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的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董春辉

  [摘           要]  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作用研究,分析工匠精神的由来与内涵以及工匠精神特有的教育功能。同时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中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以及提出具有针对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实施策略,进而达到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286-02
   工匠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对促进高职院校培育专业人才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并影响学生步入职场后的适应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因此,如何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是目前思政教师必须重视考虑的问题。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这一词,是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聂胜哲所提出。同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培育技能型、知识型、创新性劳动者团队,弘扬我国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劳动最光荣的社会风尚与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精神、敬业精神,同时也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体现。它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敬业、精益求精、思想专注、创新等意识,并具有不断突破自我,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从长远角度讲,“工匠精神”更加强调从业者对未来从事的本职工作的敬畏与热爱而产生一种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职业中的精神状态,将本职工作作为一生的追求与信仰,并珍惜每一份工作。进而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职业适应性以及追求突破、追求革新,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人才。
   二、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
   (一)激励功能
   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业、企业中的一种具体体现,其中具有先进、优越的文化内核,具有较高的激励性教育功能,能够激励从业者与准备从业者追求远大职业理想,帮助从业者与准备从业者形成优良职业作风。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可通过关于我国工匠大师的内容介绍引导学生接触并学习工匠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价值标准,不断培育学生敬业精神、职业精神,从而确保学生在日后工作实践中成为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
   (二)育人功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核心问题,主要是“怎样培养优秀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主。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我国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后备力量,担负着较为重要的责任,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重传承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职业精神,并使学生在日后步入企业工作中,能够为追求和谐完美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杜绝一切功利等浮躁性格,使学生能够具备与人为善、团结互助的良好意识,从而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中,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较为短缺,而高职院校作为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有责任为社会提供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的重要学科,其担负着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工匠精神中“敬业精神”,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同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必须融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并与专业培养人才特色及专业特点相结合,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更加具体地传授给学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明确传承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优势与重要性,将课堂管理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果学生只是单方面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不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感受,那么在单一、枯燥的理论灌输教学模式中,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具体人物介绍等相关的细节反映中国工匠精神的发展以及如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而将工匠精神中敬业精神、法治意识、职业道德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中。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有效实施路径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为导向,构建工匠精神机制
   工匠精神中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相联系。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工匠精神纳入对学生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的培育体系中,积极构建工匠精神教育机制,有利于使两者之间产生共同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作用。首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通过例举一些优秀匠人无私奉献的事迹,如拥有“百工圣祖”之称的鲁班、《大国工匠》中8位工匠的介绍,通过这些人物形象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的正确导向。其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通过将工匠精神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工匠精神中不断充实自身主观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此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将工匠精神纳入师风建设当中,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培养自身严谨治学教学风范以及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同时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具有工匠精神文化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与意义,最终促使学生耳濡目染内化于心。    (二)继承中华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创新发展工匠精神
   “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风范,并结合当下时代发展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而工匠精神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史悠久、源源流长的重要内容,虽具有较高的道德精神与职业精神,但与现代工匠精神相比,传统工匠精神过于封闭保守,注重工匠大师自身的工匠技艺与威望,其工匠技艺轻易不外传。而现代工匠精神在发展中则注重与他人的开放性合作,强调与团队协作发展。传统工匠精神在师徒传承教育过程中,其工匠师傅不仅会传授徒弟工匠技艺,还强调与徒弟学艺先学德,并严格要求徒弟的职业道德。与现代工匠精神相比,更加具有让现代人发扬光大的宝贵意义,也是我国中华优良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光辉历史文明中最为值得传承的民族精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努力创新工匠精神,同时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坚持“学艺先学德”的伟大工匠精神,树立符合现代发展并传承传统工匠精神的现代化工匠精神。
   (三)强化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活动,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职院校教育课堂作为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阵地,在进行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合教学时,相关教师应坚持“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理念,将工匠精神的实质内容渐渐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法治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时,相关教师可通过讲解历史名人丰功伟绩、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相关视频等形式,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传授工匠精神意义。此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渗透的同时,还可通过开展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历史文化。并举办一些辩论大赛、演出等校园专题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工匠精神校园氛围,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又能够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接受工匠精神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意义,还可在促进工匠精神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传承传统工匠精神理念。因此,相关教师应积极将工匠精神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将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落到实处,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卿海群.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28):244-246.
   [2]张梅娟,刘淑芳.论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在契合性[J].廣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5):133-136.
   [3]刘佩雯,刘策.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培育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4):1-2.
   [4]黄艳.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5]程展鹏.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6(10):43-45,62.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