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苏霞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板块,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语文,学习生活。阅读的作用意义深远,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却不太如人意,很多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更多的是机械性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阅读的自由发展,抑制了学生阅读的自由性,兴趣性,也让语文阅读成绩不理想,成为语文学习的重难点的部分。所以,本文根据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指导策略这一角度来展开讨论,在此给出一些方法和策略,愿可以给广大读者带来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板块  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01-01
  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也需要学生自身的思考和总结,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与阅读融合,产生共鸣。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指导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阅读,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手段,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眼界。所以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到“放、引、导”
  “放、引、导”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的核心部分,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师应该注重对这三者的理解和运用。“放”是指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理解语言,然后让自己逐渐走入文章,成为文章的主角。“引”是教师需要重视的板块,在这一板块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参与,指导,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来帮助学生逐步的解决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和困难。“导”是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的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一些基础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最好是在关键性的问题上来进行阅读的“导”,教师自身也要把握好这个时机。“引”有延展之意,也就说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一定的扩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有趣性、多样性、内涵性。能够满足学生对于阅读的形式的需要,同时也发展他们的创新和创造思维和能力。
  二、“读”与“思”是亲兄弟,不应该被分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想要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结果,就需要边思边读,二者不可分离。所以,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阅读及思考,能够形成他们提前阅读文章的好习惯。秀丽的文章很具有思考的意义,再好的文章不去思考也就没有灵魂,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而每个读者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也是文章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在“读”与“思”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另外,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给予尊重,而不是以统一化的语文标准的答案来扼杀学生的阅读思维的发散,当然,对于学生的见解在给予肯定之后可以在鼓励学生进一步的往统一化的答案靠近,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用他自身独特的个性思维来求同。
  三、小学语文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量和面
  量变引起质变,面变引起界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所给的阅读内容,也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学习和借鉴,扩大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宽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充分发挥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良好的阅读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是一脉相通的,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如:如何推敲词语、琢磨句子、分析段落、剖析人物等),學生课外阅读就不会流于形式。
  2.结合课内阅读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要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介绍与课内有关联的读物,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印证,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如学了《金色的鱼钩》时推荐学生读《草地夜行》等。
  3.组织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范围广,读物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学生无从选择,对此教师就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这种指导是指导读一本书的方法。如看“内容提要”选择读物;看“前言”或“序”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及地位和影响;看“目录”决定按顺序读,还是选读几个章节等。这要因学生个体而异,不要对所有学生一致要求,而是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
  总结: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关系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折红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18):104-105.
  [2]杨居军.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7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