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专语文能力达标模块的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建平

  【摘要】要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必须借鉴模块化教学理论。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基础,采用相应的课程定位,培养实践技能。主题为语文能力的培养,水平分组提出演讲和写作两个模块,形成符合标准的“一主体两翼”实践模式。
  【关键词】中专;语文能力;模块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在中专教育从规模到质量、从学历到能力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下,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能力,无疑是职业中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职业中等教育改革实效、深化职业中等教育发展是实现世纪战略发展的需要。学习模块化教学理论,加强语文教学,创造“智力双发展,语言与写作双翼”的能力,构建智能与适应的全方位模块。提高老师的实践教学效率,使学生从单一能力向多类型能力过渡。
  一、转变观念定向达标
  (一)适应性原则
  职业中等教育作为一种完整性的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将导致学习与应用的分离,背离职业中等教育的目标,陷入“多学、多知识、少技能”的怪圈。考虑到适应的原则,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满足社会需要的目标上,把语言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必须接受的实践训练上,这样他们才能努力工作,实践真正的技能。为了能够尽快满足社会需求,缩短适应期,成为一个能够说写流利的社会竞争者。要求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注重技能培训,注重课程内容的合理衔接,注重教学与阅读结构的适应。使语文教学从注重阅读和分析转变为注重实际应用,有效提高竞争和技能发展水平。
  (二)简单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内容复杂,适应性多样,课程太窄,这就要求我们突破对学校观念的盲目比较。在课程结构设计与教学的语境中,要把握思维的基本要素,切断分支,增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需求的能力。协调发展听、说、读、写技能,设计一个以思想发展为主体,语言和写作模式为两翼的模块,即构建“一主体两翼”标准的能力。为了实现扎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体现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三)模块化教学的原则
  模块化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发展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优化,实践环节的加强。以实践性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与传统的模块化教学不同。传统教学更注重模块化教学,而现代教学注重教学实践的整体表现,突出技能培养的功能,横向构建课程单元,以实现技术教育的实践应用目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是解决“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说写,成为市场需求的“热门”人才。语文教学要经历“听、说、读、写”四个部分。此外,“四个能力”是分离的,凝聚力不是很强,效果也不是很好,教学总体目标难以实现。只有教学模块按“一主两翼”模式横向组合,才能更好地集中课时注意和力量,突出智能发展的共同目标——提高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
  二、优化模块的完全一致性
  标准模块的优化是保证职业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改革取得有效突破的关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化模块教学的一致性。随着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突出纵向智能发展的主线,组织“四个能力”发展序列。并实现主从联系、协调联系,从根本上创建“一主两翼能力”标准模块,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建设目标。
  在通过对上述模块应用之后,其突出的性能如下。
  (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是表达思维的有力工具
  具有一定的知性思维能力,能使表达者加深体察感受,发挥联想想象。例如“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生动地展示情理内容,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思维能力,能增强观察者敏锐的洞察力,突破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独辟蹊径,立意独到,运思灵敏,提高表达的独创性和应变力。表达与表达者的思想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表达者的思想很重要。
  职业中学正处于知识思维经验水平向抽象思维理论水平转变的黄金时代。忽视了思维潜能资源的开发,盲目强调“记忆问题的学习”,这是传统汉语教学中偏见和错误的根源。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学生思维的三个具体阶段,垂直分量、横向渗透,重点加强语言反思。
  (二)强调语言、文字和表达的主体
  这不是忽视阅读的累积,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实际效率问题,突出写作和表达的主干。将传统的“你有我”转变为现在的“我有你”。它的直接目的不仅是收集知识和宝藏,启发智慧,而且是学习状态的表达。其本质上包括四种类型的阅读:积累阅读、综合阅读、评价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前三种阅读能力是基础,创造性阅读才是关键。只有我们注重表达和创造的需要,强化阅读的方向,才能使阅读更具针对性。真正提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效率,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所谓读写,是在尋求更深层次的整合基础上,创造一种良好的主次关系,创造一种新的主次关系。以言语写作模式为主体,将言语写作与阅读言语形式同步,使阅读能从下属写作中汲取教训,促进言语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通用标准的有效性
  标准模块“一主两翼”与现行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从中专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将课程内容横向与智能发展的系列化属性相联系。其目的是将考试基础培训转变为相关类型技能的实践培训;其结构是松散的知识库。为了完成智能化的转变工作,它的教学目的就是改变简单的阅读和分析,突出扎实的实践训练;它贯穿于标准化和实践训练的主线,贯穿整个同步模块。知识和写作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保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学习控制系统和优化机制,以提高标准模块化教学的整体效率。
  1.目标明确
  纵向教学体现了科学指导与课程实际应用的结合,以智能发展的实践目标为核心,体现了教学发展的渐进性。它不仅突出了整体目标的定位,从整体到局部,层层分层,而且强化了渐进的实践型教学。实施具体的目标,逐步实现从积累到使用的一体化目标。在横向上注重教学模块结构与目标的有机统一,注重整体性的控制。要实现统一标准,突破重点、纵横渗透、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强调明确目标,激励、调节和凝聚模块化教学。
  2.强大的匹配训练
  “四个能力”的整合和主从协调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达到标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将大跨度的台阶改为密集小台阶,加强“四能”训练的衔接和匹配,使“四能”融合成为现实。一是智能发展的同步化。针对大学新生智力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思维训练的第一阶段强调定向观察,丰富情感想象,提高认知水平,为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打下基础;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增强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应加强抽象思维的训练,实现双向智能的融合和彼此间的相互促进;三是在现有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深入拓展思维训练,加强具体思维训练,提高辩证思维水平,以增强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灵活的思维方式。语文老师要具备综合的思维素质。“四个能力”训练的协调和读写模块的“三体”实践,是将身体与身体区分开来讨论的过程。论证、强化思辨、访谈与讨论、强化张力、前后呼应、深化递进、互补可以提高教学模块的基本构成。同时,也增强了智能发展的效率和全面实现目标的力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转变中专语文教学的旧观念,就要运用新兴的模块化语文教学。模块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读写表达水平为主干,最终实现中专语文能力提升的目标。在新时代的社会竞争中,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登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5(8).
  [2]严敏.中职语文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J].苏州大学,20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