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中,学校更加倾向于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中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中的广泛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解决学生身心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但目前,我国在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的课题上还需做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 中小学教育 研究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溯至历史上,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涉及内容繁多,知识面较广,故事典籍不胜枚举,但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必然会有一些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内容,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状态。毕竟中华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沉淀,有着很多做人做事的榜样和准则,利用优秀的文化故事来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规范学生做人的标准,可以起到提升中小学生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于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和性格的塑造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
一、目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不重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灌输
我国历史上的唐诗三百首、四书五经、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等都属于典型的传统文化的范畴。但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对以上的这些书籍的内容了解的少之又少,平时的学习重点都放在课本以及和课本配套的课外读物上,总之和考试内容相关的书籍和知识都比较了解,对于历史上的人物典故、传统的比较著名的戏剧和比较经典的成语故事一窍不通,认为这些都是冷门的知识,学校考试考不到,就不重视。平时学校和家长也不注重孩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对于中小学生文化功底的提升百害而无一利。
2.中小学生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富足的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孩子身上缺乏一些传统的美德,甚至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通过娇生惯养的养育方式成为家中的小霸王、学校的小“祸害”。在这些孩子身上根本看不到传统美德:师道和孝道。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待老师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的态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老师见而不闻,连招呼也不打。在家里,面对家长,呼来喝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都不体谅父母的辛苦和赚钱的不易,更不要提基本的孝道了。中小学生传统美德观念淡薄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面比较狭窄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也针对传统文化的传扬开设一些课程,但一般都是仅开设语文课和历史课,内容也局限在古诗词和历代的朝代简史上,设置此类课程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教授这些传统文化知识的方法也是比较枯燥,提不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因此总体的教学效果非常差,根本起不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2]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的举措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要想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手段,最主要的载体还是教师,教师是发扬传统文化主要的实施者。因此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对教师培训的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对教师外派学习、课题研究和去文化单位进行交流研讨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增强将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作为重点教学的主观意识。不断地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再利用现有的知识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知识面,切实的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是促成一个性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古时候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说明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环境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要想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创设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气息的校园环境和家庭氛围。在校园中,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不断的健全良好健康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利用假山和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雕刻傳统文化的建筑来彰显校园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角角落落,使之能更好地影响到学生。在家庭中,以父母为主,包含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利用读书和浏览网页等方式,积极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购买一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CD和学习资料,和孩子一起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学生创设一个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学习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功底和优良的文化传统。[3]
结语
中国地大物博,具有许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在流失,时代是在进步,但优良的传统文化不可丢失。因此,目前我国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将传统文化的传扬从娃娃抓起,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融入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旨在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也是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不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玥,周玉晔,徐莹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8,(31):43-45.
[2]崔超凡.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路径研究[J].才智,2018,(7):97.
[3]韩翠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