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校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育具有良好习惯的阳光少年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抓细节、务常态、养习惯、重实践”的育人思路,在德育工作中总结概括归纳构建了一套“一三四”阳光德育育人体系,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整体效果。
  关键词:育人 阳光教育 思想道德
  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负有重要责任。为此,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本人作为一名学校德育管理者,多年来本着“抓细节、务常态、养习惯、重实践”的育人思路,在德育工作中总结概括归纳构建了一套“一三四”阳光德育育人体系,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整体效果。
  一、明确一个目标,把准工作方向
  即把培育具有良好习惯的阳光少年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之所以确定这样一个目标,是因为考虑到学校最根本的社会功能是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依据八字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道德和品德层面进行思考。通过阳光德育教育,着力把学生培育成为具有良好习惯的阳光少年。[1]
  二、确定三项内容,把握工作重心
  我们以“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为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尤其是我校学生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大;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而且一部分孩子是爷爷奶奶管,对孩子较宠爱,往往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具体表现在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学校、社会上缺少礼教。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因此以学生阳光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三、采取四种途径,拓宽工作视野
  在多年德育实践中,本人觉得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可借助四种育人途径即: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联合育人。以此达到育人目的。
  1.文化育人,植根学生内心。
  一是打造阳光精神文化,凸显引领、浸润。学校具有阳光特质的校训、校歌、校徽、校风、教风、学风必须成为具有阳光魅力的行为文化风向标。二是打造阳光物质文化,凸显品味、熏陶。我们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载体,通过一块电子版、一面文化墙、一次黑板报、一张倡议书、一个广播站,打造抬头看得见,随处能听到的物质文化。三是打造制度文化,凸显规范、激励。我们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班级民主管理和面向师生的各种规章制度,都充分体现民主、友善、平等、和谐。[2]
  2.课程育人,彰显课程主导。
  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构建课程体系,能系统有效的推进育人工作。所以在学校工作中,构建课程体系很重要。一是加强学科渗透,有意识地让教师把阳光思想、德育目标与课堂教学有机渗透,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二是组织学生上好德育大课,德育校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都是德育大课的组织者。三是创编德育校本教材,通过校本课进行教学实践。四是强化课题研究。
  3.活动育人,凸现实践体验。
  围绕学校办学教育思想,结合教育主管部门每月活动主题,我们可重点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德育系列主题活动。强化“养成教育”训练,着力培育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良好习惯,另外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如汉字听写大赛、演讲赛、主持人大赛等,逐步形成他们的健全人格。
  4.联合育人,形成教育合力。
  一是学校可组织教师参与全员育德。号召全体教师,无论课上课下,无论是否班主任,都要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实施全员德育,深入做好“育人”工程。二是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发挥阳光大队委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学校课间、午间的巡视和督导管理。三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落实家校联合育人行动计划,家校携手,积极探索阳光家庭教育模式。学校将以“帮助家长走向阳光,引领家长开展阳光家教”为目标,开发新的家长学校课程内容,开拓家长培训的新途径,搭建家校联系阳光教育的新平台。四是借助关工委、团区委等职能部门开展学生实践育人活动。这样构建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开展全方位育人,形成联合育人合力。
  总之,學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后,我们要在提层次、增内涵、强底蕴上下功夫,将学校建成师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努力开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永忠.浅谈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J].科学咨询旬刊,2012(4):14-14.
  [2]王瑞珍.浅谈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铜陵学院学报,2003,2(2):64-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