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特殊群体视角的精神贫困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学术界日益关注精神贫困。鉴于此,未来应深入研究精神贫困内涵与相关理论,探索合适的实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并着重研究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精神贫困状况。
  关键词:精神;精神贫困;群体划分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5-002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精神属于价值理性范畴,对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研究内容,对精神贫困的内涵进行了深化。研究对象,对精神贫困群体进行了具体的划分。研究方法,相关理论的不断深入使得对精神贫困的研究更具理论性。但是,对研究内容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对研究对象精神贫困群体的划分需进一步深化,对研究方法的实证性研究较少,可行性研究有待加强。
  1  研究背景
  2020年我国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反贫困现象仍有可能发生,究其本质是存在精神贫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反精神贫困思想,它是一个多元有机的过程,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且难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者们日益重视对精神贫困的研究。CNKI中以“精神贫困”为主题关键词检索到的学术成果数量见表1,并逐渐增多,2019年突破50篇。在研究内容上,对精神贫困内涵的研究成果较多。在研究对象上,学者以大学生、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分析居多。
  2  精神贫困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不断纵深推进,精神扶贫问题不断被学界和扶贫工作参与者广泛关注。但直接给精神贫困下定义的并不多,其认识也各有不同。余德华(2002)、刘玉荣(2004)等认为,精神贫困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社会群体或个人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匮乏或滞后,以致在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方面得不到满足的生存状态[1]。这是较早时期对精神贫困较全面的明确定义,此后被许多学者多次引用。胡艳芳(2007)认为,精神贫困即心理贫困,是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变化。朱华晔(2011)认为,精神贫困的概念都是局部的、阶段的、具体的或个性的。杭承政、胡鞍钢(2017)认为,精神贫困是主体因缺乏理想、思想消极和行为不当而影响其脱贫的一种现象。王勇(2019)指出,精神贫困可以概指各种内在或主观因素的缺乏,包括进取意识、市场意识、知识储备、能力培养、社会资本等诸多方面。
  3  不同群体精神贫困的原因及对策
  3.1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受教育时间较长且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李若衡、杨艳(2010)从大学生应该获得的社会支持角度,把大学生精神贫困定义为因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一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出现的一种滞后于他人的窘况,以致其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偏离了社会主流的状态。一般说来,大学生的精神贫困表现为封闭排他,严重自卑又过度自尊,意志消沉,生活攀比,有无边享乐思想,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常陷入孤僻和焦虑之中。
  大学生出现“精神贫困”现象的原因,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主客观因素和家庭、教育、同辈群体等因素。如主动适应能力不强、自我认识不当、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思想教育效果较差、同辈群体态度和行为不当、就业碰壁、社会不良风潮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从自身入手,如相互交流、彼此关心、主动承担责任等;从教育入手,加强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从社会入手,如完善考核应聘机制,杜绝贪污腐化、盲目攀比、奢侈消费的不良之风等[2]。
  3.2  农民工精神贫困的原因及对策
  农民工现称作进城务工人员。其精神贫困是指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并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农民在劳动观念、交往态度、思维方式和消费观等方面滞后。主要表现在情感世界空虚、价值取向功利、法律意识淡薄、消费观念畸形、社会融合度低、自卑感强、有极端心理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物质生活方面,如收入低、周边环境恶劣、闲暇时间过少等;个人方面,如心理素质低、行为习惯差等;社会方面,如公益文化设施缺乏、农民工组织体系不全等;制度方面,如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对于这些问题,学者提出以下对策。自身方面,提高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参加健康娱乐活动等;企业方面,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周边环境,解决住房问题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农民工的文化设施建设等;社会方面,完善农民工的工会组织,建立多元化的组织形式等;制度方面,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3]。
  3.3  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的原因及对策
  有学者考虑到留守儿童的特殊性,认为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主要是指留守儿童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导致的思想、人格、心理和安全感等方面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的状况。留守儿童来自于家庭及社会各方的压力是其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及原因,而其心理、思想、人格及安全感等则是其精神贫困的内在体现及结果。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的具体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学校方面,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的疏导和教育,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较少等;社会方面,管理主体缺失,机制不健全等;家庭方面,家庭监护缺失等;还有自身因素。相应的对策有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长培训会,加强对教师的监督考核制度等;社会层面,建立农村社区的留守儿童管理机制,完善留守儿童志愿者关爱体系等;家庭層面,稳固农村现有青壮年人口,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等。
  3.4  老年人精神贫困的原因及对策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老年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尤其农村老年人的贫困深度与广度更加突出。造成农村老年贫困的原因是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原因有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娱活动单一、年轻劳动力转移、自立心理准备不足、对新兴事物的排斥心理等。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老龄妇女,她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经济依赖性强、精神需求满足度较低。总体来看,其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思想老旧、社会隔离、精神空虚、盲目信仰、地位下降等。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区和家庭层面看,如社会活动参与少,家庭有效沟通少等;从个人特征看,如思想固执、健康状况差等。要想消除农村老龄妇女精神贫困,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如提高老龄妇女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搭建老龄妇女的娱乐平台等。   同时,老年群体中还有许多空巢老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而独居的老人。其精神贫困的表现主要有亲情感淡薄、孤独寂寞、自我封闭、参与迷信活动或沉迷于养生消费等。学者认为,仅依靠子女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这需要政府、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一批“集聚老人”,他们跟随儿女迁入城市,并在老人集聚区域集聚。老人集聚街均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依托简易的公共设施,吸引附近老年人来此玩耍、歇息,又称 “ 等死街”,意指老人们日复一日地坐在集聚地,等待死亡的到来。这里的老人具有高龄化、活动简单化、社交孤立化等特征。老人集聚街体现出严重的精神贫困,其产生原因是直接权利获取失败和交换权利获取失败,表现为娱乐、社交、子女精神赡养、社区关怀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有学者认为,要想消除其精神贫困,一方面从直接权利入手,加强对老人的自我、家庭精神资源供给;另一方面从交换权利入手,为老人提供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的交换权利支持。
  4  结束语
  学者们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对精神贫困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但目前对精神贫困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贫困可描述性弱且不具备精确定义,以致对精神贫困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精神贫困受主观影响因个体差异表现不一,无法通过固化的指标来定性评价,对精神贫困的测量和衡量标准没有统一和系统的研究。
  从研究对象来看,对精神贫困群体的研究多集中于老人、贫困人口以及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对于其他群体研究甚少,如青少年。随着社会发展,青少年的精神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但针对青少年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心理学领域,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主要以心理疏导为主。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贫困具有不可测量性,不管是从静态或动态视角,大都围绕理论研究精神贫困,目前的实证性研究较少。
  因此,應深入研究精神贫困内涵与相关理论,并探索合适的实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且着重研究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贫困。
  参考文献:
  [1]辛秋水.注重解决农民的文化贫困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2):37-39.
  [2]孙咏梅.中国农民工精神贫困识别及精准扶贫策略——基于建筑业的调查[J].社会科学辑刊,2016(2):76-84.
  [3]高翔翔.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问题研究[J].新西部,2019(30):23,25.
  [4]邢慧斌,杨青,朱彦伊.教育扶贫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9,11(6):69-76.
  (编辑:周宏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9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