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问题意识是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远远不够。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缺少思维的空间,缺乏思维碰撞,缺乏进取精神。因此,应具体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敢问
  孩子是世界上好奇心最重的群体。我们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题,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还原他们的求知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要进行肯定,或语言激励,或加分奖励。开始时一定要注意: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有多么的超出想象,多么的匪夷所思,教师都要做到包容、肯定、鼓励,要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这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一定要让学生觉得提问题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想提什么问题都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因为这是学生心理安全的需求。人在宽松的环境下,心理才最放松。而人在心理放松的状态下,思维才最活跃,求知欲会更强,提问题的兴趣会更浓。
  二、通过专题训练让学生明确高质量问题的标准——会问
  学生开始学习提出问题的初始阶段,需要进行专题训练,通过专题训练让学生明确高质量问题的标准,要让学生会问。
  下面以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一课为例,说明如何进行这样的专项训练。
  第一步,梳理问题
  一上课,教师就把学生通过预习提出的问题一一书写在黑板上。学生的问题是:
  1.大石头奇怪在哪里?
  2.李四光为什么对大石头感兴趣?
  3.冰川怎么能推动大石头走那么远?
  4.李四光为什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5.大石头周围为什么没有别的石头?
  6.大石头是哪儿来的?
  7.大石头为什么立在草地上?
  8.大石头为什么很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中,哪些不用问?大家一致认为是第8个问题“大石头为什么很重?”——大石头当然重啊!这个问题没有价值,去掉。
  接着进行梳理:这些问题可不可以归归类?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师生一起把问题归纳成两类:
  1.关于大石头的——第1、3、5、6、7个问题
  2.关于李四光的——第2、4个问题
  第二步,寻找核心问题
  先看第一类“关于大石头”的问题,结合课文看看研究哪个问题就能带出其他的问题?
  学生通过交流认为是第1个问题“大石头奇怪在哪里”,因为研究它就可以把第5、7个问题都带出来。
  然后请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这个核心问题,全班交流。
  再看第2、4个问题,自己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然后全班交流。最后小罗同学总结:就因为李四光对大石头的兴趣,改变了李四光的一生——成了一名著名的地质学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第3个问题。
  第三步,明确高质量问题的标准
  学完课文后,请学生再看看我们当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哪个问题最重要?理由是什么。
  有学生认为:第1个问题“大石头奇怪在哪里?”很重要,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把第5、7这几个问题也解决了。同时它也是第2个问题李四光对大石头感兴趣的原因。
  ——这就是引领全文的问题。
  有學生认为:第2个问题“李四光为什么对大石头感兴趣?”也很重要。正因为李四光对大石头的感兴趣,一直想搞清大石头从哪来的原因,才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地质学家。
  ——这就是揭示课文重点的问题。
  有学生认为:第4个问题“李四光为什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也很重要。它体现了李四光执着的精神。
  ——这就揭示人物品质的问题。
  最后让学生明确高质量问题的标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引领全文的,揭示课文重点内容的,表现人物品质的,深化主题的……这样的问题就是高质量的,要学习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但要敢问,更要会问。
  通过这样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明确高质量问题的标准。再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让学生逐步学习提高质量的问题,并最终形成能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达到会问。
  三、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善问
  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题,善于运用方法,把语文的学习引向深入,引向细致。
  如四年级上册《桂林山水》一课的学习,学生们通过问题,引发了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在谈漓江的水绿这一特点时小闫认为:“这是对前面静、清的总结,只有水很静,才能像一块翡翠;只有水很清,才能像无瑕的翡翠。”小卢提问:“为什么比作翡翠而不比作碧玉呢?”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看出了学生对作者用词的推敲,非常棒!我让学生换上“碧玉”一词读读,对比中体会体会,学生豁然开朗:“比作翡翠读起来更顺口。”我因势利导:“比作翡翠读起来更朗朗上口,给人以语音上的美感。”
  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小罗问道:“为什么是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而不说是美丽的山围绕着美丽的水,美丽的水倒映着美丽的山呢?”这又是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小孔答道:“这样的山是指奇、秀、险的山,这样的水是指静、清、绿的水,用美丽不能表现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好棒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用词的推敲有自己的见解,比较深刻。
  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加到位,对作者的遣词造句也有了一定的领悟,把语文学习引向深入、细致。
  由此可见,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善于提问,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碰撞出灿烂的思维火花,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由敢问到会问再到善问,需要一个过程。在学生的问题意识初步形成后,语文课堂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可以从学生的学情入手,从学生不懂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以问导学,以问促学,让学生乐学乐问。
  综上所述,只有具备了问题意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才能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具备了问题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激发,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只有具备了问题意识,学生才能有思维的碰撞,自身的发展进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6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