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鹅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鉴别及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鹅瘟是由于感染小鹅瘟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型或者亚急性型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是4~20日龄的雏鹅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可达到90%~100%,但随着日龄的增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患病雏鹅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停止采食,严重下痢,出现抽搐,甚至发生死亡,给养鹅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概述小鹅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类症鉴别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同行在防控该病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鹅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类症鉴别;防控措施;紧急防治;免疫接种
  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057-02
  1 流行病学
  1.1 自然宿主
  自然感染情况下,只有雏鹅和雏番鸭会出现发病,雏鹅的易感性非常高,成年鹅能够感染但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其他禽类以及哺乳动物都无法感染。
  1.2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鹅和带毒鹅排出的粪便以及分泌物,不同日龄的雏鹅都能够感染发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鹅感染后通过粪便、唾液、鼻液等排出病毒,从而导致该病在不同鹅群间不断传播。另外,该病还可通过污染病毒的用具、孵坊以及种蛋等进行传播。
  1.3 发病特点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在高度集中孵化的地区呈现周期性发生,在一次流行后间隔大约1~2年或者更长时间才会再次流行。
  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雏鹅感染日龄紧密相关。雏鹅最早可在2~5日龄发病,往往经过2~3天就会扩散至全群;在7~10日龄时发病率和病死率达到最高,通常高达90%~100%;11~15日龄感染后的病死率为50%~70%;16~21日龄感染后的病死率为30%~50%;21~30日龄感染后的病死率为10%~30%;超过30日龄感染后的病死率大约为10%。也就是说,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大,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且表现出较轻的症状,但病程会持续更长时间。
  2 临床症状
  2.1 最急性型
  通常是小于7日龄的雏鹅感染后呈最急性型,往往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2.2 急性型
  通常是小于15日龄的雏鹅感染后呈急性型,病鹅精神沉郁,拒绝采食,走动落后,打瞌睡,增加饮水,排出淡黄绿色或者灰白色的稀粪,其中混杂气泡;呼吸时用力,鼻端有浆性分泌物流出,喙端色泽加深;临死前双腿出现抽搐或者麻痹,病程可持续1~2天。
  2.3 亚急性型
  通常是大于15日龄的雏鹅感染后呈亚急性型,病鹅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采食减少,体型消瘦,发生腹泻,病程持续时间长,部分能够自愈,但生长发育不良。
  3 实验室诊断
  3.1 病料处理
  无菌条件下取患病鹅的肠道、肝脏、脾脏、心肌以及脑组织作为病料(共14份),充分研磨后按1∶2加入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放入冰箱进行2次冻融,接着以3000 r/min的速度进行30 min离心。取上清液与等量氯仿混合,振摇30 min后以同样转速进行30 min离心,取上清液进行1次冻融,再以同样转速进行30 min离心,取其上清液添加等量的氯仿,经过30 min振摇,以同样转速再进行30 min离心,最后将上清液装在透析袋,放在密闭(用干硅胶)的玻璃缸内,直到完全干燥。然后在透析袋内添加1/5原液量的无菌蒸馏水,待其彻底溶解后装入无菌小瓶内,再添加2倍量的无菌蒸馏水,混合均匀后放入冰箱内进行2次冻融,之后以16000 r/min的速度进行30 min离心,吸取上清液放入无菌小瓶内备用。
  3.2 琼脂扩散试验
  用已知诊断抗血清对病料抗原进行检测。一般将已知诊断抗血清加入中间孔,周围孔分别添加阳性對照抗原和病料。一共滴加2份诊断血清,2份阳性抗原,14份病料。将加样后的琼脂板放于30℃恒温箱内,48 h后取出观察,可见中间孔和周围孔之间都有明晰的沉淀线出现,即都呈阳性。
  4 类症鉴别
  4.1 与鹅副黏病毒病的鉴别
  二者相似之处是都属于急性传染病,病鹅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生下痢,排出水样稀粪,胰腺有所肿大,存在灰白色的坏死灶。
  区别是鹅副黏病毒病会导致肠管黏膜表面出现白色结节,肠管浆膜表面出现黄白色结节,将其剖开发现黏膜有特征性的病变,即坏死、出血、溃疡以及结痂等;十二指肠、盲肠、回肠以及泄殖腔有散在性或者弥散性、不同大小的出血斑点以及黄白色或者白色的坏色灶;肝脏肿大,心肌发生变性。
  4.2 与鹅巴氏杆菌病的鉴别
  二者相似之处是都具有传染性,病鹅嗜睡,采食减少或者停止,但增加饮水,鼻流黏液,下痢,拒绝行走,双腿无力,喙蹼发紫,剖检发现肠内有充血、出血现象。
  区别是鹅巴氏杆菌病主要是3~4月龄最易感,剖检发现心包含有大量黄色液体,心内膜、冠状沟脂肪、心肌发生出血,肝脂肪发生变性,存在小出血点或者坏死灶,肠内为污红色的物质。如果引起关节炎,可见关节面变得粗糙,存在干酪样物。
  5 防控措施
  5.1 紧急防治
  确诊发生小鹅瘟后,要立即对没有表现出症状的雏鹅采取隔离饲养,要求转移到干净无污染场地,且使用高效价小鹅瘟血清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每只皮下注射0.5~0.8 mL。
  病鹅可紧急注射小鹅瘟血清,一般小于10日龄或者体重低于150 g的雏鹅每只胸部皮下注射0.8~1 mL,大于10日龄或者体重超过150 g的成年鹅每只注射1~1.5 mL。也可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禽用抗病毒药物,如可使用病毒灵,每次1片(0.1 g),每天1~2次,具有一定的疗效。为避免出现细菌性感染,雏鹅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羽1000~2000 IU,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连续使用2~3天。
  5.2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要求种鹅在产蛋前1个月免疫接种,选用种鹅专用小鹅瘟疫苗,经过1∶100倍稀释后每只肌肉注射1 mL,经过15天,再使用按1∶10倍稀释的疫苗进行复免1次,经过15~20天即可产出有母源抗体的种蛋,从而使孵出的雏鹅得到被动免疫,免疫期为整个产蛋期。为确保免疫呈持续性,种鹅要在6个月内再进行1次疫苗注射。对于没有免疫的母鹅产出的种蛋或者免疫较长时间后产出的种蛋孵化出的雏鹅,可使用雏鹅用的小鹅瘟疫苗进行免疫,疫苗要按1∶1000倍稀释,每只滴鼻或者皮下注射0.1 m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5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