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生适应:三位一体的考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生能否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关系到教师班级工作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以及师幼关系、家园关系的建立。新生适应中,教师应全面审视幼儿、教师、家庭发挥的不同作用,利用三位一体效应,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开始集体生活。
  关键词:新生适应;三位一体;联合协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03-02
  引 言
  幼儿带着好奇、些许不安来到陌生的环境,教师应怎样帮助他们?笔者对新生适应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对新生适应问题的思考
  1.抛弃教师主导思想
  入园新生哭闹、紧张是常见的行为和情绪特征,这让幼儿无法参与活动,表现出不良的习惯,不能跟随必要的指令进行集体行动。这些行为、情绪的表现是有其原因的,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幼儿的自然适应,教师也不宜要求幼儿尽快适应,而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以幼儿需要为本,做好生活和游戏方面的帮助,让幼儿体会到满足、安全。
  2.深入了解家庭特征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家庭,从家庭教养特征中寻找有意义的线索,如抚养人的要求、年龄、性别、日常游戏活动,以及其生活环境、事件经历等,为帮助幼儿有兴趣地活动,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提供有效参考。
  二、三位一体策略的具体推进
  在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是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应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幼儿对幼儿园集体产生亲切感、认同感、接纳感,最终适应幼儿园生活。
  1.教师是一座有力的桥梁
  教师是家园之间的桥梁。要使新生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座桥梁不仅要具有连接的作用,更应发挥协调、促进、互动的积极影响。
  (1)梳理三者关系。要梳理清楚家长、教师、幼儿之间的关系,其中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家长能够理解并接纳幼儿园的作息、要求和生活游戏方式,就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是使这种影响发生并扩大的助推剂,其沟通方式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家长的心理,决定着家长能否真正配合教师。
  (2)建立思维模式。教师的思维模式影响其对新生工作的看法和行动。有些教师认为,新生适应幼儿园是自然的过程,需要时间。这会使幼儿的适应过程具有较多的变数,幼儿发展效能并不显著。教师应意识到:幼儿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人、材料都是環境的一部分,教师应着力为幼儿设计安全、自主活动,并营造能让幼儿信任的环境,而不是等待幼儿自然适应、自然成熟。
  (3)构建活动框架。教师应发挥桥梁作用,帮助幼儿建立与幼儿园的情感纽带,构建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联系,这些目标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来实现。教师应静心思考适宜新生的活动,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幼儿想象和创造,发展幼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能力。
  (4)获取与反馈信息。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获取信息与反馈的重要性。有时教师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敏感意识到幼儿及家长表达的信息,也没有给予及时反馈,而是简单地将信息当作幼儿和家长必须做的事情,是对幼儿园工作的配合,这是不可取的。如在新生莎莎尿裤子之后,教师简单地给她换了裤子并擦洗,但没有向幼儿传递必要的生活经验及关爱,也没有向家长了解莎莎的日常情况,造成莎莎不愿入园、家长对教师有怨言。
  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应对有效信息保持敏感性,及时向幼儿和家长做出有效的反应。上例中,教师如果能及时与莎莎互动,并和其家长交换信息,以更好地照顾莎莎,培养其生活能力,就能真正建立起一座互通教育理念的桥梁。
  (5)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在这座桥梁上,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是桥梁,而非“过桥人”。教师应时时关注幼儿是否在活动和生活中具有自主权、参与权、交往权,并为幼儿必要权利的获得提供物质、心理的支持和帮助。
  2.家长是坚实的后盾
  家长是三位一体的重要成员。作为幼儿自小接触、生活与成长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模式、家庭形成的教养氛围,以及家庭成员的关系与互动,都是铸就幼儿入园状态的基石。家长是新生入园适应的坚实后盾,教师应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充分发挥这一基石的作用。
  物质层面,教师宜发挥现代家长良好的家庭条件,鼓励家长支持幼儿积极探索,使幼儿在各领域均得到较好的发展,扩展知识面,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及自信心。
  精神层面,宜积极鼓励家长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幼儿创设愉快的心理环境,重视幼儿的活动过程,与幼儿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使其不但成为家园工作的后盾,更要成为幼儿成长的温暖港湾。
  3.幼儿是生活的主人
  在新生适应三位一体工作中,幼儿是工作的重心,但其容易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入园初期,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其次是教师。随着班级生活的持续深入,教师的影响力逐渐上升并稳固。无论是对家长还是教师来说,幼儿始终处于入园适应的中心、焦点,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家庭教养情况、发挥桥梁作用的同时,充分理解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一重心。
  在以幼儿为重心的工作中,教师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是策略,但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特点,真正认同幼儿的现状、表现,符合其发展规律,并具有独特的意义[1]。
  如幼儿拉拉每天一定要抱着一条小毛巾入园,如厕、睡觉、吃饭、做游戏时都要抱着。这不是简单的依恋,一条小小的毛巾,承载的是拉拉对家人的期待、对自我情绪的接纳,还有在陌生环境中能够由此获得的安全感。如果教师理解,允许拉拉带着毛巾参加所有的生活活动,拉拉的精神会逐渐放松,活动范围也会扩大,从而逐渐摆脱对毛巾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说,“抱毛巾”等行为,体现了幼儿是生活的主人,这是幼儿必经的适应行为,是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教师不应使它与自己的教育工作割裂开来,而应尊重、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关注毛巾之外的世界。
  三、对新生适应的总结展望
  1.重视大生活、大社会对幼儿的影响
  教师在引导新生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之时,应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自己具有广阔的视野,夯实教育能力,为幼儿的日常活动和偶发事件提供有效的帮助,引导家长建立有利于幼儿更好成长的教育理念,使之形成家园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心理健康走在“适应幼儿园”之前
  在新生适应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应排在能力发展之前。由于幼儿年龄、能力的差异,同一班级的幼儿会存在差别。对幼儿来说,对自己的认可、接纳最为重要,它有助于幼儿建立长期的信心,在持续的幼儿园生活及社会交往中大胆探索并表达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自己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结 语
  新生适应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意义不仅在于教师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关乎幼儿能否开始新的生活,获得愉快、自主的发展。当教师深入幼儿生活,关注幼儿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幼儿才是“新生适应”中的主人。教师关注的应是自身与家长在幼儿入园适应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幼儿是否真正融入了集体。这是理念的变革,也是令人喜悦的进步。
  [参考文献]
  王翠霞.接手幼儿园小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蒋嘉伟(1997.8—),女,山东东营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8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