流等,通过对海量创业信息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可以极大地帮助创业者对当前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作出有效判断,使创业项目能顺利发展乃至成功,但大学生缺乏对大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相关技术的掌握少之又少,严重制约了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三)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整合度低
全国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为课堂教学、实践锻炼、观摩实训、创业大赛、高校创业园和孵化基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包括最新的国家政策、行业动态、前沿科学、商业热点等,信息数据具有碎片化、多样化、大量化的特点,需要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作为支撑,如果仅凭创业经验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做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改革。目前,基本上所有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管理平台与各类信息系统,其中涵盖了学校、学院、师资、课程、学生的大部分信息,培养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与每一个部门个体,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汇聚成高校的大数据库,然而数据在一定层面带有主观性,需要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面对海量的大数据,高校缺乏相应的大数据技术与专业人才对其进行有效归纳、分类、分析、整合,没有形成完整的大数据应用流程和系统,无法从大数据中得到有效信息,不能挖掘其中的内涵价值,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利用度低。
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途径
(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提高创新意识,转变思维观念
高校教师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才能有效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师应主动融入时代潮流,转变思维观念,用大数据思维进行教育教学,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专业知识构成、发展意愿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依赖于课本设定,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筛选出最合适的创新创业教育主题,匹配不同学生的教学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嵌入创新创业意识和大数据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
2.提升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一支优良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离不开系统的培训与学习,高校需要整合资源,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数据的培训,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让教师有机会进行信息多向互动学习,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进行教师自我提升,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公众平台,推送创新创业相关信息,建立网上沟通平台,使教师能时时为学生指导答疑。
(二)提升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利用率
1.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决策
大数据时代的复合创新型人才能在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基础上,迸发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以达到对原有知识与能力的超越,并能用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各种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知识构成、认知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来源庞大而复杂,通过信息平台我们可以获取数量巨大的数据,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对有效数据进行动态跟踪和行为预测,帮助教师制订出最适合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帮助高校做出科学的组织决策,有利于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水平。
2.利用大数据改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接受固定教师的教学指导,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精力与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精准施教,通过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延伸到课后和线上,教师通过录制视频将课程放到网上,在网上布置作业,学生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作业,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习惯、作业作答情况等数据信息,得出不同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兴趣点、擅长方向、学习意愿等结论。教师再为不同学生定制专属作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咨询教师,教师及时进行解疑,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大数据可以将每位学生的信息汇总归纳,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让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
(三)整合资源,完善大数据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提升硬件、软件设备水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大量的实践操作,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刻不容缓,当今时代背景下,将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融入实践平台的构建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平台的改革与完善。良好的大数据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是建设优良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前提保障,硬件既包括计算机性能和互联网速度,还包括创新创业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场所,软件包括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创业项目模拟、沙盘模拟等,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才能全方位进行创新创业平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2.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是靠高校一方就能完成,应当由政府、社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个单位协同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联合多主体合作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将多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结合高校特色和社会实际,提出符合大数据时代要求、产学研模式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所有信息,搭建一个科学、全面的信息服务平台,共享数据信息,满足不同创新创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需求,让平台成为培养优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沃土。大学生通过实践平台,不仅能了解掌握高校信息,还能实时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最新政策动向,查看企业的最新动态,并且能参与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切身感受一个创业项目从前期调研、规划设计,到最后实际落地的全过程运营流程。在协同创新活动中,高校学生间能随时进行沟通交流,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习得新鲜知识、技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社会认知情商。
四、结语
较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时间短,存在着教师队伍意识薄弱能力不足、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资源整合度低等问题,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范围小、应用深度低、应用效果差。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将大数据及其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程学旗,靳小龙,杨婧,等.大数据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2016,34(14):49-59.
[2]朱扬勇.大数据资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4-6.
[3]潘柱廷,程学旗,袁晓如.CCF大专委2016年大数据发展趋势预测:解读和行动建议[J].大数据,2016,2(1).
[4]胡弼成,王祖霖.“大数据”对教育的作用、挑战及教育变革趋势: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15(4):98-104.
[5]赵亮,陈韵.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优化[J].科技视界,2018(28):202-203.
[6]孙建.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1.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