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审美情趣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合唱教学,合唱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音乐老师要加强研究合唱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分析了小学合唱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审美情趣;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092-02
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参与合唱可强化自身音乐素养。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基础的演唱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由此才能体现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提高小学生综合性的音乐素养。
一、现阶段小学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合唱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合唱教学缺少一定的主观灵活性,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课堂设置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三是教学模式过度单一,加上音乐教师专业性不高,严重影响了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学生审美情趣加强的主要措施
(一)构建良好的合唱氛围,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在合唱教学中构建起良好的合唱氛围,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感知对象常常移入自己的情感。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构建所要学习的合唱曲目的音乐场景和意境,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对激发学生参与合唱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音乐合唱教学的认知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举例来说,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铃儿响叮当》这首合唱曲目时,为了避免两个声部反复唱谱的枯燥乏味,可以为学生构建起以下的教学情境:“同学们,今天有两位新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这两位新朋友的名字分别叫稳重的大钟和调皮的小铃铛,我们一起聆听他们是怎样唱歌的?根据第一声部旋律欢快活泼的特点设定调皮地小铃铛的形象,第二声部的旋律相对舒展优美设定为稳重的大钟形象,我们一起来模仿他们的声音好不好?”上述教学情境一经构建,学生们就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中,课堂氛围一下子被带动起来,自然生动的过渡到二声部的训练中。有的学生就说了“小铃铛的声音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模仿它的声音是我最拿手的”,学生们在模仿完小铃铛的声音后,又尝试去模仿大钟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曾经很快缓解了学生参与合唱中出现的畏难心理,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显现音乐合唱教学效果兴趣盎然。
(二)创新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合唱教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老师在指导学生参与合唱教学时,需要对合唱作品中的情趣因子进行挖掘。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老师,要善于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富有情趣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欣赏合唱曲目的过程中体会里面蕴含的独特之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举例来说,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梨园英秀》这首合唱歌曲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对合唱曲目中蕴含的戏曲性韵味进行体验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二声部合唱能力。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戏曲认识,为了引发学生参与戏剧演唱的积极性,可以设计以下的教学环节:
第一,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视频中,对京剧的起源进行探索。微课主要是伴随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教学中有效借助微课开展教学任务,可明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上网搜集短小精悍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版的小视频中,对京剧的起源有一定的了解。在观看结束后,问一问学生是否认识里面的乐器。该过程可让学生明白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国的国粹,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好奇心。
第二,引导学生在念锣鼓经中体会京剧的合作之美。京剧伴奏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可以借助“咚、仓、七、才”四个音来表示,上述四个象声词被称为锣鼓经。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问问学生适合男生念的锣鼓经是哪一段,适合女生念的锣鼓经是哪一段,让男生和女生分别来模仿京剧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在男女生相互合作中,控制好单皮鼓的力度和速度。通过快乐学习能明显提升学生学习京剧的效率,从中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在饰演小角色中引导学生体会戏剧中的和声之美。京剧中有不同的角色,因此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其中的和声之美,如京剧中的花旦和小生,老师可以将花旦和小生的出场特点告诉学生,让学生对角色进行模仿,纳入做一做、唱一唱环节,学生在模仿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对京剧中的和声之美更好地进行感受,经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再者,老师指导学生角色模仿,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模仿演绎的过程中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的曲目都经过千挑万选,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合唱作品时,全面解读需要作品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透过歌声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帮助学生领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举例来说,在学习苏教版《外婆的澎湖湾》这首合唱曲目时,这首校园民谣以清新抒怀的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的赞美以及对童年生活的难忘回忆。歌曲第一部分的节奏轻松跳跃,借助第一人称将作者对外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歌曲的第二乐段编配上二声部,音乐节奏拉宽,旋律舒展流畅,旋律跳进和切分音的运用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作者对外婆的依恋之情。因此,老师在教授学生该首合唱曲目时,首先要对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全面解读,站在培养学生審美情趣的角度设计教学流程。在第一乐段的教学中可以融入恰当的声势动作或是打击乐器,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体验和感悟歌曲轻松愉悦的风格韵律。歌曲的第二乐段无论在力度还是情绪上都比第一乐段强一些,我们在充分表达对澎湖湾赞美和怀念的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音色和音量的控制,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此时情境下形成的和声唯美、真挚而又温暖。课下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将这首歌唱给自己的外婆,对外婆祝福的歌声更具感染力。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融入情感的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教学又占据音乐教学的一大部分,立足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需要老师构建起良好的合唱氛围,提高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歌声中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和相互鼓励的意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含凝.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7,(24).
[2]吴贵龙.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探讨[J].当代音乐,2017,(1).
[3]徐婷婷.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