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小麦生产时空变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分析小麦生产时空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小麦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5—2018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各地市面积占比变化等数据,对山西省小麦生产的时空变化格局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分析,以了解山西省小麦的种植区域现状及其时间空间上的变化特征,提出确保山西省小麦产业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山西省;小麦生产;时空变化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31500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提出坚持立足国内,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更多地装自己生产的粮食。从品种来看,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稻谷、小麦等口粮保住,切实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要求。小麦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消费食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
近年来,我国春麦区、西南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面积不断下降,小麦主产区集中到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2]。分析小麦生产时空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对制定科学合理的小麦生产政策、粮食安全分析、农产品市场调控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中国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特征、区域优势度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3-6]。利用不同方法,开展了北京冬小麦面积[7]、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8]和新疆塔河干流农作物播种面积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9]。米晓楠等[10]和史广等[11]分别分析了山西南部冬小麦种植分布与临汾市农作物时空变化研究。
山西省是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之一,小麦是山西省第1大口粮作物(第2大粮食作物),稳定小麦生产意义重大。当前,山西粮食生产表现为粮食总量不足,口粮对外依存度高,在粮食作物中,呈现出小麦缺口大、杂粮有余、玉米暂时性过剩的供需矛盾,小麦年均缺口约30亿,占全省小麦总需求的50%以上。本研究通过对2005—2018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产量、各地市面积占比变化,对山西省小麦生产的时空变化格局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分析,以了解山西省小麦的种植区域现状及其时间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山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小麦产业如何保面积、提品质、增效益,确保山西省小麦产业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辖区地理坐标为N34°34′~40°44′,E110°14′~114°33′。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西农业立地条件差,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20%,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m以上,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东西两侧为山地和丘陵隆起,中部为一列串珠式盆地沉陷,平原分布其间。受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山西属水资源贫乏的省份之一,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mm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山西省共辖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等11个地级市。
1.2 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统计数据来自于2006—2019年《山西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利用Excel2007对2005—2018年小麦种植面积、产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2005年开始大同市无小麦种植统计,因此该市未列入分析中,仅分析了10个地市的空间区域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的时间变化特征
根据统计数据,从2005—2018年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表1),从2005年的721.03×103hm2降至2018年的560.27×103hm2,降幅高达22.30%,年均下降11.48×103hm2。具体看,14a中有3次小幅度上升趋势,分别是2006年较2005年增加了12.56×103hm2,2010年比2009年增加1.0×103hm2,2015年比2014年增加1.22×103hm2。
单产变幅在2805(2005年)~4146(2017年)kg/hm2,平均為3554.46kg/hm2,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2年为连续3a单产增加,2014—2017年为连续4a单产增加。
小麦总产变幅在2022800(2005年)~2734100(2016年)t,平均为2404660.46t,呈现上下波动趋势。其中,2010—2012年、2014—2016年为连续3a上升趋势;2007年、2009年、2013年呈现下降趋势,2017—2018年呈连续2a下降趋势。
2.2 山西省小麦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分析
由表2可见,2005—2018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比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波动幅度为17.86%~23.77%。与2005年相比,2018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比重下降了5.91%,其中2005—2014年的10a间下降了3.27%,2018年较2014年下降了2.64%。
2.3 山西省小麦生产在全国小麦生产中的地位分析
山西省小麦生产占全国比重较小,在主产省份中排名靠后。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05—2018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山西排名第10位(占比3.16%),2008年降至第11位(占比2.95%)。2018年我国小麦收获面积24266×103hm2,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省份依次为河南、山东、安徽、山西、河北、湖北、新疆、陕西、甘肃、四川等,山西降至第12位,约占全国面积的2.31%,与2005年的3.16%相比,2018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下降了0.85%。 2005—2018年山西省小麦总产占全国比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2.08%降至2018年的1.74%,其中,2006年呈上升趋势,占比为2.33%。
2.4 小麦播种面积区域占比的时空变化特征
从山西省各市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比重的变化看(表4),2005—2018年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晋中市、吕梁市等6个市小麦种植面积比重总体均表现大幅下降趋势,其中阳泉市在2014年已无小麦种植面积统计。忻州和朔州两市,面积占比很小,成上下波动趋势,其中朔州市2012年已无小麦种植面积统计,但在2018年出现生产恢复。运城和临汾两市小麦面积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运城和临汾占全省比重分别增加了7.98%和5.05%。2018年10个地市种植面积占比按大小依次为运城(52.10%)>临汾(37.55%)>晋城(7.75%)>晋中(1.15%)>长治(0.89%)>吕梁(0.39%)>忻州(0.09%)>朔州(0.07%)>太原(0.01%)>阳泉(0.0%)。
3 讨论
3.1 山西小麦生产变化主要特点
山西省小麦生产对保障口粮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2018年的14a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占全省粮食比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小麦总产呈现上下波动趋势。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呈下降变化趋势;近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太原、阳泉、长治、晋城、晋中、吕梁等6各市小麦种植面积比重总体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小麦生产集中于省内的运城、临汾两市主产区。
小麦面积受到政策、比较效益、耕地资源和自然资源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种植结构调整是导致小麦种植面积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自然灾害(如冬春干旱,倒春寒、生育后期高温)发生的不确定增强,产量不稳定性增加。干旱缺水是山西小麦生产的主要灾害和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影响山西省小麦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决定小麦总产量,考虑到山西省旱地小麦面积约占60%,自然降雨是旱地小麦的唯一水分来源,因此,降水是影响旱地小麦单产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旱地小麦产量的丰歉直接决定着山西省小麦总产的高低。
3.2 山西小麦生产存在问题和对策
当前小麦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面临提升品质、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3大挑战[1,2]。根据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要求,针对山西省小麦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要在“保面积、保品质和提质增效”方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深化粮食“放管服”改革为实现科研与推广的有效对接,破解山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瓶颈,提出以下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农机具、地膜、种子等各类农资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小麦种植成本不断增加,影响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优质小麦种植生产的补贴、保险等政策研究和相关扶持,调动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稳定农民基本收益,确保小麦生产面积稳定,产量稳定。
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种植比较效益低。山西省小麦生产经营模式以一家一户个体种植为主,种植户分散生产,管理粗放;种植投入成本高,科技应用日益受到规模限制。建议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小麦种植规模在6.7hm2以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要求,促进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提高小麦商品率,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立足省情、农情,积极探索创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提高小麦生产规模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
此外,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足,粮食消费需求对种植的导向作用不强,龙头加工企业少,且加工水平低,产业链不完善,带动能力弱。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不断升级,人们在目前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对市场上优质、营养、健康的小麦产品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优质专用小麦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山西省市场上流通的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特色优质小麦不多,产量增长缓慢。当前缺乏本省自育水地主栽品种和旱地突破性品种,大部分小麦品种对穗期主要病虫(吸浆虫、穗蚜、白粉病、赤霉病、銹病等)抗性中等或较差,旱地小麦品种不抗白粉病在生产中表现突出[12]。山西省地处全国优质强筋小麦优势区域,是蛋白质含量高值区,发展优质小麦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旱地小麦生产的劣势是产量低而不稳,而优势是干物质积累多,品质好,适口性好,发展旱地优质小麦更是意义重大。应加大小麦科研和推广投入,积极应对极端气候条件变化,把培育优质、高产稳产、水肥高效、抗病、抗逆、广适性品种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培育抗旱节水品种,达到旱年少减产,常年增产,丰年大增产的目标。大力培育和引进、推广种植适销对路的各类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加强品质与专用小麦(馒头、面条、面包、糕点等类型优质品种)、功能小麦品种(黑小麦、糯小麦、富硒小麦)等特色小麦生产及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发挥山西省国家中强筋和优质商品粮产区优势,打造优质专用区域,以提升小麦质量效益为目标,促进品种的区域布局和生产应用。通过集成不同区域增产增效综合技术体系的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结合农机艺一体化技术措施,实现良种良法配套,高效轻简、产量品质同步提高,水、肥、药高效利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节本增效。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技术含量高、规模大的面粉加工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加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加基地加农户的小麦产业合作新机制及订单种植、优质优价的产销衔接机制,并做到原料基地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资源利用综合化和产加销一体化,大幅度提高小麦加工转化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小麦产业链,增加产后效益,实现优质小麦产业化经营,促进小麦品质快速提升。 当前玉米产能过剩,收购价格低,销路不畅,部分农户有调整种植结构种小麦的意向。适度调减籽粒玉米面积,根据国家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政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2017年9月22日,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發了《山西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划定小麦生产功能区48万hm2。因此,山西省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重点发展绿色、高效、营养、健康的小麦产业。引进、选育、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品种,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集成推广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确保小麦面积稳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在种植区域布局上,要稳定运城和临汾两市半冬性麦区小麦面积,恢复扩大晋城市、长治市、晋中市、吕梁市和太原市等强冬性麦区的种植面积,适度发展忻州市以北地市的春小麦生产,推广小麦与其它作物立体种植等技术,多方位确保小麦面积持续稳定与增加。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挖掘旱地小麦增产潜力,稳步提升单产和总产,力求年度总产量稳定在25亿kg以上,努力提高山西省小麦自给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中虎,庄巧生,程顺和,等.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J].农学学报,2018,8(1):99-106.
[2]刘志勇,王道文,张爱民,等.小麦育种行业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3):430-434.
[3]白冰,杨雨豪,王小慧,等.基于农作制分区的1985—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时空变化[J].作物学报,2019,45(10):1554-1564.
[4]王利民,刘佳,季富华,等.中国小麦面积种植结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8):12-23.
[5]李明辉,周玉玺,周林,等.中国小麦生产区域优势度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5):7-15.
[6]檀竹平,高雪萍.1997—2016年中国小麦种植区域比较优势及空间分布[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52(5):825-838.
[7]史磊刚,于景鑫,陶欢,等.基于RS和GIS的北京冬小麦面积多尺度时空变化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8,38(1):41-49.
[8]邓荣鑫,王文娟,魏义长,等.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及其时空特征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9,38(9):49-54.
[9]柯映明,沈占锋,李均力,等.1994—2018年新疆塔河干流农作物播种面积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8):180-188.
[10]米晓楠,杨超,李峰,等.晋南区冬小麦种植分布卫星遥感反演及时空变化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3):378-382.
[11]史广,刘立文,杨艳.临汾市农作物时空变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8,22(4):68-71,78.
[12] 高志强.中国小麦生产“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91-208.
(责任编辑 周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7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