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介绍“微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首先,对传统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与顺序进行调整与重构,并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其次,改革教学模式,采取“做中学,做后教”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最后,改革考试方案,引入大赛获奖免试制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改革,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24-02
   “微生物学”是高校生命科学以及医、药、农、林、食品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实际应用性强[1][2],且对后续课程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很多院校都进行了教学改革,如浙江大学朱旭芬、贾小明,他们在网络教学、提问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归纳式教学及考核等多个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课程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3]。荆楚理工学院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手段的应用,对微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4]。高职院校作为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股强劲力量,关于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和实践的研究也非常多,赤峰工业职业学院[5]、辽宁医药职业学院[6]、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7]等众多的高职院校也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
   我系“微生物学”面向全系开设,现有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三个招生专业,学生就业单位主要有鲁南制药、华熙生物、明仁福瑞达、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中粮等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相关企业,另外,还有近些年逐渐增多的三方检验公司,这些单位对学生的微生物学知识要求不同,但对微生物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天然地要与企业紧密结合,故我们设定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从实际的操作中学习微生物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基本素养,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掌握相应的知识。我们据此进行了教学改革,下面就改革内容与实践进行阐述。
   一、课程内容重构与教学实施
   (一)课程内容重构
   沈萍等编著的《微生物学》第二版,是众多高校使用的教材。全书共15章,見下表。本书具有很系统的理论知识,非常适合用作高等教育的教材。自控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不足,这些都是现阶段高职学生的特点[8],针对这种现状,结合学生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需要,依据微生物的操作工序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将课程内容设为七个项目,教学项目与传统的章节相比进行了删减,并结合工作工序,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重排,具体项目设置如下表,项目下设任务,任务为我们课程的实施单元。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上,我们采用“载体”学习法,如在消毒与灭菌课程中,我们设计了几个消毒与灭菌的载体作为实施任务,分别为空气、培养皿、接种环、培养基、操作者的手。引出载体后,学生独立进行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找出不同载体的组内最佳方案,说出此方案的适用对象,消毒与灭菌条件,进而设计出不同载体的消毒与灭菌的操作规程。学生经过资料查阅,由载体空气引出紫外线法和甲醛熏蒸法、培养皿引出干燥箱灭菌法、接种环引出灼烧法、培养基引出高压蒸汽灭菌、操作者的手引出化学消毒法等。学生设计出对应的操作实施方案,然后利用这些方法进行操作实施,最后由这些具体的操作引出相关理论知识,并利用理论知识能指导后续其他操作对象的消毒与灭菌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与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另外,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和学习指导来辅助教学实施,校本教材按照项目教学为纲,每个项目按照项目导入—项目实施—相关知识的模式进行编写,学习指导依据教学实施步骤进行编写,学生完成其中的教学步骤,并完成文本的填写。
   在教学实施上,我们按照微生物操作的一般工序进行设计,所以前面工序的完成情况影响后面工序的进行,如消毒灭菌没有掌握好,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就无法顺利进行,培养基没有制备好,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就无法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工序都要完成。由于学生的进度不一,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我们便利用晚自习开辟了第二课堂,由高年级经过专门培养的学生作为指导老师给予他们指导,及时完成未完成的任务。
   二、教学模式改革
   依靠现代信息教学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微生物教学模式为课堂课和实验课分开,先讲课后做实验。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微生物很多理论知识难度较低,记忆性知识较多,课堂课的授课效果不太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睡觉和玩手机现象时有发生,但动手做实验是他们所喜欢的,采用“做中学,做后教”的教学模式,以任务完成为驱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做,亲手做,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对学生来说很有成就感,所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参与程度也高。完成实验后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掌握,学生的代入感增强,对掌握微生物这样相对琐碎的知识点效果非常好。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带动了高职这些基础薄弱但喜欢动手的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点和理论的掌握也更加深入,不再是死记硬背,流于表面。    三、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教学手段,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9]。传统的考核方式多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占70%~80%。这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期末考试时采用突击的方式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9]。对此,许多院校进行了考试改革,我们借鉴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10]的考试模式,即总评(100分)=课堂考核(30%)+校企联合技能考核(20%)+期末考试(50%)。另外我们引入了大赛获奖免试的考试制度。近年来,各类大赛在全国竞相开展,为了使学生通过大赛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我们实施了大赛免试考试制度。只要是微生物学领域的操作技能或其他大赛,参加省赛即可以获得该门成绩及格,如果获得名次,根据获奖等级和学生的排名顺序,可以获得优秀和良好的成绩。这样学生参加大赛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学校获得了荣誉,而且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改革效果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从2010年进行校级精品课建设开始,至2016年审批通过了省级资源课建设,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摸索着前进,经过改革,我们的生源在使用单位的评价是微生物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素养非常过关,毕业生经过多年以后,我们通过回访与调研,都能反映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动手实践与反复的训练,微生物的基本技能和素养成了他们内化的职业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向东.开放式教育潮流下的我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8,45(3):471-472.
   [2]陈锦,匡敏,陈雯莉.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9,46(7).
   [3]朱旭芬,贾小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微生物学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85-187.
   [4]陈晗,朱德艳,刘欢.应用型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9(3).
   [5]王晶哲.关于高职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金融,2018(12):278.
   [6]姜玥,刘宵达,吴素琴.浅谈新时代高职院校微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4):192-194.
   [7]宋金秋.慕课背景下高职微生物教学模式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21):152.
   [8]王春艳,陈国亮.手机网络背景下高职学生特点及对策探究[J].职业技术,2019(6):90-94.
   [9]徐晓灵,王瑜琳,牟刚,等.高职院校电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以电子技术为例[J].科技风,2019(7):70-71.
   [10]田野,邓先涛,胡双意.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中阿科技论坛,2019(1).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