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匠学堂”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21世纪,青年作为社会进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如何培养,培养成什么样,是摆在各高校人才培养面前的一道难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更应以“理实一体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兴办“工匠学堂”,运用好“第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立足于全面培养学生规范严谨、专注执著、精益求精的品质,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式教育,赋予“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工匠学堂”的开展模式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整合“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
  [关    键   詞]  高职院校;工匠学堂;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214-0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一度被弱化,“中国智造”迫切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工匠”。自2016年“工匠精神”一词被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振兴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应凭开拓的思想之力,借探索的智慧之光,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工匠精神”培育:一种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肩负着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其学生培养以“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为导向,一贯遵循与时俱进。创办“工匠学堂”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进行培育的尝试,其不仅顺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同时还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背景下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职业精神。鉴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愿景,高职院校自然而然成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职业态度、专业精神、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但碍于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存在着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不够、专业教学融入不足、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抓手等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加强思政教育、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致力于打造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以高职重点院校建设为契机,立足于立德树人理念,以“社、企、校”三方互动、互助、互融的方式,结合学徒制授课、技能训练与“比武”、言传身教说课制、“名片工程”权威讲四大板块开展“工匠学堂-第二课堂”,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式教育,锤炼青年学子,标榜工匠典型,倚染本土文化,传承精湛技艺,探索新时代大趋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产物。
   (二)“第二课堂”开设创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开展需求普遍期望能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给忙碌的专业教学带来一丝的轻松愉悦。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匠学堂”以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为侧重点,突出一个教学理念(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实现四个初衷(“让地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让校友反哺得以创新传承”“让辅导员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让会的学生来教想学的人”),为广大青年学子的未来奠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一技之长、有感恩之心的新时代“礼艺智进”四有青年。
   二、“工匠学堂”当代展现:服务需求,品牌发展
   “工匠精神”提出至今,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办各式“工匠学堂”的浪潮,在企业尤为多样。然而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关“工匠学堂”对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这就标志着现阶段“工匠学堂”这一“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机制还未能有效在拥有雄厚科研师资力量的高校予以普及推广,至少有关“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系还未完全成型。
   (一)特色学堂:“四位一体”奏响时代旋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开展“工匠学堂”,是培养“工匠精神”意识形态的一种渠道提升。通过整合校友资源,凝练优秀校友的品德、成就,使之成为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活教材;通过持续深入的共同研讨和集中组织的课题攻关,选聘地方政府、企业等诸多共建单位的优秀兼职教师充实高校“第二课堂”,共同探索青年人才培养的理论蕴涵、时代价值和实践模式;以开展辅导员“说课”系列为依托,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切实开展“朋辈教育”,为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搭建有效施展的平台,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让课堂不再单调。
   (二)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前提,以成效为引领
   在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课程的授课形式也比较期待,对课堂教学是否可以有效化开展更为关注。“四位一体”的开设模式巧妙迎合了学生所关注的三大焦点。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匠学堂”下设的32个小班化教学课堂共计招收742名学员,通过考核的学员人数达735名,通过率为99%;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匠学堂”招收学员人数947名,最终通过考核的人数达930人,学堂通过率为98.2%,学员考核通过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期末评教每学期平均分高达91.5%以上。    三、“工匠学堂”如何练“匠艺”铸“匠心”:规范严谨,精益求精
   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工匠学堂”建设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诉求,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的必要途径。通过搭建“工匠学堂”这一范式平台载体来对“工匠精神”进行塑造培育,可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多元化效应。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效,已经镌刻进成长的记忆之中、现实的口碑之上。
   (一)小班化模式——让“有效课堂”质量更保障
   一改過去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上课方式,而是以引导式或完全引导式为主,进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工匠学堂”学员与导师之间形成有效互动,进而使课程目标的达成和引导式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二)体验式教学——让“理实一体”形式更新颖
   依托教学过程合理设定情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获取感知、体验所学习知识,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实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协调和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聘任式管理——让“人才培养”方向更明确
   “工匠学堂”采用导师聘任制,通过不同的课程设置,邀请社会、地方知名度高、影响力较大的社会人员担任“工匠学堂”导师,进而帮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增长社会见识。
   (四)开放式设置——让“平台基地”功能更鲜明
   “工匠学堂”立足于学生需求,重视学生人际交往、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个性生态。通过建立开放式平台教学基地,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条件,挖掘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师,真正地通过课程的开设,满足大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迫切需求。
   (五)巡查式督导——让“动态记录”过程更清晰
   “工匠学堂”自课程申报—课程开设—课程考核—学员评教,一律遵循一套完整的监督执行体系。学员经“四位一体·工匠学堂”所有模块课程收纳,即可获得专属学员证,执行每课一考勤,并由教师和学生助理共同完成《理论实操记录本》登记。学员通过课程考核,即可获得专属结业证书及对应学分。
   四、“工匠学堂”内涵提升:既要专注执著更要创新探索
   “工匠学堂”不仅仅是传统课程、第一学堂的课外延伸,它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具有自身特有的目标、运行机制与规律,促进体验式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将体验式场景学习进行融合并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人才为切入点,完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对明确高职思想政治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工匠学堂”开设的课程,多以灵活性为主,还需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自身基础差异等因素,加大综合类课程的比重,在注重大学生知识储备、价值观塑造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注重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匠学堂”的课程因政府、企业、高校及社会相关人士的加入继而不断充实,通过人才的吸纳,应逐步建立起多方联动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不仅要搭建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契机,同时要引导学员与教师通过适时的互动,寻求自身的发展诉求,制定人生发展计划、就业目标规划等。要学会运用互联网工具,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建立全方位课程教学体验,树立“用户意识”,关注“用户体验”,以服务学生发展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为出发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完善工匠学堂的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模式。还需要培养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无缝衔接,紧密联系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建立深层次的教学实践基地,鼓励学员能够深入企业内部,进行职业技能、全面素质的发展培育,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将行业发展动态、创新点等内容,以讲座、团体辅导模式与学生分享,增强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武晓峰,王磊.学术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
   [2]沈晓波,廖晓绅,王留留.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张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实践体系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7(1).
   [4]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2).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