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白智童

  摘  要:当今时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匠精神”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为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必须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但如今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现,加快“工匠精神”培育的进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c)-0088-02
  1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足,缺乏工匠精神的融入
  当今社会,企业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为岗位奉献自我的“工匠精神”。为了顺应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但如今,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依然不足,并未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出来,依旧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上,“工匠精神”的培育未能真正融入到教学工作中。
  1.2 实践活动中未能体现出“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后,新的教学工作对于实践活动,“工匠精神”的融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學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时候,依旧缺乏深入的思考,看待问题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无法做到灵性对待,并且参与实践活动只是出于一时兴起,并不能长久地坚持,不利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1.3 缺乏满足教学改革和“工匠精神”培育的师资人才
  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前提。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教学技能,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意识到“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未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工匠精神”未能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无法领会“工匠精神”的深刻含义。
  1.4 社会环境不利于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的培育
  社会环境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大环境之下,人们过于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建设。社会上不乏物质利益至上的言论,对于大学生的精神思想有着不利的影响。在这种负面环境的影响之下,高职院校学生也就不愿意接受“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得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就难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高品质人才。
  1.5 导致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其一,学生本身的原因。不同的学生,出于个人需求的差别,其学习目的也不同。有些学生自身基础比较薄弱,对于学习有一种厌倦心理,缺乏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不积极。另外,学生的价值观也有所不同,有些学生认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就是在未来工作中追求金钱收益,忽略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其二,学校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工匠精神”培育遇到困难,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较差,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地开展,更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另外,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脱节,教育模式落后,学生无法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评价标准不科学,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学生在思想道德和精神层次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三,社会层面的原因。首先,相关教育制度不够健全,还未能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体系,也未能对“工匠精神”培育进行详细的规范,使得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缺乏制度依据。其次,社会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学生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未能对社会中的信息和思想观念进行合理的筛选,就有可能让负面信息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2  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
  2.1 提高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意识
  第一,培育良好的职业态度。高职院校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并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让学生逐渐地形成奉献自我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态度,形成主动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第二,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将教育工作从原来单一地教授学生专业学科知识,逐渐地转变为能力与思想道德共同培育的模式。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让学生能在未来步入社会后,以诚信立足于社会。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身奉献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奉献自我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觉意识。第三,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样也要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未来的职业选择,并非以金钱收入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第四,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工匠精神”的培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表现,因此,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高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愿地接受“工匠精神”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 营造良好的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环境
  第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把教育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开展校园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将教学改革和“工匠精神”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趣味活动切身体会活动的深刻含义,帮助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经费投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为了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并且投入大量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强化“工匠精神”培育的力度,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才能顺利地实施。其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社会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并且对那些先进事迹通过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榜样。   2.3 建设高素质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人才队伍
  第一,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够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奉献自己,在学生面前形成良好的表率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培训,使其能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并且在教学工作中,将其付诸于实践,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来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数量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第二,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一般指的是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并且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认真执教的态度,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招聘和培训等途径,建设起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壮大师资队伍的力量,从而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工匠精神”培育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第三,完善教师管理相关制度。首先,要制定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选择那些真正具备强大教学能力和高尚的道德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教学重任,保障教学质量。其次,要制定科学的教师培训制度,让教师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身实力,满足教学需求,并且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最后,要制定合理公平的考核制度,以有效的激励方案督促教师积极履行教育责任。
  2.4 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
  第一,拓宽学生的社会实践渠道。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真实的实践环境,感受活动的氛围,从中体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自我的意义,在学习他人奉献社会精神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传播奉献精神,从而在社会中形成积极的影响。第二,加强校企间的合作。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地争取与企业的良好合作,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工作岗位中进行工作实践。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能够感受到在工作岗位上奉献自我的成就感,从而帮助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第三,重視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创新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了解不同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工匠精神”得到无形的提升,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增强。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当中,对于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工匠精神”内涵以及“工匠精神”与育人工作融合路径。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提高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环境、建设高素质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人才队伍,并通过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强化校企合作以及中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等方式,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强化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彭洁.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智库时代,2019(19):114,117.
  [2] 周庆蕊,段鹏飞.现代高职高专教育背景下如何弘扬大国“工匠精神”——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才智,2019(12):45.
  [3] 昌永红.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途径[J].科技风,2019(10):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1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