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了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首先分析了安徽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然后从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三方面对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 键 词] 新工科;车辆工程;教学改革;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108-02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由其推动的产业革命,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新要求,教育部制定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1],为我国工科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新科技革命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既带来新的挑战,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突破领域,并掌握相关汽车先进核心技术为目标的汽车工业发展方向[2],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必然需要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汽车类人才。怎样将国家战略需求和新工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专业教学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核心,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3-7]。
一、车辆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安徽科技学院,将车辆工程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在理论课方面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试验学、汽车制造工艺学等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而紧跟汽车技术前沿的车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等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方面以传统的汽车拆装实训、汽车零部件测绘实训等为主。由此可以看出,我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以传统车辆教学为主,对汽车新技术的教学缺乏足够重视,使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国家战略的需求。
深入分析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不合理,不能紧跟汽车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缺乏掌握汽车新技术的教师。由于受到待遇、发展前景、地域特点、科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相关汽车新技术的高校毕业生更多选择到大型汽车企业工作或到大城市的高校工作,使我校在引进掌握汽车新技术人才方面存在困难;最后,是学校内部专业设置相对独立,不同学科间缺乏交叉融合。现代汽车已经从单一的机械产品发展成为集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汽车作为综合平台,融合了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汽车技术的进步也是不同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同学科间缺乏有效的交叉融合,使得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不能及时融入不同学科最新的发展成果。
二、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面对车辆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要以国家大力发展新工科为契机,大力推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本文将从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教师队伍建设[8]、学科交叉融合[9-10]三个角度,提出改革措施。
(一)專业培养目标设置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最核心位置,是构建车辆工程专业人才体系的重要依据。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相关专业教师的教育活动及其教学环节指明了方向,保证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并作为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
从当前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分析可以得出其专业培养目标已经不符合国家战略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家开展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必须将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车辆工程科技人才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并结合正在开展的车辆工程专业认证,将专业认证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要素即工程素养、社会责任、职业规范、就业及终身学习、团队合作等内容融入专业培养目标中,形成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工程素质培养,同时紧跟汽车技术发展,具有一定先进性特点的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完成后,将为下一步专业课程设置及相关教学环节的开展等提供依据,并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决定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作为专业课程的第一责任人,新工科建设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些要求包括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视野的高度和广度、工程实践背景的厚度、理论学术水平的高度等多方面。加快建设符合新工科要求的教师队伍是当前推进车辆工程专业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最根本的途径。加快车辆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加快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现有车辆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锻炼,具有了扎实的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及良好的专业素养,并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但是由于地域限制,作为地方院校获得相关行业资源的渠道不通畅,使得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师在工程素质方面有所欠缺。为了提高车辆工程专业教师的工程素质,要与相关汽车企业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合作。这种合作的方式包括:(1)教师到企业开展生产锻炼。通过锻炼增加教师的工程经验,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2)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技术合作桥梁,建立教师与企业的点对点关系。教师要确立自己的定点服务企业,将企业相关技术难题作为自己的科研主方向,不仅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企业实现转化,而且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相关产品的研发,这种合作方式对教师和企业双方来说都是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企业的技术秘密,因此校企双方在签订合作协议时必须就相关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加快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是加大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掌握汽车新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为此要面向汽车新技术发展来布局专业教师队伍,加大车辆工程专业师资的引进、培养和考核。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师资培养的最大难度体现在引进的人才留不住,认真分析发现科研条件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要破解这个难题,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建立车辆工程专业的科研平台,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顺利开展相关科研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终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良性循环。
(三)学科交叉融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所涉及的学科门类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仅仅依靠单个学科的发展很难满足新工科建设对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促进车辆工程专业的发展。现代汽车作为一种集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为一体的机电产品,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不同学科持续发展又推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当前专业严格划分的情况下,要打破专业间的壁垒,实现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最好的方法是以车辆工程专业为基础,整合相关实验资源,打造一个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特点的专业创新实验平台,使不同学科在这个实验平台上实现交叉融合,从而推进车辆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以适应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比如,以纯电动汽车为平台,吸引车辆工程、电动机控制、计算机、电池管理等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以促进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三、结论
在新形势下,培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国家战略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出发,分析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立足于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安徽科技学院,分析了其车辆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最后从专业培养目标制订、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实施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大良.因时而动返本开新建设发展新工科: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2017(4).
[2]赵福全.《中国制造2025》促进汽车产业转型与升级[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5(23):8-10.
[3]程燕,金霄,林雅岚,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建设SWOT分析[J].山东化工,2017(23):155-156.
[4]董玉冰,李明晶.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创新教学在数字电子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
[5]傅雷揚,饶元.新工科背景下软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120-121,132.
[6]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1-25,71.
[7]李志鸿,邹复民.“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路径探析:以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例[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7(5).
[8]陆先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5).
[9]周永明,楼程富.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10]张建良,卢慧芬,赵建勇,等.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实验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1).
◎编辑 原琳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4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