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1+x”多文本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纵观目前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传统的小学语文“单篇精读”阅读课型的教学实效性不够强,语文教学幸福指数低,多数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策略较少,缺乏与学生多层次的交流,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较弱。基于以上教学现象,我们通过巧设议题,激发期待的阅读策略;内容整合,掌握连结的阅读策略;深度思维,掌握提问的阅读策略;方法多样,掌握节奏的阅读策略等四个方面对“1+x”多文本阅读课堂进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
  关键词:“1+X”;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1+X”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即一节课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内或课外阅读的文章。此课型对教师而言,是通过“1+X”多文本阅读实现对课文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学习,以多文本阅读教学促进课堂阅读教学改革。一是可以增强教师课程整合能力;二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三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益;对于学生而言,通过“1+X”多文本阅读的方法引领,在阅读素养方面应该有四个层级的提升。一是阅读素养的增值(应用与创意)。二是阅读能力的升华(评价与反思)。三是阅读思维的进阶(比较与整合);四是阅读习惯的养成(辨识与提取)。
  那么怎样更有效地进行“1+x”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巧设议题,激发期待的阅读策略
  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话题。一个好的议题既能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激发学生共同阅读、分享的兴趣。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这三篇课文都是神话体裁的文章,在对这三篇文章进行组文时,我们可以选择它们内容的共同点,每篇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神话人物“大禹”“愚公”“夸父”,那么,可以把这组多文本的议题定为“了不起的神话人物”。这类议题的设定就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再如:《烂漫的点地梅》《一只贝》《白杨》《桃花心木》《落花生》和《丑石》这一组文章都有“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针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可以把这组文章的议题定为“借物喻人的魅力”。议题的巧设定,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共同阅读、分享的乐趣。
  二、内容整合,掌握连结的阅读策略
  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可以看出,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并且进行整合性有效方法的阅读,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那么,多文本阅读教学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其意义不言而喻。如我们把《渔歌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诗歌放在一起进行组文。乍一看!这些诗歌来自不同时代,也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是阅读时我们都可以用到“抓住诗歌里的矛盾读懂诗歌”这一阅读策略。例如,在《渔歌子》一课里,为什么词人要用“青”和“蓝”来形容棕黑色的蓑衣呢?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里,为什么原本帆影点点的交通要道,在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时候,竟然只有“孤帆”呢?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里,面朝大海,为什么会看到花团锦簇的景象呢?……教师抓住这些“矛盾”找到这三篇课文的连结点,引导学生思考,或许解读诗歌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另外,针对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故事里的转折、小小说的结尾、小说的象征意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等等,都可以把每类文章内容的相同(相似)的连结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去分析,去比较,去判断,去统整,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重整、评鉴、创意、延展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三、深度思维,掌握提问的阅读策略
  “1+x”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在多篇文章的巧妙组合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辨析、深度思考的过程。那么,教师在围绕议题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应注重问题设计的不同层次,问题设计的有效价值,使学生在交流、碰撞之中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得以提升。
  一组关于阅读的文章《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有位老师把四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怎么教呢?剛开始,这位老师问学生这四篇文章有共同点,请学生找出来。学生听了之后马上就会发现这四篇文章都与阅读有关。
  然后,这位老师把难题直接抛给他们:“既然都是阅读相关,为何要放四篇文章呢?”静心阅读、小组讨论之后,学生有了重大的发现——这四篇虽都是阅读相关,但是各有侧重和不同:第一篇侧重于爱阅读,第二篇讲应该读哪些书,第三篇讲阅读方法,第四篇讲阅读的意义。这种发现非常重要,这就是阅读力。
  发现这个“不同”之后,老师让学生“证明”:“既然第一篇文章的主题是‘爱阅读’,请列举三个细节来证明?既然你认为第二篇是讲推荐书,那么请你证明季羡林是如何推荐的?同样,证明读书的方法是什么,阅读的意义有哪些”。这个时间段,三十分钟是安静的,沉默到底。安静的课堂太重要了,至此这四篇文章被打通了。教师将多篇文章横向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重整、延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四、方法多样,掌握节奏的阅读策略
  在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时,除了根据议题选择“x”进行组文,要长短适宜、难度适宜、富有情趣外,阅读课堂教学节奏也应该恰当把握。
  “1+X”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浏览、速读、圈读、跳读等阅读方式为主,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多文本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以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来恰当地选取阅读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在课堂充足的阅读时间方面能始终使学生保持高效的阅读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低年级的多文本阅读教学,可以多采用大声读、默读、表演读、赛读的阅读方式;高年级的多文本阅读教学,可以多采用粗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发现学生的阅读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方式,把握学生的阅读节奏,提高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内的阅读效率。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更真实的体验式阅读,更侧重从信息提取、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等方面进行阅读,阅读速度和阅读策略均能得到培养。
  总之,在“1+X”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好习惯,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埋下良好阅读的种子,让阅读能力陪伴学生的童年一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奠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3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