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营造中,植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形象以及滨水景观建设中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植被景观的分析和总结,提出在不同环境中如何运用植物与相应的科学合理搭配的原则,在艺术美学原理的指导下,为滨水区景观植被的色相搭配、层次选择、配置方法提出了建议,做到四季有景可赏,以期为都市滨水植被景观的设计提供一些理论帮助。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植物配置
  城市的滨水区包括与市内河流、内湖和海域紧邻的特殊的地域。滨水区的范围通常包括水体区域、水岸线和陆域3类,它是城市陆上与水体区域之间环境组成的重要元素,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因素,也是极其脆弱敏感的地段[1]。在遥远的古代,水道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承担着运输、灌溉以及排涝的基本作用,在现代城市中,水道除了继承了上述功能之外,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服务,由于人有天生的亲水性,水道自然就成为进行各种水上娱乐活动的极佳场地。城市滨水区不仅有为人们提供生活的便利,而且也沉淀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力地体现城市的软文化,而滨水植物景观处于特殊的双重地域内,也成为了滨水景观营造中的重要部分。
  进行景观创造时要在生态基础上进行,既要满足植物造景空间又要体现景观艺术。由于滨水区处在陆地与水域的过渡缓冲带,所以其景观环境具有双重的特性[2]。在生态性的景观环境设计中,滨水区发展需要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体现时代性的观念,进行重新的诠释。对于滨水区植被景观的设计,在植物的采用上,应该发扬当地的特色,选用本地的耐水湿的滨水植物,在配置中应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配置。滨水植物景观的价值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视觉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建设生态城市,营造和改善生态环境。
  1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分类
  城市滨水区植被景观是城市水体区域与陆地连接的特殊的过渡地域中各类植被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格局分布的集合体[3]。这种原生态的集体有不同的密度和错落有致的天然变幻,通过它能充分了解自然的色调、线性和姿态的韵味,如植物不同的特性,可以营造出绚丽的实体景观和引发人联想的意境[4]。由此可以看出,滨水植被物种的结构特征是以复杂的自然群落展现出来的,这为基于生态性基础上的景观空间设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
  對于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植物种类的选择和种植方式一方面要考虑到符合艺术设计原理和城市空间构成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形成欣赏景观的观赏角度位置,减缓和预防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根据以上要求,滨水区植物景观可以分为4种类型。
  1.1 开敞植被带
  开敞植被带是由低矮的地被和草本覆盖的范围较大的平坦区域或坡度不大的地块,种植少量灌木、乔木等树种,或只有几棵孤植高大观赏乔木[5]。它的空间特点是开敞明快、视线不受阻,给人强烈的空间通透感,一般营造出水岸线景观空间,是水陆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通道,可以便于水和空气的循环,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局部小气候。这类开放空间作为观赏景观的极佳区域,为水岸线周围景观的营造和连接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空间是开放给游客的,所以开敞植被带经常集中了各种滨水活动,成为游憩的聚集场地。
  1.2 稀疏型林地
  这类林地是由少量的灌木、乔木构成的半开敞空间的区域,在此区域中树种的栽种方式以群植的形式形成丛林景观,或在小范围内组团群植散落于地块形成规模不大的斑块。在空间类型上属于虚实结合的空间,视线轻微受阻,此类空间具有沟通水陆的效果,但其通透性比开敞植物带弱些,如此就在虚实之间形成了一种若隐若现了朦胧的效果。稀疏型林地有为数不多的庇荫乔木,为游玩、娱乐等活动提供场所。
  1.3 郁闭型密林地
  这类林地是由草本、木本构成的层次丰富的绿地,郁闭度在0.7以上[6]。这类林地结构不易受到影响,类似林相,是滨水地段重要的林地,是岸线景观在景观空间的实际体现,确保水域空间的独立性。在林地里有美丽的天然景观效果,走在充满趣味的林间享受自然,亦或是携游人在幽静的林中游玩。该类林地能够起到改良土壤质量,成为其他生物栖息的选择地等。
  1.4 湿地植被带
  湿地是位于水域和陆域区间,水位与地表持平或有浅层水体的区域[7]。湿地能够保护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起到排涝灌溉、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等作用,成为各类人群观赏或进行科学研究的选择对象[8]。湿地植被带顾名思义就是位于水体和陆地之间的植物景观,其有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和层次丰富的色彩,如近湖边的水杉林等。
  2 城市滨水区植物种植的选择
  滨水区植被景观营造的目的就是突出地方特点植被景观来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美,改良城市生态状况。水生植物一般耐水性强,种植在水域中,水缘生植物一般种植在近岸处水位较浅的区域,而滨水植被景观配置主要以这2类为主,岸际陆生植物是前2种的过渡,起到点缀缓冲作用。
  2.1 水生植物
  水生植被的生长主要通过获取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各类成分,经过光合作用来释放氧气,增加水中的氧气供其他生物使用,除此之外还能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防止有害藻类等在水中的蔓延。水生高等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水质,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提高水的自净能力[8]。水生植物按照在水中的生存类型可以分为4种。
  2.1.1 挺水型植物。这些植物又高大又鲜艳,大部分都有茎和叶,植株直立挺拔,耐湿性强,上半部分挺出水面可进行观花叶,下半部分没人水面,根茎插入水中的泥浆中生长。这类植物一般在垂直方向上可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景观,增强景观空间的纵向效果,所以成为滨水景观造景常用的植物类型。
  2.1.2 浮叶型植物。这类植物没有特别明显或者直立的茎,叶片浮在水表面上,这类植被的根茎比较发达,主要欣赏艳丽的花朵或者富有特点的叶片,能够丰富水面的景观效果,引起观赏者的欣赏兴趣。   2.1.3 漂浮型植物。漂浮型植物的根没有插入水中,整个植物漂浮在水面上,这类植物大多是观叶植物,由于叶片阻挡了进入水中的阳光,所以还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和遮荫的场所,是装饰水面常用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凤眼莲、浮萍等。需要注意的是,漂浮型植物的繁殖能力非常强,过度使用有可能成为人侵性物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尤其在引入大水面时,其有可能迅速蔓延,占领整个水面,造成水面其他生物的死亡。所以当使用这类植物时,要定期打捞,保持水面的通透性。
  2.1.4 沉水型植物。这类植被的根在水体的泥浆里,整体都在水中,只有一些小花暴露出来,所以以观叶为主,为了能更好地与空气交换,茎呈狭长型或者丝状。此类植物主要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为其他生物提供必要的溶解氧,净化水体环境,但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浑浊的水体不利于它的生长。由于这类植被花骨朵小、花期不长、暴露在外的只有部分花,所以在滨水植被景观营造的运用不多。
  2.2 水缘湿生植物
  这类植被是指可以在水中存活的耐水湿较强的植被种类,从深20cm的水中到靠近岸际都可以成活,是从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过渡。可以美化岸际线,软化硬质护岸,连接水中和陆地上的景观,增强水体景观的垂直风景,同时还是其他动物的栖息地。水缘湿生植物在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迅速繁殖蔓延,但是移植到水中时只要常常修剪,或者用培养器皿限制根的生长,就可以避免其繁殖过快。
  2.3 岸际陆生植物
  这类植被是成长在岸边土地中的植被种类,它的根不在水中而是在潮湿的土地中才能正常发育,此类植物具有一定的喜湿性,但不能长期泡在湿度很大的水中。
  3 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配置
  滨水植物配置,首先应该选用能适应生态环境的类型,合理配置,不仅营造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更要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建设生态性的结构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生态科学的种植模式。还应该从周围的环境出发,营造与周边协调的植物景观[9]。
  3.1 水生植物的配置
  水生植被是滨水区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它能够丰富水面的景观,给人清凉有生机的感触。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水生植物可以使水景活泼,还可以丰富美化水陆过渡区,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把这些新鲜的自然景观和明显的季相呈现出来,在配置时要注意以下4点。
  3.1.1 因地制宜,合理搭配。要从周边的环境出发,配置方式要与现状场地相适应,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品种、水质等因素为依据选择配置形式,形成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多采用当地的乡土植物种类,凸显地方特色和场地的独特性,不同季节的植物要搭配合理,做到四季皆有景可赏。
  3.1.2 种类、比例、数量适当。营造良好的滨水植被景观,水生植物的数目、各类占比、类别必须适当,这样可以建立较好的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10]。在对大水面进行植物配置时,根据水面本身的情况,种植适量的植物,留出足够大的开敞水面欣赏植物以及其在有阳光的情况下产生的倒影,观赏在欣赏实体景观的同时,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3.1.3 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组团种植。在使用水生植被时要尽量选择开花时间不同、色彩丰富的品种,不同的组合形成层次和视觉不同的景观,通过群植、丛植、孤植等配置手法,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美学价值,在进行配置时还要考虑到季相的要求,做到四季有景可赏,为观赏者提供优雅静谧的静态空间,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为城市增添绿色健康空间[11]。
  3.1.4 与周边环境协调,构图体现美学原则。滨水区植物景观配置要讲究美学原则,要根据周围环境与水体本身的情况配置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也要遵循统一与多样、对比与和谐、韵律与节奏等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12]。不仅如此,在营造实体景观的同时,要赋予植物景观一定的精神内涵,创造出回味无穷的意境。从古至今,有些水生植物寓意着一定的人文品格,如荷代表了“不染世俗”的高尚品格等。
  3.2 湿生植物配置
  3.2.1 水较深区域。在雨季由于雨水充沛,水较深的区域积水很多,不适宜栽种一些耐湿性不强的植物,在不能与观赏者互动的区域可以种植挺水植被,既能形成景观又能使观赏者欣赏风景[13]。在水较深或者岸线处可以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形成轮廓线。如水杉树体高,树干笔直冠幅较小,耐水湿能力强,抗风能力强,将其以树阵式排列,具有韵律感,给人整齐的感觉。
  3.2.2 水较浅区域。水较浅的区域在雨季水位上涨幅度不是很大,在植物类别上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广,还可以采用把草坪作為水面和岸堤的连接区域,铺设范围可以一直伸人到水体,这样能与水中的水生植被构成整体的大景观,还可以在水上铺设木栈道或者石块,既能作为道路通道也可以作为景观增强人与水面的互动性[14]。旱季时,水浅栈道可以成为人们在水中享受和体验自然的独特通道,这样可以实现丰水期不拥堵,枯水期不萧条的景观效果。
  3.2.3 驳岸区域。自然式驳岸没有固定的线条,具有天然的线条,有一种随性的感觉,在对这类水体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时,可以多选择一些富有野趣的挺水型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凸显空间的独特感,增加天然趣味,丰富了湿地景色。在对自然式驳岸线配置时,可以选用一些丛生的灌木、草本和落叶木本植物,与水体景观一起创造出优美的自然式景观,在岸边可种植一些低矮的水生草本植物,如鸢尾等,再搭配木本植被,构成层次丰富的滨水景观。规则式的驳岸大多是人工建造的,为了体现整齐的形式感,采用混凝土或者石块等硬质材料堆砌岸线,线条明显固定,给人冰冷死板的感觉,姿态丰富的植物可弥补这一不足[15]。
  3.3 陆生植物配置
  3.3.1 注重植物的习性、科学配置。在营造植物景观时,不能为了造景而造景,应该在追求美感时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特点,根据现状特点、区域环境、气候、空气湿度等因素,还要考虑土壤的特性、水质、光等的影响,综合应用生态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知识,科学合理地配置。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种类,这样不仅可以让植物以最好的状态生长,最大限度地发挥观赏性状,还能与水体、岸线形成多样的滨水景观。   3.3.2 不同植物的姿态、色彩搭配。岸际陆生植物的配置,由于湿度的限制,通常使用乔木、灌木、草本3类搭配形成层次和植物群落丰富的景观。针叶型乔木与落叶型乔木也要搭配使用,通常作为背景树或者孤植欣赏,各类植物的数量选择要得当,营造多样的空间类型。在配置时,要从整体出发,结合水体和湿地景观,不能成为孤立的个体,要与各类景观配合,突出滨水的植物景观特色。不论是哪种植物的选择,风格都要与整个景观设计的主题呼应,不能与之相违背。
  4 结语
  滨水区对于城市空间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特别的开放空间,不仅具有改善城市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的环境作用,还能通过景观营造美化城市风貌,丰富城市景色。而植物作为一种天然的景观类型,植物景观自然就成为了滨水景观的基本元素,在丰富滨水景观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对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时,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结合,选用合适的植被类型,各类植被经过不同数量、色彩和季相的搭配成为层次结构多样的植被景观,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
  (收稿:2019-07-23)
  参考文献:
  [1]王超,王沛芳.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李尚志.滨水植物与水体造景(第1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745.
  [3]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第1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5.
  [4]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第1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2160.
  [5]唐剑.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J].中国园林,2002,18(4):3338.
  [6]林宇.城市滨水区生态规划方法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0(2):78-80.
  [7]刘华.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的分析与呈现[J].城市建筑2010(2):12-14.
  [8]钟虹滨.哥本哈根滨水景观规划理念[J].国际城市规划,2009(1):68-71.
  [9]吴俊勤,何梅.城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J].城市规划,1998(2):46-49.
  [10]李秋梅.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2010,36(4):24-25.
  [11]吳利华,尹建强.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12):35-36.
  [12]胡桥,黄建云.基于“城市经营的滨水区规划与策划研究——以百里柳江游览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0,26(5):40-43.
  [13]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4):59-62.
  [14]王东宇,李锦生.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2000(9):27-30.
  [15]马志远,赵红霞,高祥斌,等.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4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