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美玲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优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课堂改革是课堂研究的永恒课题,是课堂改进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关注,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开发他们自身潜力和内部推动力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学习;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热情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是笔者多年的经验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上课前几分钟能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这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小学语文教育课前的会话应该根据课的类型,对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使用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导语设计出多彩多姿的课前导入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讲授《钓鱼》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这样导入:
  我们村子附近有池塘和小河。平时在那儿钓过鱼吗?您知道钓鱼竿和鱼钩吗?钓鱼的饵料是什么?为什么你经常吃鱼?今天,我们学习与钓鱼相关的知识。
  钓鱼弄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儿,因此,他们很想知道这篇文章究竟是这样讲钓鱼的,从文章中是不是可以学到钓鱼的更多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在好奇的吸引下自觉不自觉地随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本文。因此,如果各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文章的内容认真地设计导入语,加深学生兴趣,思维变得活跃,教育效率将会显著地提高。开放式教育来源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生活中吸取丰富的创意资源,满足学生的兴趣,解决教育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偏差问题。创建一个有趣的课程模式,集教材、教师、评价和展示于一体的课堂,使教师主导作用最大化,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优化。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都用传统编订教材,它是根据部分地域情况编写的,这样编写的教材不一定使各个区域的学生都感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唤起学习主体对学习的渴望,唤起他们内心的表达意识。这是目前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观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课标要求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建立一个新的素质教育概念。现在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凸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听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进入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基于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为目标的。
  例如,讲授《新型玻璃》这一课时,采用了“答记者问”的方式。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玻璃销售经理,在记者会上向买家推销自己的最新产品,把自己产品的性能、特点、作用说清楚,积极向扮成“买方”的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产品。“买方”向“销售经理”提出各种有针对性的问题。这种新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有意思,参与面很广,积极扮演各种新型玻璃厂经理,积极发言,这种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效果显著。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相对单纯,小学教师必须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承,也是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学生就会积极配合教学,学习热情高,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内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師生关系紧张甚至相互冲突,则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要说提高教学质量了。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鲁迅曾说,创造必须先学会观察,然后才能看到别人的作品。叶圣陶也强调了书面观察的重要性。在这里,观察是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但观察不仅仅是简单地使用眼睛,而是动员所有感官来认真洞察,理解和研究人、物和事。我们需要适应孩子的本性,鼓励他们进入生活,学会发现和享受生活的美。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要使小学生崇拜、追随、佩服,就必须用高尚的人格使学生心服,用渊博的知识使学生信服,用慈母般的爱心使学生感动。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从严要求学生,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照顾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不要成为一个无视学生的老师,更不要无缘无故地谴责、辱骂甚至诽谤、冷酷、挖苦学生,这时最易受到伤害的是学困生。对待学困生,尤其应当倍加关怀、真诚帮助。再次,教师在授课中要有情感,教师用特有的情感方式感染、吸引学生。的确,当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感兴趣时,他们会感到很高兴,受到较大影响。积极、轻松、快乐地学习,产生温柔、丰富的情感感受;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善言谈,他们就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照本阅读和宣读教案,学生只会感到恹恹欲睡。这样的教师虽然学识渊博,但不受学生欢迎。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学科,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和应用能力是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然而,作为我国小学教育的一部分,普遍存在着一个“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因此,学生无法实现课堂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转化。所以语文课程设计应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交际中发展言语智能兴趣。语文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学习兴趣程度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语言类教师,我们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语言技能,使他们能够掌握语言技能,另一方面要更加关心学生对汉语言的关注和热爱。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就是通过这样的要求才能实现。因此,教育者必须有创新和发展,打破传统模式的常规,积极发展更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晓思.中国语文教学要有中国味——以一堂写字课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07(12).
  [2]王凤.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
  [3]农尚明.小学语文课堂中对语文作业改革的思考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
  [4]孙利华.将职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育人机制问题研究——以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为例[C].沈阳: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
  [5]王剑萍.突出实践取向,共育实践智慧——淄博师专《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与实践[J].淄博师专学报,2017(4).
  [6]桑亚楠.让小学语文课堂洋溢情感——以六(上)《爬天都峰》一课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7(24).
  [7]窦志冬,王圆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以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为例谈单元整体教学之读写结合[J].中国教师,2017(S2).
  作者简介:谢美玲,女,1967年生,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教导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阜阳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颍州区拔尖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6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