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开卷考试的利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湖北省宜昌市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开卷考试的结果表明:开卷考试能够使初中语文考试形式更加多元和丰富,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初中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开卷考试也存在着弊端,如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且提高了阅卷教师的批阅难度,加大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和难度。如何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最大化地降低其弊端,把开卷考试引入初中语文考核中是否可行,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卷考试;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1-0061-03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已经提出了“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这一观点[1]。此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学校率先在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上推行了开卷考试,虽然有开、闭卷反复的情况,但整体一直处于摸索和尝试的过程当中。开卷考试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减轻学生负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方面,是十分有益的。目前陕西、河北、安徽、南京、广西等地已经在中考中推行了政治和历史开卷考试,可是这一变革在语文学科上却步履维艰。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语文学科开卷考试的实施以及初中语文学科的开卷考试的推行仍是教育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使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更具个性化和开放性、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初中语文开卷考试的利弊展开探究十分必要。
  一、初中语文的开卷考试现状及分析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以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宣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使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2]。2005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学业考试的方式要保证多样化,可根据考试的具体内容采用纸笔测验、听力测试以及口试、实验操作等多种模式,其中纸笔测验也可采取闭卷、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等不同的考试形式[3]。二者均对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对于语文考试形式的改革,实际上已经有学校进行过探索和尝试。2001年,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对考试形式进行了创新,将学业考试的评价方式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类,其中又将考试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并在课改试验区率先推行了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其学业考试内容包含纸笔测试和语文口语交际考评两个方面。纸笔测试允许学生将学习资料带进考场进行查阅。为了淡化学生的分数意识,在创新考试形式、改革考试内容的同时,宜昌市教育局也对学生成绩的呈现方式做了改进,即考试科目根据卷面得分按照6个等级来呈现考试成绩,考查学科以“合格”和“不合格”2个等级来呈现[4]。2005年,宜昌市明确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初中毕业和普通高中招生挂钩,使得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并作为统一划等、择优录取的条件。湖北宜都外国语学校的教师金尤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开卷考试的前瞻性不容置疑,可在当时看来,无论从教师的素养、境界,还是学生的素养、境界,开卷考试可能都太超前了一些[5]。宜昌中考语文开卷考试与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之间仍然存在矛盾,宜昌作为中考语文开卷考试的“先行者”,在推行了8年之久的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后,始终也没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最终于2008年10月宣布取消中考语文开卷考试并重新实行语文闭卷考试。宜昌教育局在语文学科上的开卷尝试,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广泛讨论,其评价的声音褒贬不一,但占据多数的反对和质疑声最终叫停了探索初中语文学科开卷考试的革新道路。总之,当前初中语文学科并没有采取开卷考试这一考试形式。
  初中语文学科推行开卷考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现课内外教学的衔接,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而且也要求学生能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更具创新思维和开放性意识。可在宜昌市过去八年的开卷尝试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没有让人们看到其应达到的最佳效果。如果在十几年前说开卷考试过于前卫,那么现在呢?语文教育是否已经做好了变革的准备?师生的素养和境界是否已经达到了推行初中语文开卷考试的要求?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充满机遇、活力和发展的新时代,能够推动新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即是创新人才。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也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我们首先应在教育上做出改进,变传统教育为创新教育。
  二、初中语文开卷考试的利处
  (一)对学生的利处
  首先,注重对学生灵活学习情况的考察。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开卷),该试题由三个板块组成,即书写、阅读、写作。试卷倡导考生是“考试的主人”,“许多题没有设计‘标准答案’”,且在阅读板块中明确指出可以查阅工具书进行作答。由于语文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携带工具书进入考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减轻了学生的背诵压力及考试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不再将考试视作“敌人”,也使学生的精力由识记背诵教材转向了理解和运用知识,促使学生改变原来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法。
  其次,初中语文开卷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积累、应用和创新等能力。例如:2001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四段写道,在“有雨的夜晚”可以使人想起李商隐的“何當共剪西窗烛……”的名句。如果也是夜晚,和着习习春风,绵绵细雨悄然而下,你一定会想起课文中曾经学过的另一位唐代诗人的一个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又如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根据原文行文思路,请你判断,“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之后文章将会写些什么内容,你不妨试补写出两句。白话亦可,文言亦可,文白夹杂亦可。上述两个题目都重在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迁移能力,这不仅符合“新课标”关于学生能力方面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升。   再次,由于初中语文开卷考试更注重考查学生内在的积淀,例如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前面几篇阅读文章都附有“相关链接”,链接了一些与文章有关的材料。请你也来参与,为《不求其解》添加一则“相关链接”(提示:古今中外,会读书的人、勤读书的事……都可以作为你的“链接”的内容,字数在50个左右)。这样的考试兼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因此更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广泛积累、注重平时的知识贮备等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转变,有利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从而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特点。
  综上可以看出,推行初中语文开卷考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更能使学生和学校不再对立,学生对语文课堂及考试不再排斥,也有利于早日实现教和学真正的“共赢”。
  (二)对教师的利处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首先,语文考试一经开卷,学生的学法要变,教师的教法就更要改变,这就能促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初中语文开卷考试既反对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也排斥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而原来那种一成不变、模式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今天是绝对用不长久的,更不用说拿来应对开卷考试这一新型考试形式。“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育的发展与进步,首要的是教者的觉醒与改变。因此,当教师不能再采用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时,便会促使其不断探寻和创新出最适宜于初中语文开卷考试这一新型考试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并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其次,“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6],为了适应语文开卷考试的新要求,即开放性试题的出现,教师在不懈探索、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立足教材、跳出教材,甚至是超越教材,这既有利于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帮助教师关注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且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初中语文开卷考试的弊端
  (一)对学生的弊端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初中语文开卷考试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初中语文开卷考试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宜昌市第二十中学副校长万青春说:他曾遇到一个初中生不会写“王羲之”的“羲”字,多数学生平时遇到这种复杂的、不会写的字都是查字典,于是下次遇到了还是不会写。语文学科本来就是倾向于知识背诵与积累的科目,再加上现在初中生的自觉性普遍较差,如果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和对待开卷考试,仅仅依靠参考资料而不注重语文知识的背诵和积累,长期下去,学生以后说话写文章可能都要靠网络和各种工具书才能张开嘴巴、握住笔杆,所以只有考一些学生不能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试题,督促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两手抓,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开卷考试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开卷考试不利于公平选拔人才。2008年,在宜都一中校长周朴华等联名撰写的《关于暂停宜昌市中考语文开卷考试的建议案》中,提出语文开卷考试不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不能体现公平性原则。由于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参考工具书等学习资料,学生在参考材料的准备上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很容易因学习资料的适用与否而影响最后的考试结果。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不能认为应试教育一无是处,但也不能否认其在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出的贡献。语文开卷考试中的“无标准答案”,淡化了标准和分寸,在降低评分标准的同时,也失去了有效且精准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标尺,公平性原则无法体现,素质教育的“质”也可能会在升学考试之中无法得到保障,最终背离推行开卷考试的初衷。
  (二)对教师的弊端
  首先,初中语文开卷考试的阅卷工作也给教师带来了困扰。例如,作文题的评分要求三人独立阅卷;评卷人将各自评定的分数填入评分表,然后由专人取三人评分的平均分记入得分栏;小数点后分数实行四舍五入;三人评分中任意两个评分相差超过10分者,交由专家组重评。要求评分应注重作文的语言和内容,淡化文体要求,不求全责备。凡立意新颖、语言表达有品位的作文可在拟评分的基础上奖励2分。奖励后得分以该题总分为最高限。凡发现明显抄袭并经查实者按不及格以下档次处理。由于试题的开放性,导致其答案不再唯一,评分细则上出现最多的就是“无标准答案”“有自己的观点”“意思相近即可”等,评分标准降低的同时,阅卷难度也在加大。
  其次,由于学生带着工具书进考场,阅卷教师很难判断学生的答案是否“借鉴”了以及“借鉴”了多少参考资料。在一些主观性题目尤其是作文题目中,许多考生的试卷上惊现“似曾相识‘文’、移花接木‘卷’、掐头去尾‘稿’”,[7]阅卷教师在批阅作文题时往往会因此而左右为难。因此,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阅卷过程中的判断力,初中语文开卷考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语
  以遵循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基础,坚持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推行语文开卷考试,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相较于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不仅可以实现考试形式多样化的目标,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更有利于检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更加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要求。但不能否认的是推行初中语文开卷考试这一举措尚有需要弥补和完善的地方:如何充分挖掘考试信息,发挥学业考试对日常教学和管理的诊断功能,建立全面系统的学业评价体系;如何解决由中考与高考功能定位的不同带来的教学和考试从标准到要求的差异和矛盾。可见,推行初中语文开卷考试这一新型考试形式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地探索和完善,以求找出应对开卷考试的弊端的最佳措施,尽早开辟出初中语文开卷考试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2]教基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S].2002.
  [3]教基部.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S].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新时期素质教育案例选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金尤.想說爱你不容易[J].语文教学通讯,2004(2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陈越坤.语文开卷考试利弊谈[J].语文教学之友,2005(4).
  作者简介:吴爽(1995—),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单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王余(1963—),女,汉族,重庆人,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
  (责任编辑:王宝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