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措施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起著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农业和工业两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讨论了水污染治理的措施,为今后水污染的控制治理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措施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7-010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X52         文献标志码:A
   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污染作为环境污染中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水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已成为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1  水污染问题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据相关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均水资源量还不及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在此背景下,我国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更使我国的水资源问题雪上加霜。改革初期,经济快速发展下水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被忽视,甚至提出“先发展后保护”的口号,导致水污染问题逐渐日益加重。有的地区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源,造成了地下水位降低,甚至引起了严重的地面坍塌和沉陷等问题,对地质也造成了影响。
  2  水污染问题的来源
   造成水质严重污染的原因,大致可分为3类。
  2.1  农业污染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除了播种耕田外,还喂养牲畜,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禽畜养殖业,而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禽畜粪便排放问题。由于农民缺乏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导致禽畜的粪便未经任何处理就随便排放,严重污染了地下水,也造成该地区饮用水的安全问题。
  2.2  工业污染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工业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工厂的数量急剧增加,工厂的规模逐渐扩大,排放的工业废水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因工业污染造成的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此外,初期对工业废水污染问题的忽视,也造成这一问题越来越严峻[1]。
  2.3  生活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大量生活垃圾的产生给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带来严峻的挑战。目前常见的垃圾处理模式是:在没有将垃圾统一分类的情况下处置垃圾,某些处置后的垃圾可能与生活污水一同排放至纳污水体,造成更严重的水污染。
  3  治理水污染的措施
  3.1  借助科学的方法治理
   目前常见的水污染治理措施有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等。
  3.1.1  生物治理
   生态圈里有很多生物物种可以起到净化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本身的新陈代谢功能吸收、分解、转化污染物,从而稀释和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使有毒气体减少甚至消失,最终达到符合水排放的标注量。主要方法有生物接触权化法、生物膜法和沉淀处理法等。与传统的治理水污染的措施相比,生物治理显得更加环保,是目前为止较好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3.1.2  物理治理
   最为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是膜工程法和吸附法。吸附法具有多样性、高效性以及反复性。活性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吸附剂,但价格相对较贵;纤维素也是一种吸附剂,其主要存在于植物中,而且还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价格相对于活性炭来说也较便宜。
  3.1.3  化学治理
   化学治理主要是利用化学在不同水质中的反应来改变或降低水污染物的危害性和有毒性,产生反应后会生成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再逐渐把有害物质沉淀到底部,从而使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化学治理的方法主要有氧化法、电解法、超临界技术以及化学沉淀法等。
  3.2  借助社会的意识形态从根源上减少水污染
  3.2.1  国家要重视
   国家要重视水污染问题,可依法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行政的手段来处理这一问题,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方针。各地政府要依法落实这一方针,召集各地的工厂厂主和农村干部,宣讲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层层传递,依法有序落实[2]。
  3.2.2  群众要重视
   水污染问题的处理方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要及时执行,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垃圾分类,按照规定排放生活废水,处理垃圾。相关部门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4  结束语
   水污染的治理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人们应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水污染治理出力,共同建造美好世界。
  参考文献:
  [1]庄雨适,林晓晟,李景新.基于NDVI变化的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8(14):74-77.
  [2]崔文军,李红艳.我国水污染防治的不足与对策建议[J].山西建筑.2017,43(13):201-2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