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沈丘县2017-2018年小麦生产的天气因素分析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丘县地处豫东平原,属黄淮平原冬麦区,小麦生产在我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将影响2017-2018年小麦生产的几种因素做一简单分析。
  一、气象条件分析
  1.冬前气象条件分析
  今年小麦2017年10月中下旬播种,较历年同期平均值退后14天,冬前85天日平均气温为9.4度,较历年同期平均值(10.2度)偏低0.8度,冬前大于等于0度的积温为815.7度,较历年同期平均值(617.6度)偏多198.1度。降水量为7.9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69.3毫米)偏少89%。小麦播种期间前期的降水土壤墒情适宜,大部分田块一播全苗。小麦三叶期生长正常。由于气温偏高为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小麦越冬-返青期气象条件分析
  越冬47天,日平均气温为0.5度,较历年同期平均值(2.1度)偏高1.6度。极端最低气温为-9.1度,出现在1月16日,降水量為6.5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48.7毫米)偏少87%,日照时数为175.6小时,较历年同期平均值(367.8小时)偏少192.2小时。2011年1月中旬的低温过程致使我县小麦造成一定程度的冻害以1级(叶尖受冻发干)、2级(叶片冻死一半)居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另外,冻害的发生程度与所种植的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能力和抗寒性的高低有关联。一般来说,冬性品种抗寒性好,出现冻害的可能性就低;春性品种抗寒性相对较差,出现冻寒的可能性就高。由于降水异常偏少,小麦受到影响。也给虫卵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对后期小麦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3.返青-扬花期气象条件分析
  今年小麦2月18日返青,4月5日孕穗,4月25日开花。其间66天,日平均气温为8.2度,较历年同期平均值(7.0度)偏高1.2度。降水量为66.1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80.6毫米)偏少18%。日照时数为小时275.6小时,较历年同期平均值(260.1小时)偏多15.5小时。扬花期日平均气温为16.2度,较历年同期平均值(16.0度),偏高0.2度。降水量为2.8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46.3毫米)偏少94%。日照时数为176.4小时,较历年同期平均值(128.1小时)偏多48.3小时。由于2010-2011年度小麦生产就遇到60年来罕见的冬春连旱,降雨稀少,不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我局响应政府号召及时指导农民抗旱浇麦、据统计全县80%的小麦浇了2遍水以上,部分有条件的农户普浇了三、四遍水。以及今年抽穗、开花期气温正常,光照偏多,有利于小麦抽穗、开花,小麦生长良好,为夏粮的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小麦生长后期气象条件分析
  今年小麦灌浆期,期间37天。日平均气温为20.6度, 较历年同期平均值(19.6度)偏高1.0度。降水量为46.8毫米, 较历年同期平均值(90.1毫米)偏少48%。日照时数为252.1小时, 较历年同期平均值(272.3小时)偏少20.2小时。今年小麦灌浆期日平均气温大于20.0度的日数有23天,占灌浆日数的38%,气温日较差大于12.0度的天数为21天,占灌浆日数的43%,日照平均每天6.8小时,比去年偏多1.0小时。每天日照大于8小时的天数为19天,占灌浆日数的49%,6月上旬天气晴好,温度较高,无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有利于小麦收割、晾晒。
  二、小麦生产中天气灾害的预防及补救技术措施
  1.冻害、倒春寒的预防及补救技术措施
  一是选择半冬性、抗寒能力强的品种。二是精细整地,适期足墒下种,抓好一播全苗。三是适量播种,控制播种深度,避免大播种量造成的大群体小个体现象出现,播量控制在10公斤/亩左右,力争做到个体生长健壮,群体达到壮苗标准,群体个体协调发展。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播种深度不能超过5cm。四是抓好冬前管理,适时进行中耕除草,追肥浇水,防病治虫,全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使小麦在入冬前达到壮苗标准,防止旺长,为安全越冬打好基础。五是加强冬季管理,首先对有旺长现象的麦田进行深中耕或镇压,控制旺长趋势。其次适时灌好越冬水。时间应在立冬到小雪期间浇冬水。一般在日平均温度3℃左右时进行,于封冻前完成,浇后及时划锄松土,并加强病虫防治,以促苗早发,弥补因冻害造成的影响。
  2.高温热害的预防及补救技术措施
  一是浇好麦黄水,使土壤水份充足,以减轻小麦强烈蒸腾所造成的生理脱水。二是实行根外追肥,喷洒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分别喷洒3-4%过磷酸钙水溶液或5%草木灰水溶液。
  3.季节干旱的预防补救措施
  一是选用抗旱能力强的小麦高产品种。二是加深耕层,精细整地,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促进小麦根系下扎,扩大根系的吸水范围,提高抗旱能力。三是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抓好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培育壮苗,提高耐旱能力。四是及时镇压,踏实土壤,防止因土壤过于悬虚,而至表层土壤失水干燥,影响小麦生根、分蘖。五是及时中耕划锄,松土保墒,预防失水过多而干旱。在持续干旱无雨时,根据情况需要及时浇好分蘖水、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等。浇水时以浇匀、浇透为宜,每亩用水30m3 左右。孕穗水、灌浆水应小水渗灌,不宜大水漫灌,应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尽量避开大风天气,以免造成灌后因大风而倒伏。
  4.极端气候所致灾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一是选择抗病能力强,避虫抗灾能力强的小麦品种。二是加深耕层,精细整地,适期、适量,足墒下种,为培育壮苗打好基础。三是施肥上做到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科学配比,补充所需微肥,保证培育壮苗所需的全量营养及时足额供应。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协调群个体的发育,确保个体强壮,群体适宜,增强抗病能力。五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六是提倡生物防治,利用好保护好害虫的生物天敌,控制有害昆虫的发展和危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2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