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一刀切”也需要来个一刀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前不久,一位从事农业的企业老板发出感慨:“不知当初的‘一刀切’,牺牲了多少农业人几经奋斗才挣得的微薄信心!”
  这位老板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他说,他是在读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的一位领导在解读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一段话后,有感而发。
  解读文章说,2018年下半年以来开展的“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个别地方工作“一刀切”,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设施的信心。
  “当看到自己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投资了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设施被挖掘机毁掉的时候,心就像被刀绞一样。”这位老板如是说。
  其实,“一刀切”并非只出现在整治“大棚房”中,在其他领域也时有发生。
  比如,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就引起中央高度重视的生猪产能下降问题,也有“一刀切”的因素。
  诚然,适度规模养殖场如果不搞好粪水的处理,会对周边的环境、特别是河流等造成污染,但一些地方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对这些养殖场不是依法处置,而是以一纸行政命令强制关停。
  这种“一刀切”关停养殖场的“切”法,在个别地区还蔓延到了水产养殖行业。
  这样的“一刀切”,虽然不是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决定性因素,但也是因素之一。
  “一刀切”的表现方式不止这些,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一个暂停生产的命令,就让我们停产一个多月,损失了上百万元的产值,也影响了给客户交货的时间,最终因违反合同而受罚。”前段时间,一位从事制造业的小老板无奈地说。
  原来,该老板所在的地方当时因环保问题受到上级批评,当地领导为了迅速改观,就下令所有小企业暂时停产,要经过环保部门核查、确认对环境没有污染,并完善相关的环保手续后,才能恢复生产。
  而在当地,类似的小企业足足有上千家,等相关部门一家一家地核查完,两个月就过去了。
  其实,这种“一刀切”关停企业的做法,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国家相关部门就曾发文,纠正这种不切实际、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刀切”做法。
  那么,为何在基层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会反复出现呢?
  原因之一就是用“一刀切”的方法最简单——只要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让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也可以向上级展现解决问题的“果断”和“决心”。
  可是,简单倒是简单了,却给群众留下了粗暴的形象,也造成了一时难以挽回的后遗症。
  首先,“一刀切”的简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投资者、创业者的信心。开头提到的那位投资农业的老板,也正是因此才感慨“牺牲了几经奋斗才挣得的微薄信心”。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让他们除了要承担投资农业有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还要承担政策执行中不确定性的风险。
  其次,“一刀切”严重影响政府的诚信形象。在这些“一刀切”的事件中,有些项目在“切”之前,其实是当地政府曾极力提倡发展的,不少还是政府用项目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发展起来的。如果“一夜之间”就变了,一刀就“切”了,也就给群众留下了政府“说话不算数,政策不稳定”的印象。
  第三,“一刀切”也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一刀切”的做法,或多或少都会对局部的发展产生影响,而有些“切”法,可能还会造成社會不稳定。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部署。治国理政,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基础。从表面上看,“一刀切”体现出来的是管理的简单粗暴,实则是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中,对这样的“一刀切”,也需要来个一刀切。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重心,把治理工作做得更细一些。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暨CQDK全媒体特约专栏作家,全国知名的长期采访研究“三农”问题的田坎记者,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