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语文要素解读及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语文要素解读及目标确定
《三月桃花水》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刘湛秋先生从声音和光芒引入,用了两个相同的句式过渡,具体说明了“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通过丰富的想象,具体描写了桃花水美妙的声音和它映照出的春天的美景。最后一段直接用“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将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本课时,要将学习的重难点放在怎样发现关键语句并由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来。通过朗读分析不难发现,文中的过渡句和文章最后的总结句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表明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本课的关键语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迁移运用学过的方法,在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充满想象,课前提示语还特别指出,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时应特别注意以读促悟,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音调和语速朗读文本,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感受作者这样比喻的巧妙之处,积累优美的词句。对于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请他们学着作者的写法,对三月桃花水进行仿写。基于以上文本解读,本课的“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确定如下:
1.基础性目标
(1)通过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联系字义和上下文的方法,认识“绮、和”两个生字,理解“桃花水、应和”等词语的意思,自主识记生字“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优美的语句。
2.发展性目标
(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已学的方法,根据位置或特点找出课文的关键语句。
(2)能抓住关键语句,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感受桃花水的动听和清澈,初步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联系课内外阅读和生活经验,补充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说一说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设计及思考
本课教学可以分成以下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回顾前课,提炼学习方法。
教师可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单元《乡下人家》和《天窗》两课中的关键语句。通过提问和引导等方式,学生能够回顾出以下两句: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在齐读中学生逐渐进入状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阅读提示,分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和特点,可以发现关键语句有一些共同特征。请学生先自己分析填表(表1),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修改内容。
可以发现,文章题目与内容直接相关,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评价和感受,要通过一个或多个关键语句表达出来。这些关键语句位置不同,有的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不断强化读者的印象;有的在文章过渡时出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在文章结尾处出现,起到了总结中心内容的作用。在梳理表格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提炼出相应的学习方法。
第二板块,自主学习,确定关键语句。
教学时,可借助“三月桃花水,究竟有多美”这一问题,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找这一课的关键语句。首先,自主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参考填好的表格,用横线画出作者对桃花水印象的关键语句并且多读几遍。在此间隙,让学生完成“绮丽、应和、谈心”等加点字的注音练习,识记生字词。接着鼓励同桌相互交流画出的关键语句及理由。在小范围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引导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确定本课的关键语句。第一句是“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这是文章最后一句话,也是文章的总结句,就像《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话一样,是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沉醉”的意思是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叫人多沉醉”表明作者已沉浸在美丽的三月桃花水中,直接抒发了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最后,教师引导总结:关键语句是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从“沉醉”这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人手,结合整句话的位置和作用特点来确定关键语句,是个好方法。第二、三句是“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两句話句式相同,在文章中先后出现,承上启下,就像《天窗》中句式相同的两句话一样。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画面两方面对桃花水进行了描写,突出了桃花水声音动听、河水清澈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再次引导总结:关键语句是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人手,通过理解、分析、比较每句话的地位和作用,读懂作者修辞背后的情感含义确定关键语句,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以及教师引导的辅助,学生能够很快确定关键语句并展开分析。
第三板块,把握关键,交流反馈情感。
再次以问题过渡。首先,抛出“这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画面,让人沉醉其中”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同桌交流互读、朗读展示、师生交流评价和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在合适的音调和语速环境下,伴着轻重音和节奏感,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联想到画面,从而逐渐读出桃花水令人沉醉的美。其次,紧扣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找出“喜爱、难过、激动、生气、自豪、厌恶、陶醉”等与人的思想感情有关的词语,再读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描写时的情感态度。最后,提示学生用上与思想感情有关的词语,填一填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完成表2,再次深化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
第四板块,迁移方法,拓展课外阅读。
经过前面三个板块的实践,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此时趁热打铁,鼓励学生进行方法迁移,举一反三,拓展课外阅读,从而强化认识,巩固理解。教师挑选《七月的天山》文章片段作为课外延伸内容,具体如下: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首先,教师出示三个问题:
(1)片段中的哪句话是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请用横线画出来。
(2)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的天山,我会说“( )的天山”。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其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练习,再同桌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来解决问题。通读课文可以发现,最后一句话用反问增强语气,且将七月的天山与别处春天的花园对比,突出表现了七月天山的美,是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第一问解决后,后面两问自然迎刃而解。
接着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提示从修辞手法等角度,探寻课文写作特色。学生能够发现,课文运用了大量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水动听、清澈的特点,也写出了春天的美丽。
最后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进行写话训练。桃花水还会演奏出什么声音、映照出怎样的美景?课后请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也可以用上其他合适的关键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虽然是四年级的学生,但其在方法迁移的灵活运用上仍有一定困难,所以最后一个板块的实践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弹性地开展。在保证课内阅读熟练掌握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课后写话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3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