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营造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晓

  摘 要:当前,营造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制约了林业工程的整体发展。该文分析了当前营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有效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林业营造林技术和后续的营造林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造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3-0063-02
  森林资源在物质循环、气候调节和提供林产品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大规模退化[1]。面对不断退化的森林资源和日益增长的林产品需求和生态环境问题,我国逐渐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的工程与措施,其中,营造林工程是森林恢复和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营造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然而,在营造林工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营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提高后续营造林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营造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业数据的统计误差较大 在林业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持各项工作的制定和执行。林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一项复杂和细致的工作,这对林业数据的统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林业数据的统计工作在很多林业建设工程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量相关林业工作人员对于林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态度不够严谨和细致,未能对林业资源数据进行全面和有效的收集。有的单位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进行粗略的估计,所得出的林业数据误差较大。此外,部分工作人员还出现了故意虚报、瞞报的现象,导致林业数据完全失真,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2],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营造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1.2 缺乏科学全面的设计与规划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因地制宜的制定和设计营造林工作计划是保证营造林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然而,在实际的营造林工作中,对前期设计与规划缺乏足够的重视,未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是直接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营造林设计经验,导致本地营造林工作质量低下,苗木的选择和种植方式因出现各种问题而产生种植方式粗放、苗木存活率低等现象[3]。
  1.3 缺乏持续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林业资源存在生产和周转周期较长的问题,而营造林如油茶和杨树等树种的短期投入较大,再加上对林业产品和技术的认识不足,导致营造林的效率较低。同时,很多地方政府缺乏对营造林的足够重视,致使营造林工程得不到足够和持续的资金和资源投入,给基层的营造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资金的缺乏导致很多林业工作者不能得到新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此外,很多营造林工作者由于自身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转行,大量的人才流失,进一步限制了营造林质量的提高[4]。
  1.4 对后期养护和监管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很多地区的营造林工作主要注重苗木的种植,简单的认为苗木种植后就完成了营造林工作,而缺乏后期的苗木养护和日常管理,造成相当一部分苗木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给,且生长期间也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入侵而出现经营的苗木大量死亡、成材率低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营造林工程的质量和效益[5]。此外,部分林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科学,缺乏系统和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在营造林的验收和检查过程中不够专业和科学,存在形式主义,不能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营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保证营造林的质量[6]。
  1.5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是保证营造林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多数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普遍比较匮乏,缺乏科学合理的营造林技术,不仅严重限制了营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导致营造林质量下降[7]。此外,由于工资较低,很多地方承担造林任务的是临时雇佣的一些临时工或者是造林包工队,这些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少营造林技术知识,且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新时代营造林工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要求。
  2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对策建议
  2.1 科学规划、合理设计 在进行营造林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各林业单位要充分调研本地区的林业发展状况,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林业规划方案,确保营造林的设计立足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尊重客观规律,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和完善,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为高质量的营造林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8]。此外,从营造林技术实施标准到苗木种植与推广,以及资金投入与使用等各个领域,都要制定较为完善且科学的制度规程,以此作为本地区营造林工作的标准和依据。
  2.2 提高森林资源和养护管理水平 随着政府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程度的日益增加,宣传的力度也不断增大,但仍存在一定的偷伐、盗伐等人为破坏现象,从而增加了营造林保护的难度[9]。因此,今后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强化对林业资源的监管和防控,共同打击各种乱砍滥伐、非法野外用火等各种违法现象,保障营造林的安全与生长。同时,要做好营造林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根据不同营造林的生长喜好进行妥善的养护管理。根据本地土壤养分和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施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加强暴发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营造林工程完成后,加强对苗木的监测频次,对出现死亡的苗木及时进行的替换和补充,提高营造林工程的质量[10]。在养护和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如采用“3S”技术,强化营造林的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营造林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营造林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野外工作的薪资补贴标准,支持各类林业项目和产业发展。加强林业工作者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营造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林业单位要加强科普宣传,推广先进的栽培方法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提高营造林工程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营造林建设的质量与效率[11]。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开拓资金的多方位来源渠道,如采用公司林农组建合作社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身造林,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4 重视人才培养 营造林工程从苗木的选购到森林的抚育管理都离不开各级林业工作人员,因此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基础。林业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和规模,改善人才建设的环境和政策,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12]。科研院校应做好林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工作,只有源源不断的林业人才的到来,才能不断提高营造林工作的科技水平。
  3 结语
  当前,我国营造林工作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提高营造林的质量是未来我国营造林工程面临的挑战。今后,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因地制宜地提高营造林的质量和养护管理水平,同时做好人才的贮备和先進技术的研发,以确保营造林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永涛,艾训儒.鄂西南两个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及其常绿和落叶物种组成结构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15,39(10):990-1002.
  [2]林海礼,李玲玲,张晓艳.营林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15):79-81.
  [3]李平.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8(1):56-57.
  [4]朱慧娟,胡春伟,程忠玲.林业营造林工程的质量控制浅述[J].低碳世界,2019,9(02):332-333.
  [5]刘雪清.浅议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及加强措施[J].山西农经,2019,246(06):112.
  [6]李伟.浅析林业工程中营林工作的意义[J].南方农业,2018,12(33):72-73.
  [7]张艳华.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2):206.
  [8]潘希权.浅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9(13):128.
  [9]李林海.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江西农业,2018(4):102.
  [10]赵泽明.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9(11):80-81.
  [11]邓乾武,张友淮.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2):41-42.
  [12]范忠志.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01):114-115.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