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计算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校教育除了注重学生的数学成绩外,还应当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文章通过探究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生;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0-0047-02
引 言
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学校教育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学生。因此,学校教育工作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重点。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可以不断丰富现有的数学教学手段,有利于提升学科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引入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是其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和筛选上,教师应当本着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一方面,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和选择上,应充分贴合数学教学工作的要求、目标和任务,与当前教学内容有效衔接,与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相符,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思考,获得一定的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注重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质量,如画质清晰,风格简单,内容易于理解,语言标准,语音、语调适宜等。一些粗制滥造、内容重复、观念陈旧的教学资源,应当避免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认识图形(一)》一课的教学中,本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形等立体图形,能够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清晰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认知能力。开展本课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包含这几种立体图形的图片制作成教学课件,请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说出这一类别的共有特征,以此加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和分辨能力,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力,从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寻找所含的数学现象,并运用学科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将课本中生硬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感官,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从而激发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中启发思维,实现数学素养的培养。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一课时,本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理解几分之一的概念,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首先在课堂上展示水果切切乐的游戏视频,引入切分的概念,而后为学生提供一些水果切切乐或橡皮泥的玩具,通过发出指令,“请将胡萝卜切成两份”“请将手中的橡皮泥分成四份”,由学生根据指令进行切切乐游戏,并引导学生通过切分游戏理解分数,说一说“把一个胡萝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把一块橡皮泥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通过视频情境导入新课,再由游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分数的基本概念,通过亲身体会,学生可将课本中晦涩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体验和实践,通过亲身感受,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这对降低教师教学难度、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
三、建立线上学习与交流平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结合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手段,突破了传统教学只能依靠课堂开展教学工作的限制,将数学教学领域、教学时间、教学方式向更为灵活和广阔的方向发展。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建立起线上学习平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需的各类资源都可以在平台上搜索和下载,同时可以进行在线测试、在线网课、在线交流。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自主选择所需教学资源,并灵活安排学习任务,摆脱学习时间、地点、条件等的束缚。同时,借助线上平台,学生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的交流互动,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习感受,发布与完成学习任务。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既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又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扇形统计图》一课时,本课教学目标是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通过制作和观察扇形统计图了解占比的概念,获取所需的信息,提高学生利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本课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在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请学生将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记录下来,而后利用扇形统计图制作工具,将自己的一日安排制作成扇形统计图,观察和分析自己一天生活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项活动是什么,比例大约是百分之几。学生线上接受任务,利用软件制作扇形图,而后将制作的扇形统计图在线上传,直接完成一次数学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有效整合学习信息,提升总结与归纳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自主安排学习任务,是建立在有效整合数学学习信息并进行高效提炼、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之上的。数学知识非常零散,如果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网络和有效归纳总结的能力,就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全面的数学知识框架。各种零散的知识点以独立的形式存在,既不利于记忆,也难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概念图、整合软件等工具,对数学知识加以提炼和总结,制作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将数学知识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1]。
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基本概念与计算公式,如表面积、底面积、棱长、体积等,教师可以在教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如思维导图指导软件,归纳和总结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关知识点,并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资料、测验资料、课堂笔记等信息,制作成学习资料包,以便于学生随时复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 语
总之,数学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与时俱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情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灵活化,引导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梁开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9(20):75-76.
作者简介:王金林(1973.1—),男,江苏阜宁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7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