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我国从古至今的农业生产当中,蚕桑产业都占据着较高的比例,经济效益良好,对经济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在当前的现代农业形势下,我们的蚕桑产业发展,需要在传统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做出策略上的转变与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全新的行业、市场形势,实现更好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价值。
1 当前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阻碍
1.1 传统生产模式依然普遍,未完全形成规模化生产
我国自古以来,就广泛的从事着蚕桑生产,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这也使得传统的生产模式延续到了今天。不过,用现代化的眼光来看,传统的蚕桑生产模式较为分散,以家庭为单位,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都制约了蚕桑经济的发展。现目前,我国这样的蚕桑传统生产模式依然较为普遍,多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未完全形成规模化生产,这显然是不符合现代农业形势与市场趋势的。
1.2 蚕桑生产利润较低,生产积极性受挫
虽然蚕桑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但是就实际的情况来看,单纯的蚕桑生产效益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因此利润较低。不少原本从事蚕桑生产的组织或个人,转向了其他的生产项目,如果树种植、鱼塘养殖等,蚕桑生产积极性受挫,蚕桑生产规模缩小。
1.3 蚕桑生产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缺少创新性
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在不断的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一个关键途径,而且作用、成效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不过在蚕桑生产领域当中,其科学技术水平还较低,缺少创新性。一些常见的粮食作物种植已经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综合生产水平极高。在同样的地区,由于蚕桑产业还沿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很多生产者缺乏相关的高科技生產设备和技术手段创新,蚕桑设施的利用率较低,也很难吸引专业的机械企业进行开发研究,严重缺乏现代科技元素,导致蚕桑业的栽培阶段、喂养阶段、采收阶段都严重落后于水果、蔬菜、水稻、鱼塘等其他农业。
2 现代农业形势下蚕桑产业发展策略
2.1 改进传统生产模式,推行规模化生产
传统家庭式、分散式的蚕桑生产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现代农业形势与市场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尽快的做出变革,改进传统生产模式,推行规模化生产。如地方的政府部门和相关农技单位,应当对分散的农户进行组织、协调,宣传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和必要性,引导其综合生产资料,进行集体生产,以降低蚕桑生产的单位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
2.2 延长蚕桑产业链,提高蚕桑产业利润
值得肯定的是,经过数千年的生产实践,我国在蚕桑生产方面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能够满足实际的蚕桑生产需要,不过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想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利润的话,就还必须要延长蚕桑产业链,改变以往单一的蚕桑生产方式。例如,应当在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下,引进蚕桑加工技术,以小作坊、小微企业的组织方式,进行蚕桑加工,将缫丝、织布、印染、加工服饰等一系列环节串联在一起。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蚕桑产业利润,并且还可以形成地方的蚕桑品牌,增强地方蚕桑的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再者是这能够刺激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蚕桑生产中来,防止蚕桑生产规模缩小。
2.3 提高蚕桑生产科学技术水平,增强生产方式创新性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种桑养蚕还是沿袭千年来的传统人工采桑、人工采茧模式,这种较为落后的作业方式也很难吸引自身素质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年轻人从事,因此人才大量流失,很难引入新的科技技术,这也是蚕桑产业难以进步、发展的原因之一。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现目前必须要提高蚕桑生产科学技术水平,加强蚕桑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如蚕桑生产气象预测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吸引年轻技术性人才,使蚕桑的种、采、养以及加工等各环节的生产工作,都可以更加科学、高效的实施,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3 结语
蚕桑生产,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而且市场前景良好。不过,在当前的现代农业形势下,我们应当调整、优化蚕桑产业发展策略,使之能够更加符合现目前的农业形势与市场趋势,实现长远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3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