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合唱团排练比较谈合唱课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普通教学班日常合唱课教学与各类专门合唱团的排练存在目标、对象、内容、时间等方面的不同。在借鉴合唱团排练方法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合唱兴趣,认真落实音乐教材学段要求,灵活运用更加恰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全面提升学生合唱水平,切勿把合唱教学课上成合唱团排练课。
【关键词】合唱团排练 合唱课教学 方法策略
一、两种合唱教学的不同
1.目标不同
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合唱课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音乐素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操。合唱团的排练除了有合唱教学共同的目标外,还具有更高的目标,更多的是有任务的,或是参加比赛,或是参加演出,更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唱歌方面的特长,展现合唱艺术魅力与活动成果。
2.对象不同
合唱课教学参与的对象是班级全体学生,他们的音乐能力差距大,演唱水平参差不齐,有对合唱感兴趣的,也有不喜欢合唱的,有的是学校、班级的小歌手,有的却是“五音不全”的。合唱团的成员多是热爱唱歌喜欢合唱,有这方面专长与基本条件,属于少数人群。
3.内容不同
目前,小学音乐教材从二年级就加入了合唱欣赏和简单合唱曲目,随着年级的升高合唱比重越来越大,但教材中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篇幅短小简单易唱的,不像合唱团唱的曲目那么难。合唱团所演唱的曲目有一定的难度,有的甚至难度很大,声部多,演唱技能技巧要求高,表现力丰富,排练的过程也是艰苦的,要求精益求精。
4.时间不同
合唱课教学只是穿插在每周一两节的音乐课中进行,音乐课中还包括歌唱、器乐、欣赏等其它教学内容,而合唱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占教学时数比重小,因此学习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而合唱团排练,往往是单独安排专门时间进行,每周有一到两次,甚至更多,每次排练一般在一个小时以上,时间相对有保障,如果有紧急任务,还会临时增加排练时间。
由于存在以上几方面不同,在恰当借鉴合唱团排练方法的同时,合唱课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合唱兴趣,认真落实音乐教材学段要求,灵活运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合唱水平。
二、有别于合唱团排练的合唱课教学
1.注重培养学生合唱兴趣,营造课堂合唱教学氛围
(1)课堂教学培养兴趣
在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感受一些中外著名合唱团演唱的作品入手,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与体验乐曲的旋律美、和声美、意境美,逐步领会音乐的妙处,激发他们“想唱”合唱;可以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里,在体验情境中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感受过程中建立合唱的声响,享受合唱的乐趣;可以从选择材料入手,挑选一些简单、好听、熟悉的两声部作品进行教学,尽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可以从教学手段入手,通过趣味性、多样化、多维度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玩中练唱,过程充满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合唱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课外活动提升兴趣
通过开展节日庆典、学科竞赛、文娱活动,将课堂合唱教学和课外歌咏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以表演、竞赛促进课堂合唱学习,提高学生合唱的兴趣。可以组织现场或视频欣赏合唱音乐会,通过观赏国内国外合唱,童声混声合唱,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可以组织开展合唱比赛,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为班级荣誉而练唱,提升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合唱的良好氛围,提高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持续性与实效性;还可以利用为班队活动、节日演出机会排练班级合唱,让学生为表现自我而练唱,调动学生学习合唱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氛围与学习成效。
2.认真落实教材学段要求,扎实打好合唱各项基础
(1)上好唱歌课
合唱相对于独唱、齐唱而言,技巧和相关知识比较难,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从低年级音乐课教学开始渗透。我们必须保证上好每节唱歌课,在学唱歌曲的时候教给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合理的呼吸方法、科学的发声方法等,并随着年级上升不断提高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唱歌教学,加强音高音准训练,培养学生的内在音高感觉能力,适当、适量进行和声训练,音程到和声,小节到乐句,逐级进行训练,最后进行简单合唱歌曲训练;我们还要在唱歌课中渗入合唱知识,让学生学习基本乐理知识,逐步了解力度、音色、音准、和声、情感等合唱要素,并在唱歌中加以实践表现;我们还要认真开展轮唱教学,轮唱是齐唱过度到合唱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使得合唱教学更加科学化和体系化,我们必须很好地利用这个环节,为合唱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把好学段关
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一、二年级的歌曲以齐唱为主,大都简单易唱、结构规整,我们要让学生唱好每一首歌曲,通过齐唱的形式,掌握唱歌基本技能技巧,形成班級统一好声音,然后通过分小组唱,小组对唱等形式,让学生逐步形成声部观念,过度到中年级。从三、四年级开始出现篇幅短小而且简单易唱的合唱歌曲,在进一步掌握唱歌技能的基础上,特别要突出轮唱教学,必须让学生在轮唱中明确声部的独立与关联,能独立稳定地唱好自己声部,同时倾听并配合其他声部的演唱,感受轮唱产生的简单多声部效果,为合唱打好初步基础,然后进入高年级。到了五、六年级,曲目难度逐步加大,从一些简单好学、好唱好听的两声部作品入手,逐步增加合唱学习份量与学习难度,其中的各类型合唱曲目要扎实学习,有效训练。只有教师认真落实各学段教学目标要求,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升合唱水平。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提高课堂合唱教学成效
(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作为合唱课教学的老师,既要具备合唱指挥伴奏等基本素质,又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合唱学习难度大,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容易产生枯燥感,磨灭学生合唱演唱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必须灵活运用一些适合合唱课教学的方法。如骨干带领法:老师可以挑选音乐感较强的学生作为声部的首干,带领本声部成员演唱,加强声部的稳定性与声部之间和谐和性;听唱结合法:让学生先聆听要学习的合唱歌曲,感受其各音乐元素与艺术效果,然后再重点倾听自己承担的声部角色,唱准自己声部,体会声部旋律特点,把自己演唱的声部完美融入合唱整体之中;声部互换法:教学中学生的声部分配要经常互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高低声部的技能训练,感受两个声部不同的音量、音色和技巧,提高学习兴趣;乐器辅助法:通过发挥竖笛、口风琴等课堂教学乐器的辅助作用,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感受音准变化,稳定声部,最终达到提升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2)灵活对待教学成效
课堂合唱教学必须立足现实,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掌控教学的过程,恰当把握教学结果,不强求一定要达成完美的教学成果,更多的是提倡每节课至少要有某个方面的收获,从而实现合唱成效不断得到提高。在课堂合唱教学中,一首曲子最好能够在一节课内教学完成,让学生不会觉得很难,一节课学会一首好听的合唱歌曲会增强学生学习合唱的信心,让学生对合唱持续保持兴趣。如果一首合唱曲经过不同教学手段长时间反复学习,学生还是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就要考虑对曲目做适当降低难度,降低技巧要求处理,否则长时间反复训练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挫败感,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反之,如果学生整体掌握又快又好,则要考虑适当提高技术要求,作更深入的处理,全面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9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