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言下之意,就是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本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引领孩子们畅游书海,与经典为友,让他们呼吸书香,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关键词】兴趣  方法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085-01
  一、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也是动力的源泉。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学生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
  首先,要確保阅读时间。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书报、摘抄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上一节阅读分享课,与同学分享阅读中的收获;坚持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使孩子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读书成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次,创设良好的氛围。在学校,班级里建立图书角,在学校公共场所开设读书吧,摆满各种各类有趣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在家里,如果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也会潜移默化,觉得读书很有趣、好读书,对书籍充满着好奇心。
  二、提供学生阅读的拐杖。
  刚入学的孩子,因为识字量少,阅读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阅读初期教师和家长都必须成为帮助孩子阅读的“拐杖”。首先,应采取“半扶半放”的阅读模式引导孩子们阅读。即:安排与孩子一起共同读几分钟书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上几段字。读书可以随时随地,例如:郊外散步、河边钓鱼、还是休闲玩耍的时候都可以停下来一起读一会儿书,一起通过读书说出书中的小故事内容,声情并茂地叙述故事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与恶。随后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图书世界,使读书成为孩子每天必须的活动。让孩子获得阅读新鲜感,自主吸收读书的养份,精神很愉悦。
  其次,随着学生阅读的不断深入,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为了让学生“读好书”,还应该增加阅读量给学生推荐经典阅读书目。如:《窗边的小豆豆》、《昆虫记》、《森林报》、《淘气包马小跳》、《细菌世界历险记》、《地球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穿过地平线》、《谁动了我的奶酪》……
  三、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喜欢读书的人一定是聪慧的。读书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增长见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首先,应该从小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通常有朗读和默读两种方法。阅读应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所谓“眼到”就是要把目光聚焦在书的内容上,速度平缓的浏览文字。坐在书桌前的阅读是最好的阅读方式,注意坐姿、眼睛与书本保持合适的距离,才能提升阅读的质量。“手到”就是动手记录下书本的好言佳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因为“碎片化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这样的阅读,内容接触不少,但记住也不多,肯定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做好读书笔记才能完整理解书中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涵义,更是阅读的重中之重。“心到”则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当中,才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即对阅读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是一种精神感悟的方法,也是对自我认识的升华,又是一次对自己精神的洗礼。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1.放任自读。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阅读初期,“放任自读”是最合适不过的方法,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由学生兴趣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所谓感兴趣,就是好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的不清楚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和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养成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度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点燃心灵的火花。
  2.读写结合。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适当培养孩子们读写结合的习惯,让孩子自由选择他自己喜欢的书籍,至于写法也让他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定。例如:可以画图,可以写读后感,可以用简要的字记录要点,暂时不会写读后感的,可以让他抄写自己感觉印象深刻的句子,这是一种最大的阅读锻炼和提高。
  3.有效阅读。善于培养有效阅读习惯,要提高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一定要注意读和写相结合。例如:在读书的同时,让孩子偶尔写一写读书笔记。当然,不要每本书都让孩子写,那样,孩子会厌烦、会失去阅读兴趣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长期、细心、坚持不懈进行,有目的、有方法、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循序渐进地训练。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引导性兼顾,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