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诺贝尔奖撞见诺贝尔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GaN LED获诺贝尔奖以来,其热度呈现不断上涨之势,蓝光作为合成白色光源的最后一种基色光,使得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若要将其应用于产业化,实现成品器件,则需要使其发光效率达到最大化,此时,石墨烯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作为诺贝尔奖的宠儿,具有超高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透光性,这些性能使得其成为LED透明电极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GaN;石墨烯;发光二极管(LED)
  如果我问,你是否见过夜间的灯火辉煌,你可能会对我嗤之以鼻:不就是灯嘛。是的,就是灯,但不是一般的灯,一项斩获了2014诺贝尔奖,一个改变了世界的灯:氮化镓(GaN)LED,这是今天我要说的第一个主角。另一个主角或许没有它那么常见,但其名声也是如雷贯耳:石墨烯。同样地,它摘得2010年诺贝尔奖桂冠。那么这两大诺贝尔奖巨头碰面,又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一、点亮21世纪的光:GaN LED
  为什么GaN如此重要?在这里我们做一个解释:人是生活在太阳下的生物,最习惯的光照是阳光,人眼在适应一种光源的时候,会自动地拿阳光来做比较,这也是测量光源显色指数的原理。太阳光是一个连续性光谱,而单一LED发光波长很窄,显色性成为大问题。我们知道在光学中,任何光都可分解为三基色,即红绿蓝三色,那么我们反其道而行,用三种单色LED组拼不就可以得到接近日光的连续光了?这种理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当我们考虑其可行性时发现,找不到短波段也就是蓝紫色端的LED。所以LED发展遭遇了瓶颈,卡在这里了。而中村修二等人发明的GaN 蓝光LED在当时正好补足了这一缺口,[1]让基于白光LED和全色显示成为可能,这种划时代的研究,成就了我们多姿多彩的今天。
  二、21世纪的材料之王:石墨烯
  石墨烯是怎么来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会相信: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用胶带粘出来的。那为什么他要去粘石墨而不是别的东西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石墨的结构,石墨的晶体结构是层状的,靠微弱的范德华力贴在一起,这种力是很弱的,所以石墨层之间很容易相互移动和剥离,而当时在学术界有个传说:二维材料是不可能稳定存在的。盖姆秉持着质疑的精神,对石墨下手了。他用胶带不断来回地粘,最终竟然粘出了一个诺贝尔奖!这就引出了21世纪最为强大的材料:石墨烯。[2]
  石墨烯作为只有一个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拥有诸多超乎寻常的性能:室温下其电子迁移率约为15000cm2/(V·s),且受温度影响变化小,这意味着石墨烯拥有很强的导电性,使它在电子器件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可以达到5300W/mK,它的这种非常好的导热性能,促进了其在散热领域的应用;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透光性,单层石墨烯透光率可达97.7%,并且范围广,在紫外红外波段均能透光。通过上述介绍,我们知道石墨烯拥有三把利器:高电导、高热导、高透光。这将为我们下面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诺贝尔奖撞上诺贝尔奖:氮化镓-石墨烯 LED
  两项诺贝尔奖我们都有所了解了,那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GaN LED的结构:正装结构和倒装结构,[3]见图1和图2。
  正装结构:以蓝宝石或碳化硅(SiC)作为衬底,先生长缓冲层和一层n型氮化镓,然后生长多量子阱发光区(有源区),最后盖以一层p型氮化镓。由于氮化镓为直接带隙材料,其导带电子可直接跃迁到价带并与空穴发生复合产生光子,这就是发光的基本原理,我们做的就是带量子阱的GaN pn结,最后在上面长一层透明导电层,目的是让电流横向均匀扩展开,实现大面积发光。然后进行局部刻蚀,露出n型氮化镓,并在上面沉积一块金属做n电极,在透明导电层上沉积一块金属做p电极,通电之后就可以发光了。
  倒装结构:倒装结构是要在n极和p极下方用金属焊线机做两个焊点用作引脚,用一根金线与外部的硅底板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LED产生的热量不经过蓝宝石衬底,直接传到导热率更高的硅上,再传到金属底座,使其散热更良好。相对于正装结构,倒装结构的工艺比较复杂,一般用在大功率情况,散热不均匀的情况下。
  因正装结构工艺简单,为市面上较典型的结构。但由于p型GaN掺杂较为困难,造成p-GaN电阻很大,当电流流经P-GaN层的时候更倾向于往下走而不是横向扩展,这就造成了所谓的“电流拥堵”,即只在一点发光,导致LED发光效率低。为了解决这种现象,我们考虑在p-GaN上方生长一层透明导电层,使其电流在横向扩展开,这种透明导电层需拥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目前大多采用ITO(氧化铟锡)来作为透明导电层,但由于铟资源逐步枯竭,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其成本造价逐年提升,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透明度高,导电性优良的透明导电层来代替ITO。而石墨烯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曙光,因为石墨烯拥有三把利器:高电导、高热导、高透光。而把石墨烯作为透明导电层应用到LED上不僅可以解决电流拥堵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器件的散热性能,增加器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可谓是一举两得。
  通过我上面的描述,你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石墨烯这么强大,那为什么现在还没能得到普及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了,我们且慢慢道来。
  要应用石墨烯为透明导电层的话,那我们先得把石墨烯搞到p-GaN上面去,这个“搞到”上面去,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4]首先,石墨烯的功函数约为4.5eV,而p-GaN的功函数约为7.5eV。接触时费米能级要对齐,这就会产生很大的接触电势差,导致了大的接触电阻,它会阻碍载流子的有效注入。举个例子,之前用ITO做透明导电层,ITO与p-GaN之间就好像是一条平坦的小路,电流轻而易举就通过了,现在把ITO换成了石墨烯,这就相当于把小路换成了小山坡,电流需要爬过这个坡才能过去。这个坡对电流来说是个极大的阻碍,而如何铲平这个坡是现阶段的一大难题。其次,我们要把石墨烯“搞到”上面去,怎么“搞”?目前最直接、也最普遍的方法就是转移,我们将附有石墨烯的聚合物衬底转移到p-GaN上,然后再把聚合物衬底去除掉,就得到了单纯的石墨烯。我们先不说聚合物衬底去不去得干净,就仅仅是在转移过程中,人为的抖动都会对石墨烯造成伤害,使石墨烯表面产生破洞或者是褶皱,本来电流爬坡已经很难受了,坡上还有各种坑坑洼洼,可想而知电流通过之困难。   如果用石墨烯会有这么多困难,那我们不用了还不行?不行。在透明导电层的选择上,我们可谓是背水一战,既要拥有高透光高电导的特性,又要在自然界资源丰富,这样的材料除了石墨烯,没有太多其他的选择。怎么办?迎难而上,克服困难!这个坡既然坑坑洼洼那就给它填平。要避免石墨烯出现破损褶皱等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转移,直接生长!
  好了,现在我们的方法找到了,该怎么实现呢?要想在p-GaN上直接生长石墨烯,首先要解决接触电势差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如何去铲平那个坡。学术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个坡始终存在,既然铲不平那就把坡度变得缓一点吧,所以我们可以在石墨烯和p-GaN之间插一层过渡层,例如超薄金属层,使得其接触电势差有一个缓冲,这样电流通过就会容易一些。这个问题解决了,又存在着另一个问题,石墨烯直接生长是需要高温辅助的,而GaN是不喜欢高温的,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呢?有人提出用等离子体协助的方式来降低石墨烯的生长温度,在p-GaN表面直接生长石墨烯,并且在实验室已经制备成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证实了直接生长石墨烯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尽管现阶段直接生长的石墨烯质量整体上仍然比不了ITO,但随着研究以及生长技术的发展,我相信,石墨烯取代ITO做GaN LED的透明导电层是指日可待的,届时,石墨烯与GaN LED两大诺贝尔巨头将会实现完美融合,[5]使人类的生活水准再上一个台阶,让我们满怀热情,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Nakamura S, Mukai T, Senoh M. Candela-class high-brightness InGaN/AlGaN double-heterostructure blue-light-emitting diodes[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94, 64(13):1687-1689.
  [2]Geim A K, Novoselov K S. The rise of graphene[J]. Nature Materials, 2007, 6(3):183-91.
  [3]刘志强,王良臣.正装、倒装结构GAN基LED提取效率分析[J].电子器件,2007,30(3):775-778.
  [4]文尚胜.高亮度GAN基蓝色LED的研究进展[J].量子電子学报,2003,20(1):10-17.
  [5]李明昆.GAN发光器件的市场前景[C].全国LED产业研讨与学术会议,2000.
  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高能效LED高质量外延与内量子效率提升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7YFB0403102)
  作者简介:杜在发(1994-),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方向:光电子器件,石墨烯;郭伟玲(1966-),女,汉族,山西垣曲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半导体器件可靠性和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孙捷(1977-),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半导体材料器件,低维材料生长与应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2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