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瑞娟

  摘要:从中考的考试情况来看,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的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语文能力的提高,应以“读”为先。那么怎样有效地地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朗读、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等,最后希望阅读能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兴趣;朗讀;方法;自主合作;课外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都知道知识的获得离不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几点深刻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中巧妙设置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西游记》的名著导读课中,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猪八戒虽然他是一个贪财、贪色、好吃懒做的人,但他也有聪明机智的一面,你能找出相关的情节来加以说明吗?这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纷纷打开书查找相关的情节。结合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设置问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关注,阅读的兴趣也就大大地提高。其次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阅读成果。兴趣来自于成就感。因而学生不管是阅读一部名著所写的读后感,还是阅读一篇文章所提出的看法,我们都应该适当地给予表扬,为他们的进步而喝彩,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让学生主动“朗读”起来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了朗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没有一定的朗读也就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一定的朗读也就无法深刻体会文章的深意。但在教学中忽视朗读的现象十分严重。我曾在网上看到这么一组数据:一位老师对50节语文课的朗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平均朗读时间只用7分钟。朗读都这样少了,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了。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文体的特点,有选择性、有目标性地让学生朗读起来。比如在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首先对课文背景进行介绍,其次教师进行示范性地指导朗读,这样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情感,也激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这样有目的性地朗读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一篇文章。因此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从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在此我总结了以下的几点阅读方法:第一,要教给学生学会从题目、文章层次、写作手法以及中心思想上去进行阅读与思考。从题目上看,往往是一篇文章内容的概括或者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从这篇课文的题目来看,你获取了哪些有效信息?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这篇课文以空间变换为记叙顺序,也概括了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第二、教给学生学会精读、略读的阅读方法。精读是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尤其是积淀着民族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比如《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三调芭蕉扇”等这些重点情节就需要精读,而略读法主要是针对作品中非重要情节,如背景的介绍、环境描写及心理独白等。这些非重要情节,学生不需要一字一句地去阅读,不需要仔细斟酌,只要前后贯通,了解文章大意即可。
  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古人云“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也就是说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有时会碰到难以理解的地方,这些问题与学生自身的认知发生冲突,那么教师应该以此作为出发点,要求学生互相讨论,或者查阅相关的资料,也许得到的是不尽人意的答案,那总比没有答案、没有思路的要强。例如我在《故乡》一文的教学中,小说主要写鲁迅先生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所闻,那么文本为什么要写二十年前的闰土和杨二嫂,为什么不直奔主题呢?学生一开始无法理解这个问题。借此,我就适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课堂上的辩论、思维的碰撞,学生最后明白作者是想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景象,也表达作者想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因此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个性化的阅读是引领学生走向真善美的艺术形式,理想的阅读境界大抵如此。
  五、扩大课外阅读量
  现在语文的教学现状让人堪忧: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读,不喜欢读,尤其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的严重缺失,直接影响学生字词积累、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修养,结果也就导致学生理解能力的降低。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堂上的几本书远远不足的。正如吕叔湘先生听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想要让孩子们出类拔萃,不是去培训、不是题海战术、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因此,根据中考的考试大纲,我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课外二部书籍,并提供书目参考。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写读后感、做手抄报、开展课外读书交流课等方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验。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的交流,学生理解能力也就能逐渐提高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以新时代的素质教育为方向,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教学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我希望让阅读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2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