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域经济视角下农业生产现代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研究县域经济范畴下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从县域经济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4-007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1  县域经济农业生产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偏低
   农业机械化是指国家运用先进的、适用农业的机械装备进行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国家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200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18年对其修正,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农业区域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并鼓励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等建立农业机械示范点,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但是,由于经济、环境因素差异,据统计现阶段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仍不到70%,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并且,由于我国各地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差异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地区差距[1]。在西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差和经济发展水平低,机械化水平偏低;在东北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存在优势,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同时,很多农民受限于资金或知识,导致部分低效率且高年限的应废弃机械仍在超期使用,不仅生产效率没有得到提升,甚至对操作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威胁。
  1.2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低
   农业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长期以来为了满足现实需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更注重产量和产值,故而在生产过程中粗放式灌溉、大量超标使用农药化肥塑料薄膜,造成了资源浪费,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有学者对现阶段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研究,认为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与公众对高质量农产品的要求存在矛盾。伴随着土地承载能力不断被压榨,土地自我修复能力变差弱,随着污染和浪费不断加重,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无法及时去除,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还会对未来农业产值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事实上,伴随着农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和各种宣传,大部分农民已经认识到原有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不合理的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等行为是有害的,但在实际过程中依然环境保护动力不足。此外,还有部分农民持与己无关的态度,显示出有关绿色农业发展教育有待加强[2]。
  1.3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从外部看,基础不牢、人员不稳的现象依然存在,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任重而道远;从内部看,培育工作与现代农业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协调。
   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然而,乡镇地区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创新精神和科学文化素养。加之市场经济进程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农村的绝大多数是劳动能力偏弱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这部分人群文化水平较低,生产过程中往往依赖个人经验,心理上习惯“靠天吃饭”,同时受素质水平影响,在学习专业技能过程中效率较低,已经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  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策略
  2.1  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科技研究与资金投入,并加强对科技研究成果的推广。针对农业机械化需求,应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创新,研发适合本地区产业、农民实际需要的农机装备。考虑到除了大平原地区可以集中使用大中型机械装备,在丘陵、山区等无法集中使用大中型机械装备,还需要研发一些小型、高效、专用的机械设备。政府要推广先进的农业装备,如采取措施对购买农业设备的农民进行购买补贴;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田间指导农民使用机器设备,在田间面对面地向农户传授农业技术。
   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提高除了提高机械化水平之外,还应该加强农业生产的科技研究,减少化肥等生产资料施用量增多的趋势,从而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作为县级行政区域来讲,在具体研发、应用、扩散过程中,应注意与周边区域相联合进行研究,促进产业内、经济体内的结构调整。
  2.2  发展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
   县级政府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责任主体。发展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县级政府应和乡镇、村委一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环境污染的认知水平,根据农民接触外部信息的渠道特点,借助广播站、宣传栏、电视台等传统渠道,结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手段,普及绿色意识,带动农民变被动为主动,进行绿色生产。
   此外,對过去超标使用农药、花费、地膜和漫灌浇地等行为,应采取各种针对措施予以改变。如在肥料利用方面,实施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能源利用方面,支持建设规模化生物燃气,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转变过去的大水漫灌型灌溉模式,节约水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将稻秆、畜牧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2.3  加强农民专业培训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目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业发展。针对县域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可以借助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大力开发农村职业培训,提升农民素质。
   开展农村职业培训,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共同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促进农业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针对本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关注培训机构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业的技术人才,并关注他们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改善培训条件,结合当地农业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农业培训服务,提高农业培训的实用性。此外,借助此类培训,及时推广农业新科技,传播新的生产模式,不断巩固培训成果,推进职业农民不断职业化、专业化。
  3  结束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之本,关系着国家安全。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9(27):199-202.
  [2]刘亚.基层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9853.htm