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快河南省农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加快河南省农业转型升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面对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副业化、生产规模超小化的突出问题,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中心,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培育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农业转型升级;适度规模经营;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9.049
  加快農业转型升级是促进河南省乡村产业兴旺,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农业劳动力高龄化、农业家庭经营副业化、农业经营规模细碎化、农业生态环境趋恶化和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等。此外,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剧,集约利用农业资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越来越高;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
  1 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 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
  在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引发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下,河南省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在种植业内部,存在粮食比重过大、粮食品种失衡,大宗普通农产品供给与市场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不相适应。例如,河南省粮食虽然产量大,但优质专用粮食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在农业内部,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不够;在农村经济内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不够,精深加工能力不强。河南省虽然是全国第一的面粉加工大省,但产品中80%是普通面粉,而市场需求旺盛的专用面粉的供给量不足10%。蔬菜品种以大路货为主,旺季有余、淡季短缺。畜牧加工业中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偏低,有的农业龙头企业的熟食产品比重仅为20%左右,而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精深加工比率超过80%[1]。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河南省人多资源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增多。目前,我国化肥每667 m2使用量约为24 kg,河南省每667 m2化肥使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化肥利用率偏低,农业生产经营的“高投入”不仅加剧了资源环境约束,也带来了“高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地力透支等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须加快粗放型农业生产到绿色农业生产的转变[2]。
  1.3 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市场竞争力低下
  目前由于农业劳动力工资、土地租金等生产要素费用上升过快,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市场竞争力低下的问题凸显。随着当前市场供求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供求结构性矛盾,河南省农业大而不优、多而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1)生产普通农产品的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导致农业土地利用效率低下;2)传统分散的小农户经济比重较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重较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附加值较少的初级加工产品比重偏高,导致农业资源转化率低,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以2018年小麦生产为例,平均每667 m2生产成本568.4元、产量417.5 kg、产值939.4元,平均每667 m2生产收益仅371.0元。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形成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对河南省农业生产形成双重挤压[3]。
  2 推进河南省农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我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河南省农业转型升级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2.1 加快培育新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这两类新主体的培育,带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1)通过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他们在现代农业中的主力军作用。2)支持供销社、合作社、粮食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对小农户开展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和半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形成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半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规模化经营形式,让农民更多参与和分享。坚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并重,两者不可偏废。原因在于,小规模兼业农户与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存在的适应条件不同、互有优劣。例如,新型经营主体的明显劣势是土地租金过高,目前已经进入千元时代,小规模兼业农户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极低,这也是土地托管(半托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4]。
  2.2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农业科研管理改革,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农业高效栽培、畜牧业疫病防控、农业生产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加快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种子工程计划,加强粮食主产区的测土配方施肥、农田水利技术推广等。集中支持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面对分散的广大农户,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强县级推广机构建设,使之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示范户的桥梁和纽带,提升农业先进技术推广能力。创新推广机制,激励农业科技人员主动作为,以多种方式向广大农户传授先进农业技术。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农技推广服务的市场竞争机制,多渠道解决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2.3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2.3.1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瞄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从发展大宗普通农产品向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转变,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优质小麦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花生重点发展高油酸油用花生和食用花生;优质草畜重点发展优质奶牛、优質肉牛;优质林果要积极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扩大高端、名优林果品种的比重。
  2.3.2 加强农业产业链生产基地建设
  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链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基地建设要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击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集中连片建基地”的原则,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基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设施、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其中围绕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不仅要加快标准化养殖区建设,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措施,加快小区发展;还要对原有养殖小区进行规范化改造。围绕基地建设,要尽快形成并完善与基地生产相配套的信息化服务、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生产基地建设要和发展专业大户及家庭农场相结合,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土地资源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集中,建设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帮助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农户小额贷款在各方自愿的情况下,可以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提供担保,或者在明晰责任、加强监督的前提下由龙头企业承贷承还。政府财政可以设立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金,激励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2.4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当前,农村改革的关键是进一步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规定,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地块细碎化问题。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农村资产资源资本化、流动化。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工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办法的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N].河南日报,2018-03-28.
  [2] 刘新民.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思考(上)[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6(11):44-47.
  [3] 胡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困扰与对策措施[J].中州学刊,2015(3):45-48.
  [4] 孙亚兵.发展土地托管 保障粮食生产——河南南阳土地托管的调查与思考[J].决策探索,2016(12):23-24.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6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