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马口窑对磁州窑的吸收借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同为服务于广大社会层面的典型民窑,马口窑与磁州窑一脉相承,深受其影响,广泛吸收并借鉴了磁州窑就地取材、粗胎细作、拉坯成型、施白色化妆土、刻剔花、采用民间喜见的花鸟诗词等纹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
  关键词 民窑 化妆土 刻剔花 诗词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马口窑是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典型民间窑口,以汉川县的马口窑、麻城县的蔡家山窑以及蕲春县的管窑这三大窑场为代表,形成了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三角形区域,并辐射到周边地区,这些窑场生产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陶器,美观适用、质朴大方,产品经由长江流域销往省内外,声名远扬,代表器物有“八仙坛”“刻花坛”“锁坛”等,造型古朴浑厚,装饰纹样丰富,极富地域特征和民间意趣。
  马口窑的制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至1990年,历经四百年传承不断,是长江流域中部地区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的民窑。明代时马口窑多为球形罐,器型饱满,敷白色化妆土,采用堆花贴塑的技法,装饰以吉语、吉祥花鸟图案,施酱色草木灰釉,经龙窑高温柴烧而成。清代早期马口窑继承了明代的制陶传统并开创了新的样式,创作出“八仙坛”“花鸟坛”“锁坛”等系列器物,装饰技法由堆花转变为刻剔花和水花,经过前期的摸索积累,清代中期时,马口窑的发展进入鼎盛期,生产的陶器质地坚硬、体轻胎薄、装饰丰富、釉水亮润、品类众多、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有水缸、酒坛、酒壶、烛台、油灯、陶枕、烘篮、泡菜坛等;并且将一系列代表器物“八仙坛”“锁坛”的基本样式固定下来,逐步程式化,最终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典型样式,将器型与纹样相对应,一种器型采用与之相对应的纹样和装饰手法,熟练地运用刻划花和水花技法,刻画细致精美,将实用性与审美性高度统一。
  磁州窑是北方最负盛名的民间窑场,地域广袤,内涵丰富,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北漳河流域和滏阳河流域的观台、临水和彭城一带,制瓷历史悠久,传承数千年,自北朝时起烧造青瓷;宋金时期是其兴盛发展期,创造的“白地黑花”“白地刻剔花”等装饰工艺影响深远;明清时期,磁州窑一度成为官方的烧造基地。
  磁州窑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白地绘黑花或赭色花、白地剔划花、珍珠纹地划花、白釉绿彩、白釉褐斑、黑釉绛斑、绿釉黑花、宋三彩等十余种,博采众长,产品多为碗、盘、壶、罐、瓶、枕等生活用器,常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诗词曲赋、花鸟虫鱼、戏剧人物做装饰,笔调简练、生动活泼,惯用绘、划、剔、刻、印等不同手法,线条流畅,奔放不羁,充分表现了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质朴风格。早在宋代,河南、山西、山东、内蒙、东北就出现大批受磁州窑风格影响的民窑,并影响到江西吉州、福建建阳、安徽萧县、广西合浦等窑口,形成一个贯穿大江南北的庞大窑系。
  同为服务于广大社会层面的典型民窑,马口窑与磁州窑一脉相承,深受其影响,广泛吸收并借鉴了磁州窑就地取材、粗胎细作的制瓷工艺,器物成型以拉坯为主,采用先施以白色化妆土再进行刻划花的装饰手法,主题纹样采用民间喜爱的诗词吉语、花鸟鱼虫、戏曲人物等。
  民窑生产的都是人们生活中的日用之器,尽可能地采用经济的工艺技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生产出美观适用的产品,才能广受欢迎、打开销路。磁州窑最基本的特点是采用当地出产的泥料,在白度不高比较粗糙的胎体上施以白色化妆土,再加以丰富多样的装饰,以达到粗瓷细作的效果。
  在漫长的制陶过程中,磁州窑既使用就地开采的陶土,也长期使用当地含铁量较多的大青土,这种大青土经高温烧造后呈现灰白色或灰黄色,胎质粗松,虽是瓷胎但达不到理想中的白度,工匠们便在胎体上敷白色化妆土,将化妆土作为装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陶衣装饰,后世一直沿用,磁州窑的工匠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刻、剔、划、绘、印的技法,形成了黑白对比鲜明的风格特色,在白瓷装饰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北宋晚期,磁州窑在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寻求与其他窑场竞争销售市场的出路,开创了白地绘黑花或赭色花、白地剔划花等独特的装饰技法,白地剔划花“是在白色化妆土上直接以工具刻划纹饰,再将纹饰以外的局部化妆土剔除,露出较深的胎体本色,与白色的化妆土产生对比,而突显出刻划的纹样,有些甚至剔去一部分的胎体,与器表产生明显的高低差距,更增加纹饰的立体感。”
  马口窑采用的是当地氧化铁含量丰富的红黏土,沿用古法制泥,生土经晾晒、碎土、去杂质、合泥、陈腐等多道工序加工后即可用于制陶,烧制后胎体成暗红色。晚明时期马口窑运用化妆土,采取的是堆花技艺,至清代早期,马口窑一改以往手法,采取刻剔花,原因有二:一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工匠避禍来至南方诸地,带来了制瓷技艺,江西的吉州窑、福建的遇林亭窑等部分南方窑口沿袭了磁州窑的技法,马口窑的刻剔花技法明显受到磁州窑的影响,应为北方工匠南下所致;二来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为了提高效率,工匠们选择使用比复杂的堆花更为简洁快速的刻剔花手法。马口窑的刻剔花是先在陶坯半干时浇、浸白色化妆土,待稍干时,用竹刀或铁刀剔除图案以外部分,露出底色,留下白色图案,再用简练线纹刻划出细节部分,加强表现,此法完全传承了北宋年间磁州窑工匠所创造的“白地剔划花”,也成为马口窑最主要的装饰手法。
  民窑不仅要采用市场认可、适应民众需求、经济适用的工艺技术,而且为了吸引顾客,在装饰上也广采博取,表现大众所喜爱的纹样。磁州窑作为北方典型的民窑,装饰纹样丰富,尤以文字和绘画装饰最为突出,通常包含有花鸟瑞兽、人物故事、诗词曲赋和山水风景等题材,纹样描绘细致,内容贴近生活。
  马口窑明代时期以吉祥文字和花鸟动物作为装饰,用化妆土在罐身上贴塑“状元及第”“五子登科”“早生贵子”“寿比南山”等文字,书法端庄工整、顿挫有力;花鸟动物类多为明代流行的飞鸟、奔马、惊兔、蹲牛等,形象生动,造型准确。清代时期,马口窑的装饰纹样更为多样,除花鸟鱼虫、诗词吉语、戏剧人物之外,还创造出“八仙”“十八学士”“打马游街”这类极富湖北地方特色的特有纹样。   花卉纹样在磁州窑彩绘瓷器上甚为流行,是表现得最多的纹样,马口窑深受磁州窑影响,既有较为疏朗的折枝构图,也有繁密的缠枝布局,如“金瓜蝴蝶”、“瓜叶绵绵”等,纹样具有大枝大叶的特征,密集的花叶自由生动,活泼热闹。
  以诗词短句来装饰陶瓷,在唐代长沙窑已出现,磁州窑继承这一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大量地以诗词文字作为装饰,仅次于花卉纹样,北宋时期,磁州窑开始在瓶、罐、坛、盆、碗以及瓷枕上进行文字装饰,金元时期达到高峰。瓷枕上既书有“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又有“秦筑长城北截牢,蕃戎不敢过临洮。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等不同情境的诗句,更有长篇之作,磁州窑粗瓷细作,再加以诗文的点缀,更增添了文人情趣和意蕴。马口窑也喜用诗词装饰,清代陶罐上镌刻有“黄鹤楼中吹玉笛”、“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三封心事烦青鸟,万斛闲愁锁翠蛾”以及“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咏白雪诗。”等佳句,用以寄托情感,反映了时代风尚和民间意趣。
  磁州窑和马口窑的文字类装饰中除了诗词之外,还有吉语、俗语、警句、广告等,兼顾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此类文字较为庞杂,大都意思直白浅显,磁州窑惯用的有“富贵荣华”、“福禄祯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马口窑常见的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两件事读书耕田”、“少年心事好难猜”等,还有“堂下无土种下田,十日十月也相连,太字少人去一点,一家三口得团圆。”这种谜语罐。
  马口窑与磁州窑一脉相承,同为民窑体系,与为宫廷烧造专用瓷器的窑口不同,在纹样与造型上不受限制,充分发挥创造,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
  马口窑广泛借鉴磁州窑就地取材、粗胎细作、施化妆土、刻剔花技法以及采用民间喜见的花鸟诗词等图案,结合时代风尚以及本土的人文环境和审美意趣,发展出自身独特的制陶风貌,不仅在刻剔花的基础上衍生出洒脱的水花技法,更创造出“八仙坛”、“學士坛”、“状元打马游街坛”、“锁坛”等一系列风格鲜明的器物类型和装饰样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国民窑的发展增添了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李正文.即将消逝的文明[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18.
  [2] 樊枫,李正文.来自马口窑的对话[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3] 冯小琦.磁州窑瓷器研究[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264.
  [4] 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三联书店,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3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