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学设计思路:
  课文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作者深情追忆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的第一本书承载着感人的生活经历和独特体验,所展现的是在窘迫的时代情势下,对生活与人生的严肃思考,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感悟读书的意义。为丰富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教学,真正做到兵教兵,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3.理解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教学重难点 :
  1.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有关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2. 理解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生活资料,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导入时我说:“同学们,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每一天都与书为伴,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读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不忘。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很自然地激起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了解作者
  说起牛汉,大家了解多少,当学生说不出多少时,我出示幻灯片:“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出生。现当代著名诗人,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被人称为‘诗坛硬汉’诗集《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读完后,我关掉幻灯片,问学生记住多少,然后再出示幻灯片,把记不准的地方巩固一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强化了记忆。
  三、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3.理解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标出感觉生疏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文中的哪些地方你感触比较深?找出来读一读并简述原因。”
  (时间:6分钟)”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三)交流
  让学生充分自学后,我要检查自学的情况。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字音检查:下列画线字你会读了吗?
  枉(    )读  凄惨(           ) 鬃(         )    掺和(       )
  二是文中的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找出来读一读并简述原因。做到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在读中了解。在交流时,我做到先让学困生答题,后让成绩好的学生订正,真正做到“兵教兵”。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出示第二次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速读课文,5分钟后比赛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的第一本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2.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何令作者永志不忘?它承载着哪些情感?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二)学生活动:学生明确要求后自学
  (三)交流
  学生自学后回答问题,先找基础差点的学生回答,再找学生补充,如果出现多数学生不会,那就小组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特别是承载着的情感和感情的句子,要让学生不只是说出来,而是要读出来,遇到难理解的句子如: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要点拨学生:我的童年 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点拨学生: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 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介绍时代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事情 ,牛汉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四)拓展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1.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既然知识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多读书,多掌握知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拼搏吧!
  (五)当堂训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0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