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属于我国有效管理并评价数学课程的重要基础。鉴于此,本研究主要基于21世纪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我国新一代课程改革推行的背景,同时针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几点面向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6-007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065
   一、调控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众所周知,学生除了学习方面的任务以外,其自身的心理成长也是教师教育的内容之一。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表现优秀的学生,应当及时予以鼓励和赞扬,表示对这位学生的肯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成长规律,创设趣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导向性的问题,创造情景,引导学生逐层剖析,就如“侦探破案”一般,进行知识的探究,层层剖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真理。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感。小学数学除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外,也是一门富有情感和艺术的学科,因此教师应当发挥数学教育的科学性,用艺术的形式传递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感官的冲击,促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究精神
   一位学者曾言:“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精神领域中,对于这种探索领域的追求感觉非常强烈,所以,在他们探究知识中一旦获得成功,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冲击,从而感觉到智慧的可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使其敢于猜测,敢于质疑,利用不同的眼光对待事物,看待知识中的问题,要懂得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并提出不一样的见解,以此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的教育标准要求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出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引领课堂,走进知识的海洋。所以,教师应当注意角色的转换,找准自己的定位,与学生共同探究相关的数学知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设计一些活动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从被动的意识中走向主动思考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四、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动手操作能力是一种实践性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而言,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智力的成长。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实践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操作、自我验证的过程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奥秘。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自己动手操作每一个实践过程,感受其中隐藏的数学知识和理论。
   五、注重信息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新课程的标准,大力倡导合作学习模式,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并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意见,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以此更加完善自身的想法。而且,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让一些优秀学生帮助一些能力一般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整体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过于“沉闷”的教学课堂,让整个课堂由“静态”转换成“动态”,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制定统一化的学习任务,分派给每一个小组,让学生组内的成员之间进行自主探究。如果小组内有矛盾,则可以邀请教师共同参与,进行交流和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六、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改革的方法和途径。首先,应当立足于国情,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其次,课改的方向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总体的教学目标都应当相互补充,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最后,课改教学应当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实验教学,以小范围的模式,进行实验操作,在实践中找出其中需要完善的部分,加以补充,以此保证整体课改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江.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98(10).
  [2]何凤梅.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J].考试周刊,2013(5).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许晶莉(1980.4— ),女,汉族,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农村小学班主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5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