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眼千年 感受越地风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绍兴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2010年7月,迁址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绍兴博物馆典藏文物1.56万件(组),以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印纹陶、原始瓷、越王剑,汉代至唐代的越窑青釉瓷、会稽铜镜,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为特色。基本陈列“越地春秋——绍兴历史文化”。
  走近绍兴博物馆,首先吸引我目光的是博物馆前广场中央高高矗立着的一把巨剑,墨黑色的巨剑直指苍穹,气势迫人。此雕塑名为“励精图治”,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历史故事为主题,形似一把越王剑,雕塑的底座用水道和水池象征水乡与鉴湖,前后用薪柴铺展作为通道,表现“卧薪尝胆”的故事内涵,薪道刻有各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以此纪念绍兴建成2500年。雕塑矗立广场中央,气势恢弘,让人不禁对绍兴博物馆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水乡古城,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六个节点 串起历史脉络
  绍兴博物馆以绍兴历史文化地理为地域范围,以绍兴历史发展为脉络,绍兴重要历史时期节点分为“先越、越国、会稽郡、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6个部分,系统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的绍兴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一层包含了先越、越国、会稽郡3个展厅,负一层则包含了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展厅。
  先越至会稽郡。先越时期距今约10万—4000年,嵊州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发现,表明绍兴至少在10万年前已经有人类活动,展厅中陈列了各类石器,充分展现了人类的智慧;越国展厅展示了越国疆域的变迁,从“允常时期”“勾践灭吴归国后”“全盛时期”再到“败于楚时”“衰亡时期”,充分展现了越国从崛起直到最终衰亡的全过程。展厅中央还摆放着一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雕塑,让参观者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秦统一中国,合并吴、越故地置会稽郡,从此揭开了800年沧桑嬗变历程的序幕,在会稽郡展厅中,“水利丰碑”版块让人印象深刻,绍兴地形南高北低,常遭洪涝、潮水侵袭,公元140年,会稽郡守马臻主持修筑鉴湖,解除了稽北丘陵洪水对山会平原的威胁,也为山会平原储备了大量的灌溉用水,使之成为浙东著名的“粮仓”,展厅中的“东汉鉴湖水利图”为参观者更加形象地还原了当时的水利情况。
  越州至近代绍兴。越州因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批北方来客,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同时,本地文风蔚然,相继出现了一批书画名家。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宋高宗赵构避难越中;1130年,宋高宗下诏,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次年改为绍兴元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之名从此沿袭至今。1132年,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绍兴一度成为南宋陪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得以长足发展,成为仅次于临安的一大都会,酿酒业、丝绸业和造纸业在宋、元、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发展,并且闻名遐迩。
  丰富馆藏 凸显越地风采
  祖先智慧的集中体现。在越国展厅内,“於越华彩”版块展示了於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青铜剑铸造等方面的成就。其中的一面电子屏生动展示了於越民族的音乐,空灵而神秘的歌声令人产生万千遐想。在会稽郡展厅,一座龙窑模型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龙窑出现于商代,以黏土或砖坯依倾斜的山坡建筑而成,最适合烧制青瓷,充分体现了先民的智慧。
  人文荟萃,名士众多。越州展厅的“浙东唐诗之路”版块格外引人注意,站在展厅中央的指定位置,只需甩一甩手臂,大屏幕上的诗卷便会随之翻动,让参观者充分体会到唐诗的魅力。绍兴是名士之鄉,自古就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爱国诗人陆游、思想家王守仁等以其卓越的成就为后人敬仰,近代的“鉴湖女侠”秋瑾、民主革命志士陶成章等的事迹更是为后人称颂。
  传统文化大放异彩。桥文化无疑是绍兴的重要文化之一,在绍兴府展厅,八字桥模型生动地向参观者展示了绍兴桥的独特构造。作为水乡名城,绍兴的龙舟竞渡、水乡社戏、鉴水乌篷等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展厅中还开设了专门的展区,展示了绍兴“酒行天下”“茶冠两浙”“箔扬全国”等风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5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