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幼林抚育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列举多条科学、有效的抚育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松土除草、割灌、人工修枝、透光抚育、生长抚育以及肥水管理等多项内容,力求通过科学的抚育技术,使幼林的成活率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林业种植工程;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F326.2;S7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3.011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生态保护,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林业种植工程中,幼林抚育属于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科学有效的抚育可使林分结构得以优化、林分密度得以调节,促进林木生长,加速森林资源培育,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
  1 幼林抚育的重要性
  以往粗放型经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等情况,导致极端天气频发,使人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林业种植对二氧化碳、酸雨、水土流失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在林业种植中,幼林生长初期由于树木根系不够发达,无法有效的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很容易影响成活率。在这一时期,苗木低矮,容易受到强风暴雨的影响,出现断苗等情况,也很可能受到林中动物的伤害。因此,需要人工對其进行抚育,确保其获得充分的水份营养、空气阳光,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提高树木成活率,减少种植资金的浪费[1]。
  2 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
   国家为了提高幼林抚育工作质量,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对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进行规范,鼓励公众参与到幼林抚育活动中,这样做不但可促进幼林抚育工作开展,还便于大众监督。对此,在幼林抚育方面,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相关工作者应坚持科学性原则,不可投机取巧,应对树种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培养,避免某种树种出现绝种,使物种多样性受到不良损害。
   (2)因地制宜原则。各地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种植,杜绝“一刀切”或者生搬硬套,严格控制出材,确保树木面积在合理范围之内。不但将树木转变为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提高生态价值。
   (3)以培育生态林为基础。生态林的培育工作十分重要,只有充分发挥树木的利用率,才能够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相关人员也应科学的对生态公益林中的幼林抚育工作进行编制和设计,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树木资源转变为资金。
   (4)由林场职工开展作业。在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时,应以林场职工为主,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工作,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节省资源,还有助于树木生长。在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签订一系列合同,将合同内容公开,以免出现暗箱操作等情况;在合同签订后,同样应进行公示,这样做有助于社会监督[2]其公正性。
  3 幼林抚育的技术要点
  在幼林抚育方面,主要包括林地与林木抚育两项工作,前者包括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等,后者包括间伐、修枝、劈抚等。在抚育过程中,应遵循林木生长规律,对造林密度、林木生长、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在砍伐后及时封山育林,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1 松土除草
   如若树木之间的草过多,便会抢夺树木的水分与营养,导致树木生长缓慢,营养不良,且土地过于厚实,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树根呼吸,出现根系溃烂等后果。对此,应通过松土除草的方式对树木间的杂草进行处理,这样不但可确保树木健康成长,还可达到培养草皮、净化环境的目的,使土地松软,为吸水、透光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保障树根的正常呼吸。除草松土应一直保持到幼林全面郁闭,相关工作应在林木生长高峰期来临之前,也就是每年5—6月与8—9月开展,在松土除草过程中,操作者应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1) 在除草过程中保留部分根部小草,不可将草彻底清理干净,因为一定的草皮可起到锁水作用,还可为幼木遮阴,以免树木根系受到伤害,降低烂根等情况的发生概率。
   (2) 将除掉的草直接埋藏到土壤之中,草腐烂后可变成养分,为土壤提供养分补给,起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用。这样做不但可节约采购养料的资本,还可减少对环境与土壤造成的污染。
   (3) 合理安排树木的生长时间,限于两年封闭期,不可长期进行封闭,否则后期维护工作增加,导致大量资金浪费。
   (4) 松土不可松的过软,如若过度松土,很容易加速水土流失,同时影响树木抓地能力,很可能出现树木倾斜情况。
   (5) 合理安排幼木种植距离,以免树木之间产生养分争夺,减少人工增加营养的工作,否则将会影响树木成活率,导致大量抚育资金被浪费。
  3.2 割灌与人工修枝
   劈除培育的主要目标在于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使林木的生长条件得到良好的改善,加速林木的健康生长。割灌通常在林分基本郁闭、不宜松土除草的幼林中开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尽量利用割灌机代替化学除草剂。为了减少活节、消灭死节,提高树干饱满度与木材质量,使林木通风、光照条件质量提升,减少病虫害的蔓延,对幼林进行人工修枝显得十分必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只修剪掉下部枯枝,即“干修”,修掉部分活枝称为“绿修”。针对选定培育木进行适度修剪,对树木下方已经枯死或者即将枯死的枝条进行修剪。在修枝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时期与方法,有助于伤口愈合,且不会造成树皮撕裂。整枝强度与保持冠高比为1:2,禁止过度整枝使幼林面积锐减,影响林木的健康生长[3]。
  3.3 透光抚育
   通常在幼龄林中进行,根据规定的保留株数,间密留疏,优胜劣汰,对林分结构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根据林分特征与当地实际情况,可采用全面抚育、带状抚育、团状抚育等方式,在幼林郁闭后,树种受到灌木、杂草压制时进行透光抚育,通常首次抚育的树龄在5~6年之间。对于天然林来说,抚育采伐后每公顷应保留2400~3600株幼苗幼树,郁闭度不低于0.6;对于风雪危害严重的地段,首次透光赋予郁闭度不得低于0.2;对于人工林来说,伐除总株数的15%~50%后,保留0.6~0.7郁闭度;对于杨树林来说,应根据培育的材种进行确定,在抚育采伐之后,树冠之间禁止相互接触。根据次要树种萌芽情况确定透光抚育时期,通常以3~5年为宜。   3.4 生长抚育
   当幼林经过透光抚育,进入到状龄林阶段后,为了缓解树种个体之间的矛盾,对林分密度进行灵活的调整,为林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木材质量得以提升,缩短成材期限,实现增产、优质的目标。根据林分结构与实际情况,采用综合疏伐、机械疏伐等方式,将低价值、低质量的树种去除;起始期通常在进入中龄林之后第2~3年;对于湿地松、马尾松等,以7~8年为宜;对于杨树等速成树木,以5~6年为宜;对于工业原材料的桉树、泡桐等,以3~4年为宜;一般性用材如枫香、木荷等以12~13年为宜。将总数的15%~35%进行砍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6。
  3.5 肥水管理与间作
   由于幼林的根系較为脆弱,对养分的吸收力较差,应确保土壤的养分充足,以免阻碍幼林生长。为了提高成效,应采用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方式,在施肥之前开沟,并均匀的施肥在沟内,撒好肥料后灌溉即可。只有这样,才可确保化肥更易于苗木吸收,减少阳光暴晒带来的危害,使肥料得到充分利用,还可在雨后开沟,施加肥料后再用土覆盖。为了节省土地资源,提高苗木生长速度,还可在树木之间种植经济作物、药用作物等。在间作过程中,应注意高低、营养搭配,根据不同树种对营养的需求,合理地选择不同作物,例如林木对氮肥的需求较高,可在行间种植对氮肥需求较少的作物,以免作物之间争抢肥料,两败俱伤[4]。
  3.6 平茬、抹芽、补植
   (1)平茬技术。主要是借助幼林的萌发能力,在早春或者冬季对阔叶树种或少数地上部分进行修剪,以此促进根系生长。这样做不但能充分发挥遮阴护土的作用,还无需对树种间的高低、疏密关系进行调整,确保树种采光均匀。
   (2)抹芽技术。是促进主干生长,减少林木基部萌蘖条的有效措施。在抹芽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尚未形成的分支,除掉抢夺营养的萌芽,拔除侧芽,促使更多营养物质被吸收,达到培育木材、提高苗木质量的目标。
   (3)补植技术。在造林一年后,需要对林地进行检查,如若苗木存活率不超过85%,则需要进行补植,如若存活率过低,不超过40%,则需要重新造林。值得注意的是,补植工作的开展应尽量提早,减少早期林木对补植苗木产生的负面影响。造林后期的工作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应注意幼林保护,主要措施为封山禁牧,以免牛羊、野生动物等对林地进行践踏和啃食。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林业抚育工作关系到我国环境改善的千秋大业,相关人员应做好幼林抚育工作,科学掌握除草松土、肥水管理、修枝、补植等技术要点,在多方努力之下,使林业种植工作高效开展,我国的环境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萍. 渭北旱塬林业项目造林中幼林抚育情况调研[J]. 防护林科技, 2017(1).
  [2]邓兆. 黔南州长顺县马尾松种植工程设计[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147(2):173.
  [3]董晶. 浅析中幼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3):113.
  [4]姚金峰. 深化对森林抚育工作认识,推进中幼林抚育试点重点工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7):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