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亚斌
【摘要】我国学生目前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语文这一科目不仅仅只是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还有思考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在社会上的交往、生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就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此提出一些相关的方法,促进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上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许多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今,核心素养构建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就要更加重视。在一些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想法,单纯讲授知识,这样既不利于形成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思维启发,有一个充分发挥自身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使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有一个提升。
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是一项许多专家学者正在探讨研究的课题,而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这个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家也提出“科技强国”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培养全面发展、能力较强的人才已经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要求。
(二)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
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事物客观、理性的看待,在社会上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自主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健全的人格。
(三)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核心素养是一種比较综合的能力素养,构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使学生掌握清晰的学习思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举一反三,使各个学科的学习能够互相促进,融会贯通。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教学与训练,同时要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将核心素养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各项能力。
(一)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课程的开展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不仅教师要进行备课,学生也要在课前预习当堂的内容,只有学生对当天的课程进行了预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后,才能帮助学生在课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是对自己所不理解的地方仔细聆听与思考。学生对课程预习的过程也是他们去思考、去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这与课后作业是同样重要的。关于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也不能任由学生自己去笼统的预习,而要分化成具体的任务或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预习的内容自行提出一至三个问题,自己再去思考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课文《草船借箭》这一有关历史内容的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预习任务的形式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课文的疑问,并思考自己的答案,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在学生之间进行解答。如果有一些有内涵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法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这种轻松活跃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可以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促进各方面均衡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传统讲授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教师往往可以抓住这些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趣味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参与教学活动,而不只是坐在座位上听着单一的讲解。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画杨桃》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带来几个杨桃让学生画一画,然后再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观察到的杨桃是什么形状、什么样子的,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实际情况,自己也亲身参与了进来,对课文中主人公的处境感同身受,也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课文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对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人生哲理。
(三)注重情感培养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这一科目本就是很特殊的,它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而是使学生通过课文对人生的哲理、亲人朋友之间的情感、爱国的情怀产生共鸣,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更要注重发掘文章的内涵,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学到更多课本之外的东西。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背景进行补充,让学生更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实时想法,或者将其记录下来,如果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可以给他们推荐相关的读物或活动,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四)带领学生参与实践,加深学生印象记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感染,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情况,一切思维和想法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记忆。
例如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写实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或课后带领学生在校内或周边进行观察,只有学生亲眼所见才能够对课文的内容有真正的理解。而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会有一定的提升。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是每一位正在工作的教师应该去思考和实践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受到重视,每个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应该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客观理性的思维,正确分辨与判断身边的事物,对于出现的状况能够独立思考与解决,逐渐成长为健全人格的人,成为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在学生核心素养构成与培养的路径探索中,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专家和教师来进行创新与完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晶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J].教育探索,2016(11).
[2]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
[3]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2).
作者简介:杨亚斌,1982年生,甘肃省庆阳市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4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