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食物设计伦理视域下的饮食文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饮食行为在文化与文明程度上展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由起初停留在生存层面的野蛮行为逐渐上升为具有文化特征的社会行为。饮食文化在国家法制化、文明化、伦理化、养生化的逐步变化中进行着饮食行为的优化,从原始单一的本能需求演变为人类精神与文明需求的相洽融合。本文从伦理学的视域进行饮食文化的梳理与研究,从环境维度出发,全面探讨饮食伦理文明,尝试建立中外饮食文化架构,促进民众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设计合理的饮食方式面对未来的社会发展环境,并为饮食文化的价值指引提供可能性,以伦理学视域跨界食物设计,提升饮食道德素养,探寻饮食文化的全新可能性。
  关键词:饮食文化;食物设计;环境伦理
  饮食行为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和价值活动之一,是人类生存、营养、健康、愉悦的动力来源。从传统到现代,饮食经历了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的升级阶段,已经从满足基础感官提升到追求幸福的层次。将饮食与伦理相结合,在伦理学视域中研究符合环境的饮食文化,能够将其中的伦理意义加以挖掘和呈现。
  1 饮食文化的伦理内涵
  从古到今,饮食需求向来是从自然需求开始,进而逐步升级为精神需求,始终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和文化内涵。饮食礼仪、人伦教化、人际关系的协调等,都离不开饮食伦理的内涵,饮食伦理主要研究其与社会政治、民族风俗、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1]
  第一,传统饮食伦理与现代饮食伦理之间的价值标准早已有了明显的不同。从现在的价值观来审视传统的饮食伦理,去其糟粕,对优良传统进行继承。
  第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和伦理向来是有机结合的。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为文明的饮食观念、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方式,提供了价值的导向和规范,为个体活动、个体德行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文明风尚的形成,提供了具有历史传统的依据。[2]
  第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中包含为人处世之道,可以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环境稳定、协调人际关系。时至今日,社会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饮食文化中看到传统文明的优秀遗产。在饮食文化中,传统的道德理念依然在完善当下的饮食问题,通过传统伦理道德的观点依然能够实现现实关怀,构建出一种新颖的具有现代气息的饮食文化环境,为当代伦理理念做思想指引。饮食伦理的现实关怀,是在传统的文化依托之上,遵守道德行为,发挥饮食伦理,规范食品行业的环境,让民众饮食生活水平在伦理规范的保护下得到提升。[3]
  2 饮食伦理内涵
  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伦理观念,营造更加诚信的市场环境,社会更加文明,生态更加平衡,形成合理的饮食方式。伦理与饮食的高度契合,形成了中西方皆有的饮食文化,提升幸福指数,养成饮食道德素养。
  第一,从中西方饮食的观念进行分析,西方倾向理性饮食观念,这一饮食观念同于西方整个哲学体系。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而上学,与西方伦理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例如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中国饮食对美的追求压倒理性,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相适应,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美好的味道、整体的配合,强调中国哲学中谐调为度的内涵。[4]
  中西方饮食观念、饮食行为和饮食方式符合饮食伦理规范要求和价值标准,验证了饮食伦理的发展历程与各自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饮食伦理的经验和教训,建构科学合理的饮食伦理体系,并加以实施,促进伦理学学术研究视角发生变化,使得伦理学研究实现视觉方法上的根本变革,获得新的学术知识和新的研究成果。以文化积累的动力,推动伦理学在我国民众饮食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饮食伦理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其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关系。饮食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链条之中的,是社会地位、价值理念、伦理道德的生动表现。从饮食本身来看,其承载的是生命价值和实现生命延续的重任;从饮食过程来看,人类的饮食方式行为规范都渗透着伦理道德因素。[5]
  第三,伦理一般是指处理不同辈分和类别的人际关系的规则、规范之理。道德是主体基于自身人性完善和社会关系完善的需要,而创造出的文化价值观念,最终付诸实践活动。从原始意义上讲,伦理道德具有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将伦理和道德观念作为指导人们生活和交往的价值观念的规范,从本质上能够协调社会关系,完善人性。
  二者又存在区别:道德是要建立一种可接受的原则和动机,道德哲学指导我们做什么、如何做;而伦理学立足于一般人性,追求的是生活更加美好和完善。因此,伦理和道德又具有两个基本级职能,伦理是决定人生目的是否至善,而道德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第四,在人类的饮食活动中体现出伦理学的價值目标,就是要在人类的饮食活动中渗透如传统伦理的优秀资源。在烹饪领域,饮食伦理也体现出了浓厚的伦理色彩。[6]食物的调配、烹饪的技巧、餐饮用具的搭配,无不受到伦理的影响。人们的烹饪行为深深烙上了伦理的烙印,使得烹饪更加具有伦理规范人情的意味,从而全面提升了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
  3 伦理学审视饮食文化以及解决环境问题
  滥饮滥食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目共睹,也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损耗;过度消费带来的资源浪费等问题,要求我们从环境伦理教育的角度树立正确的伦理观。饮食文化的演进提升到人际关系、社会和谐的精神需求,因讲排场、充面子、滥饮滥食等错误方式造成环境破坏的歪风邪气应该进行改正。[7]在不影响优良文化传统的情况下予以纠正,针对一些不良现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杜绝任何不和谐的社会和自然事件发生。
  第一,依据西方完善动物福利的法规经验,我国也可以出台一些保护珍稀动物的法案,例如动物保护法,对涉及虐吃牲畜的部分加以完善。在法律层面上,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动物福利保护制度,对那些满足口舌之欲的破坏生态环境灭杀动物的现象不仅给予道德上的谴责,还要给予法律上的严惩。[8]   第二,对于饮食文化的提升,不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也可从法律的强制手段上来加以制止,践行绿色饮食生活方式。尊重生命,强调节能,强调绿色饮食、节约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范饮食时间和饮食规律,杜绝垃圾食品摄入,让当代文化随之健康发展起来。
  4 结语
  人的境界有高低之分。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各種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的总体构成了境界,可以分为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功利境界。张世英将人生境界分为预求、求知、道德、审美境界;美国的成长热线创始人罗伊·帕斯勒将人生划分为存活、生长、发展和进化4个境界。针对以上中西方理论研究的成果,处在不同境界的人,在人生追求、举止态度、心理状态等方面应在饮食境界方面划分层次;对人类的一切饮食行为,本着道德应然性和合理性,关注饮食行为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总之,饮食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意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饮食伦理的健康发展,对传统文化、现代中国、世界饮食的结合是起推动作用的。快乐和美感是饮食的最高境界追求,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惠共生,是饮食伦理发展坚持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由俊勇.沂蒙方言的成因、特点及其呈现的地域文化探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4):106-109.
  [2] 马子涵.环境伦理学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J].才智,2017(14):215.
  [3] 姚伟钧.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道教的饮食文化[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2):8-11.
  [4] 韩作珍.饮食伦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15(12):116-124.
  [5] 廖婧.浅谈素食主义的多维生态视域[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444-445.
  [6] 魏形峰.饮酒环境的最高境界——和[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23(4):11-14.
  [7] 梁晨.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空间叙事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15.
  [8] 魏形峰.饮酒环境的最高境界——和[A].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江南大学.第六届国际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299-303.
  作者简介:陈黛尧(1992—),女,广东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理论与实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4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