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接伟光 张岚 郭娜
摘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微生物学的课堂学习效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通过文章具体探析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效果评价中的改革,以期提高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128-02
随着企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的加大,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尤其是微生物学教学,教师主要通过实验教学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时,要创新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一、教学观念改革
(一)转变教学观念
现阶段我国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时,只重视理论课程,仅在学期结束时对班级实验课的次数进行量化考核,忽略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致使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注重实验课程的安排,忽略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最终挫伤了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积极性。针对这一现状,院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专业培训,引进微生物学专业实践人才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改革考核体制,成立监督小组,对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监督。
(二)转变教育理念
在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自身的实验演示进行微生物学教学,或者对实验目标、步骤以及结果等进行系统讲解,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使得学生为完成实验而实验,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创新型人才的紧缺,微生物学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创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解实验的步骤以及安全事项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进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实验进行个性化指导,并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以及结果进行思考,同时还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应用及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依据社会的发展要求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实验的教学目标等合理安排实验课程的排课量。例如,教师在安排实验课程时,依据课程目标将课程分为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以及设计型实验,其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微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基础型实验应占总实验课程的30%,代表性的实验为显微镜的使用以及无菌操作和分离纯化实验等。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综合型实验的排课量要达到总实验课程的50%,如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使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微生物在食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高产蛋白酶菌株实验,通过组织学生从土壤中分离纯化高产蛋白酶菌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菌种保存,使学生通过实验熟练掌握菌株的分離纯化以及菌种保存技术。再通过占总实验课程20%的设计型实验使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的目标以及步骤等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运用问题教学法
微生物学教师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课堂效率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通过问题教学法开展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课程教学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教学时,可以在细菌分离纯化的理论教学结束后设置相关问题,如“乳酸菌的形态学特点有哪些?乳酸菌有何应用?”,通过问题使学生在预习实验教材时积极查找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同时,在实验课堂初期,教师要详细讲解实验的目标以及步骤,并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提问,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预习的问题,依据问题展开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开展分层递进模式
在开展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时,教师依据实验目标将实验分为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以及设计型实验三种,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实验的递进性,在基础型实验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型实验,在学生熟练掌握综合型实验的操作技巧后进行设计型实验。基础型实验主要是针对微生物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如显微镜的应用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同时演示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因此基础型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的基础。综合型实验是学生在掌握实验的基础操作能力后对微生物的知识以及问题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解决微生物问题,进而增强自身对微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学生能熟练应用微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型实验,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实验主题、操作并汇报实验结果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教学领域,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解实验过程,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音频等将图像、声音以及文字相结合,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对一些操作过程较为繁杂的实验进行演示,有利于学生通过视频反复学习实验操作过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课堂效率。教师还可以将实验过程制作成教学视频,并将微视频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在实验中及时回顾各环节的实验步骤,推动学生实验的进展,同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观看实验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此外,学生复习微生物学知识时,可以从多个视频中选取自己记忆较为薄弱的实验视频回顾、复习重难点知识。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同时也应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对于一些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同时组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研讨以及实验中,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效果评价改革
在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学习进行考核,忽视了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表现,使得部分学生在实验失败或者实验结果与他人不同时通过抄袭实验报告获得较高分数,导致实验报告内容千篇一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实践能力就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制定“预习—实验—分析”三重考核法,即通过学生的预习成果、实验参与度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三重考核法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提高微生物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微生物学教师在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时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同时积极创新教学内容,针对时代的发展要求合理安排实践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完善评价体系,通过课前预习、实验以及分析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微生物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何万国,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6).
[2]朱桂兰,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3]张红莲,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